中國漢字聽寫大會2020觀後感500字5篇

導讀:下面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20xx觀後感5篇,每篇字數在500字左右。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20xx觀後感500字篇一

觀看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所寫的許多詞語都是我們生活中極少用到的,甚至是我見也沒見過的,然而這些五花八門數也數不清的漢字卻是用點、橫、豎、撇、捺,這五個基本筆畫組成的。

最近,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則新聞,講述的是一個記者從國中生課本中隨意抽選的十道看拼音寫詞的題目給一些路人或一些名牌大學的學生來寫,可十個詞語寫得全對的人數為零,對上四五個的屈指可數,大部分人只能對上一個。然而,這些詞都比較簡單,如:尷尬、饕餮……“這又是為什麼呢?”我陷入了沉思。

由於現在中國的信息技術突飛猛進,家家戶戶都有電腦,辦事情用電腦,發信息用電腦,就連不會寫的字只要輸入拼音,答案便一目了然,還有人們看書時,遇到了一些不認識的詞語便“跳”過,因此這些字詞便一直困擾著那些繞道而行的人。另外,人們在寫文章時,遇到不會寫的字便用拼音代替或憑著自己模糊的記憶寫出一個“字”,種種原因造成現今漢字成為了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不由聯想到了自己平時的“壞習慣”。看到不會寫的字詞,不動手去查,不動腦去記。通過觀看這次“聽寫大會”,我受益匪淺,真希望祖國的各省市多舉辦類似活動,讓大家遠離“提筆忘字”的窘迫。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20xx觀後感500字篇二

連續看了4場央視科教頻道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覺得這檔節目催進了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字的興趣和關注!

我覺得掌握這些漢字,離不開我們平時的讀書看報寫作和日常生活。例如:課本上學到的有“眼花繚亂、惲代英、茱萸、怨天尤人、橢圓、美輪美奐”、生活中學到的有“電飯煲、郫縣豆瓣、瓜瓤、擇菜、陀螺 、反芻、虱子、癩蛤蟆 、崴腳、犟嘴 、嘎嘣脆”、關注歷史學到的有“光緒、曾國藩、蚩尤、隋煬帝、鄆城、綏靖”、遊玩寫作寫到的有“貔貅、鱖魚、獼猴、層巒疊嶂、暮靄”等等,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熱愛讀書,處處皆文化!

特別是第四場安徽代表隊的精彩表現讓我相信了團隊的力量,也展現了我們江南的文化底蘊,福建代表隊隊員被“鄆城”這個詞組打敗,而我們安徽代表隊“捋虎鬚”、“僭越”、 “踆烏” 都能正確寫出,真牛!我和媽媽坐在電視機前一直興奮地同步答題,我用田字格本認真聽寫,當我寫出:眼花繚亂、電飯煲、美輪美奐、茱萸等詞語時,媽媽誇我寫得好,我也覺得自己今年進步很多,去年還經常寫錯別字,特別是我寫出“梭鏢”這個詞語時,我很開心,因為我前段時間看了電影《鏢行天下》,我就記住這個“鏢”字。真是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啊!

寫好漢字是我們小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在認真書寫的過程中,我們既可以豐富知識,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又可以養成細心認真的好習慣!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20xx觀後感500字篇三

無意中進入央視一套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馬上就開始同步參與,沒辦法,節目有吸引力,不參加都不行。

一直以來,自覺漢語水平還不太差,結果呢?分明是耳熟能詳的漢字,卻不知從哪裡下筆。那些經常碰面的漢字,居然讀不出來,有的甚至多年被讀成了白字兒!儘管聽寫大會上的漢字有的不常用,有的還比較生僻,但那些翩翩少年卻在不慌不忙之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太讓人喜歡高興了。看著那一張張稚氣未脫的小臉兒,自己還真是有點兒慚愧!

