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總動員的優秀觀後感500字

《海底總動員》是一部關於父愛的電影,那么這部電影的觀後感你們寫過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海底總動員》觀後感5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喔。

《海底總動員》觀後感

在一片蔚藍的海域,生活著一對小丑魚夫婦,他們有一隻可愛的小寶寶尼莫,可是,幸福被一次偶然的遭遇打破了:有一天,小丑魚尼莫在上課時,因為淘氣,離群自己玩,結果被潛水員抓到船上去,帶到了一個牙醫辦公室的豪華大魚缸里。

尼莫處於慌亂之中,但他在浴缸里也有了許多朋友:小桃、蝦蝦、豚豚、漂漂阿姨、彼爾和吉哥。吉哥決定帶領大家想方設法逃出魚缸,回到大海。

小丑魚爸爸四處尋找尼莫,在途中,他遇到一隻藍紋突吻魚多莉。多莉善良而樂觀,她願意和小丑魚爸爸一起尋找尼莫。他倆成功戰勝了三隻鯊魚和一大群水母,還根據潛水員遺下的一副蛙鏡知道了尼莫所處的位置。在海龜、鯨魚的幫助下,他倆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雪梨42號的東澳洋流……

結果當然是好的,父子相見,美妙的生活重新開始。

這就是卡通片《海底總動員》,它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開心之餘發人深思。

感悟一:如果小丑魚尼莫不貪玩任性……

如果尼莫聽從爸爸的勸告,不貪玩,不任性,就不會有後來的危險遭遇。這正也告訴我們:做事一定要考慮後果,不能魯莽。

感悟二:樂觀是成功的加油站……

做人一定要樂觀,不能一遇挫折就悲觀、沮喪。記住:笑對生活,生活就會微笑著面對你。

感悟三:要學會堅持不懈……

在生活中,某些失敗常常看似不可挽回,不過,一定要在內心裡鼓勵自己,不要放棄,要知道,堅持的背後往往是勝利和成功!

《海底總動員》觀後感範文

《海底總動員》這部電影講的是“在大海中住著兩條可愛的小丑魚,他們生下了許許多多的魚卵,但在這些魚卵孵化成小魚之前卻被大鯊魚吃掉了,經歷了這次”洗劫“之後,就只剩了小魚”尼莫“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但是沒過多久”尼莫“又被撈魚的船撈走了,他被放進了牙醫的魚缸,於是爸爸踏上了尋找兒子的旅途,而”尼莫“也和在魚缸里的夥伴們不斷努力逃離魚缸,終於,在歷經了千辛萬苦之後,”尼莫“和爸爸終於團聚了,他們又開始了幸福的生活。”

雖然電影的結尾非常圓滿,但我卻高興不起來。人們將無數美麗而又奇特的魚兒放進了自己的魚缸中用來觀賞。但是人們在觀賞的同時卻沒有想到,如果自己是一條魚,原本生活在無比廣闊、美麗的海洋之中有著許許多多的朋友、親人,而現在卻被關在一個窄小而又單調的魚缸之中做一個觀賞品,那么失去了自由的自己還會快樂嗎?我想答案必然是否定的。魚兒們嚮往的地方是湖泊、長江、大海而不是一個窄小的魚缸;談本嚮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是受到拘束的日子!讓他們在一個狹小的魚缸中生活一生,難道不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做法嗎?

除了生活在大海中的魚類,還有生活在天空、陸地、沼澤……中的各種飛禽走獸,人們殘忍地將它們捕捉,讓他們做人類的寵物。失去了自由的他們會甘心嗎?不會,永遠都不會!他們會為了自由,而不惜付出一切代價。所以清江魚兒放回大海,讓鳥兒重回藍天,然各種動物回歸大自然,回到他們的家吧!人類,清還動物們自由

《海底總動員》觀後感作文

轉眼十多年過去了,還記得看第一部海底總動員時,我還是一名學生,時下正值暑期,海底總動員二多莉去哪了正在熱映,便和孩子同去觀影。中文配音一開口,仿佛我又回到了童年。迪士尼出品,皮克斯工作室製作,前作導演安德魯•斯坦頓繼續執導,原班人馬配音。

這並不是一部再度以小丑魚父子為主角的電影,《海底總動員》里總是健忘的多莉尋親之路成為了這部新作續集的脈絡。多莉突然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和父母失散,準備去加州莫羅灣尋找失散的家人。於是不放心的小丑魚馬林和兒子尼莫一起組隊上路。一開始出了點意外,多莉到了海洋生物研究所遇到了善於偽裝的章魚漢克,而馬林和尼莫去尋找多莉。一路上它們還遇到了好心的同伴近視眼鯨鯊運兒,腦震盪的白鯨貝利還有痞子海獅弗盧克和魯德爾,在大家的幫助下和多莉勇往直前的精神下終於衝破重重困難終於一家人團聚的故事。相較於小丑魚父子在電影中的黯然,《海底總動員2 》中既能變色,又善偽裝的章魚哥是這部作品的黑馬爆點,它亦如《馬達加斯加3》中的企鵝,承擔起了電影“笑”擔當的重任,而其餘配角例如海獅水賴白鯨,傻傻賣萌的裝點,更使電影打上了鮮明的好萊塢烙印,那忍俊不禁的美式幽默,不同於多年來諸多中國動畫對《海底總動員》拙薄的仿效,為人真正走進了皮克斯正統奇妙絢麗的海洋世界。

雖然這部續作依舊只是換湯不換藥的尋親故事,比起初見時的歡愉有著那么些許的頹勢,但不可否認,在一部優秀的電影裡,情感的附加永遠會令人動容,多莉父母用貝殼鋪成的尋親之路,在最後依舊為人收穫以對家深深的眷戀。電影裡告訴我們人生的美妙多來自計畫之外,最美好的事情都是偶然發生的。只要用心什麼事情都能做得到。這部強調親情和友情的卡通片算得上老少鹹宜適合各年齡段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