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變的步伐有感5篇

看不變的步伐有感1

昨晚觀看了《不變的步伐》,反腐倡廉一直被認為是我黨治國理政的生命線。在報告中,xx在多處對反腐倡廉工作作出了論述。十年來,我國在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深入開展上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而此次報告昭示著備受關注的反腐工作在過去十年碩果纍纍的基礎之上,又將取得新的進展。

報告在論述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時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方針,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報告首次提到“政治清明”理念,用了三個排比,說明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

趁著的春風,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大會精神,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在實際的工作中,發揮組織優勢,突出工作特色,積極推進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時刻提醒自己,提高警惕。定期舉行剖析大會,撰寫自查報告,第一時間發現自身問題,及時醒悟。及時整頓。

報告中指出,要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

看不變的步伐有感2

昨天看了湖北電視台播放的反腐紀實片《不變的步伐》,聯想近日中央紀委會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紀委嚴肅查處了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龍增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給予龍增來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依程式免去其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及兼任的其他職務。

經查,龍增來在腐敗上沒有貪污受賄的情節。而他的違紀,在於從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多次在高檔餐飲場所公款吃喝,虛開發票多報銷費用,公款打高爾夫球,以及他出書的費用在公司報銷。這樣的一些違紀,突出表現了他違反了中央八項規定的精神,在“四風”面前不收手,不止步,不收斂。對於無視中央八項規定、反對“四風”要求的黨員幹部,受到查處也是咎由自取。

查處龍增來,也向人們傳遞了一個重要信號,這就是黨中央和中紀委,正踩著不變的步伐,在深入落實八項規定和深入開展反對“四風”。這向人們昭示,落實八項規定和反對“四風”,不是一時的策略,不是在搞颳風,也不是見好就收,而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

屈原《離騷》有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落實八項規定和反對“四風”中,同樣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同樣需要我們鍥而不捨地“上下而求索”。 這是因為,有人將落實八項規定和反對“四風”當成耳邊風,有人頂風作案,有人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人在避風頭,一句話,形形色色的人員和現象都存在。所以,我們還不能滿足已經取得的成果,在反對“四風”問題上更不能掉以輕心。

當前,“四風”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黨風政風明顯好轉。但不良作風積習甚深,樹倒根在,一些違規行為趨於隱蔽,轉入“地下”,而且花樣翻新,稍有鬆懈,就可能死灰復燃。所以,我們反對“四風”,應該既有信念上的堅定不移,也應該有步履上的堅定鏗鏘,踩著不變的步伐前進。為此,我們要繼續看住一個個節點,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加強日常管理和監督,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提醒約談,抓早抓小。對那些心存僥倖、依然故我頂風違紀的,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越往後執紀越嚴,保持高壓態勢,決不能讓“四風”反彈回潮。

看不變的步伐有感3

昨天在湖北電視台上觀看了《不變的步伐》這部反腐紀實片,這部片展現了以來湖北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豐碩成果,增強黨員幹部對反腐敗鬥爭的信心和決心,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在反腐敗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打虎”也透著“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一份“戰報”值得研讀的信息有很多很多,不要迷戀於對時間、地域的浮想聯翩、生搬硬套上。

“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有項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的視知覺並非是對外界的精確複製,其不僅是選擇性的和具有偏向的,且會受到情緒、動機等高級認知功能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印證這個理論的例子多得很,眼下就有一個:去年11月10日、11日,上海市委、副市長艾寶俊和北京市委副書記呂錫文相繼“落馬”的訊息被公布後,許多“解讀”只往一個方向引,讓公眾以為“打虎”似乎存在某種時間上的“應景”或地域上的“平衡”,進而像盲人摸象般臆測、推論若干“你懂的”規律。

這就是活生生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事實上,對涉嫌違紀的黨員領導幹部進行組織調查,紀委有一套完備的程式規定和嚴格的紀律要求。在對一個中管幹部採取組織措施前,從問題線索收集到按照規定對相關線索和材料進行初步核查,再到提請審查的審批、依照規定決定立案,每一個環節都是極其嚴格、認真、謹慎的。說白了,在反腐敗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打虎”也透著“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一份“戰報”值得研讀的信息有很多很多,不要迷戀於對時間、地域的浮想聯翩、生搬硬套上。