這些年,漢字的普及和推廣工作的確有些弱化,尤其是有了電腦生活後,打字代替了手寫,從五筆字型到智慧型ABC再到搜狗輸入法的不斷簡化適用,直接挑戰了中國人對漢字的讀寫能力。

時下一打開電視,便都是五光十色的幻覺,俊男靚女狂躁瘋癲,人們簡直無法擺脫這些浮躁、奢華的秀場,像是過了今天沒明天的感覺。這很讓人懷念從前廣播裡播放的安靜舒緩的中外名曲,懷念“小說連播”、“電影錄音剪輯”等等那些有文化底蘊的好節目,像和風拂面,如細雨潤物,幾十年過去了,仍然難以忘懷。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終於開始從文字方面解決這些問題了,央視科教頻道為了這個節目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製作準備。這個節目不僅有創意,更有弘揚民族文化的廣義,值得舉一反三,積極推廣。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20xx觀後感500字篇四

這天,播放的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晉級半決賽的比賽,各位選手輪番上陣。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浙江杭州外國語學院代表隊的“大師”劉浥塵。在激烈的比賽中,劉浥塵的隊友相繼離場,但是他的對手還有7個,其中安徽代表隊和廣東代表隊還剩3個人,只有湖南代表隊和他一樣,僅剩1人。

在如此大的差距下,面對7個學霸級的對手,劉浥塵神態自若、鎮定自如,一點也沒有因為孤軍奮戰而慌了陣腳。在答題的過程中,劉浥塵顯得泰然自若,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如果遇到自己一下子就能想出來的題目,他就會做一個鬼臉,瀟灑自如、準確無誤地寫出那些生字;如果面對一下子想不起來的字,他就會皺著眉頭,手托著下巴,開始沉思,當他想出來時,額頭上緊皺著的“三”字紋就會豁然開朗,他的臉上便露出笑容。最後,劉浥塵頂住壓力,打敗強敵,終於帶領浙江杭州外國語學院代表隊殺入了決賽。

通過這次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看到這些選手在場上的精彩表現,特別是劉浥塵,我不由得心生感慨。想想我平時讀書時,只看故事情節,並不在意難寫的生僻字,遇到不認識的字,多數是一帶而過,不會去查字典。我知道自己掌握的知識還不夠,以後,我要好好向他們學習,讓自己學到更多的知識。

學無止境,知識永遠也學不完,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傳承中華幾千年的文化遺產吧!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20xx觀後感500字篇五

這段時間央視舉辦的“漢字聽寫大賽”,自始至終像磁石般吸引著我,我是每期必看,每次都號召家人討論書寫,看似常見的漢字書寫卻讓我們每個人都著了迷。不僅為選手鼓掌讚嘆,而且也為他們惋惜。這場“漢字聽寫大賽”既提升了人們傳承發揚漢字文化的信心,同時有力地擴大漢字文化的影響。它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文化大餐,更是一種可貴的開拓和創新。

現如今無紙化的辦公,鍵盤時代的天下。漢字離我們大家越來越遠,一些耳熟能詳的漢字只能認讀,不能書寫,提筆忘字,握著滑鼠忘了筆桿的現象,成為當下的一種通病。這些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背離,更是一種拋棄。再看看我們這次參賽的選手,是他們撐起了傳承了發揚了我們的傳統文化。看著他們書寫出那么多生僻暗澀的字詞,我為他們感到驕傲,而為自己汗顏。

漢字是一門藝術,如果用的好,會達到妙筆生花,會使文章更生動,更形象;如果一個生僻字,說話時來幾個,寫作時來幾個,會讓生活更有趣;漢字都有表情,有的漂亮,有的醜陋,有的惡毒,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意義。所以,我們在讀書時,不能囫圇吞棗,只注重情節,多重複讀幾遍,多推敲一下字詞,會有更深層的體會和理解。

央視的“漢字聽寫大賽”已經掀起了“漢字書寫熱”,已經讓中國人重新重視漢字,熱愛和弘揚中國文化。同志們,趕快行動起來吧!多讀好書,多寫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