自去年11月2日至11日,短短9天之內,中央紀委就發出了朱福壽、司獻民、白雪山、艾寶俊、呂錫文等5名中管幹部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的通報。20xx年10月30日,中央紀委通報谷春立、樂大克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20xx年11月11日,中央紀委再發“雙開”通報,這一次的對象是何家成……搞腐敗就一定會付出代價、受到懲罰,這是越來越顯而易見的事實,但還是有人誤判、低估中央反腐的決心,正如一批“雙開”通報中指出的,“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嚴重違反黨的紀律,且黨的後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如此我行我素、變本加厲,簡直“無可救藥”。

“黨的以來,經中央紀委審查並報中央批准,因嚴重違紀並涉嫌違法犯罪,受到開除黨籍處分並被移送司法機關的中管幹部共79人。其中,十八屆中央委員5人、中央候補委員10人。”這是中央紀委案件審理室副主任熊驚峰20xx年11月11日在參加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反腐三人談”時透露的一組數據。坦率地講,這樣的“打虎”數據既讓人歡欣鼓舞,同時也感到觸目驚心。從“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到“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判斷沒有過時”,絕非空穴來風、危言聳聽。要讓那些想搞腐敗的人斷了念頭、搞了腐敗的人付出代價,就必須用最堅決的態度減少腐敗存量、用最果斷的措施遏制腐敗增量,這決定了反腐敗鬥爭沒有禁區,沒有特區,也不能有盲區,必須始終態度不能變、決心不能減、勇氣不能泄、尺度不能松。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的鬥爭,永遠在路上。既然是永遠在路上,就必須保持堅強政治定力。有定力並不那么簡單,在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情況下,定力就表現在力度和節奏的可持續性上。要冷靜清醒判斷“樹木和森林”的關係,客觀審視面對“一把手腐敗、尋租腐敗、民眾身邊的腐敗依然相當嚴重”等挑戰,有靜氣、不颳風,不搞運動,踩著“不變的步伐”,把深化反腐敗鬥爭與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大局結合起來,治“病樹”、拔“爛樹”、護“森林”,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看不變的步伐有感4

《不變的步伐》系統的反映了湖北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推進的紀實片。上集《風正帆懸》以“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為主題,介紹湖北落實“兩個責任”、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正“四風”的具體舉措。下集《利劍出鞘》從黨章這一總紀律、總規矩開篇,反映了湖北挺紀在前,嚴肅查處一批違紀違法的領導幹部。看完這部記錄片,回想20xx年我國反腐成果心裡感觸良多:

“反腐敗鬥爭要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松”“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紀委書記xx就籌備中央紀委六次全會、謀劃好20xx年紀律檢查工作,召開座談會,要求持續保持遏制腐敗高壓態勢,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應該說,以來,在中央正風反腐的不懈努力下,經過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精神洗禮”,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漸成共識,“不敢腐”正向“不能腐、不想腐”邁進。然而,樹倒根猶在,不良作風和腐敗現象就像“牛皮癬”,一旦停止對症施藥,便容易反覆發作。一言以蔽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艱巨的任務,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要堅持打“持久戰”。

“紀綱一廢,何事不生?”從已經發現的問題來看,遏制腐敗現象蔓延勢頭的任務依然艱巨。權錢、權色、權權交易屢禁不止不說,官商勾結、窩案串案更是頻頻出現;一些腐敗現象從“地上”轉向“地下”,方式更加多樣,手段更加隱蔽複雜;還有的甚至訂立攻守同盟,公然對抗組織調查……種種問題,也呼喚著黨紀黨規的“安全衛士”持續保持反腐高壓態勢。

事實上,拿近一段時期的“打虎”“拍蠅”成果來看,隨著上海市委原、原副市長艾寶俊,北京市委原副書記呂錫文相繼被宣布接受組織調查,“打虎”實現了31個省市全覆蓋。同時,在過去的一年,全國處分的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一把手”人數增長了近六成。這樣一份數據,也從側面反映著,反腐的形勢依然嚴峻而複雜。

“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則為善者日進,為惡者日止”。執紀退讓一份,不良作風就會反彈一分;問責尺度松一分,腐敗蔓延的態勢就會前進一分。只有常研究、常部署,經常抓、抓經常,以“一刀切”的精神,寸步不讓、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才能真正將腐敗的苗頭遏制住。

從幹部本身的成長而言,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問要變壞。一方面,我們黨培養一名領導幹部不易,付出了大量心血;另一方面,領導幹部憑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同樣不易。一旦在廉政方面出了問題,黨組織的心血、個人以前的努力,都會毀於一旦。可以說,不管是從保持黨的肌體健康來說,還是從呵護幹部隊伍的健康成長而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都必須踏著不變的步伐,步步深入。惟有如此,才能回應人民民眾期盼,不斷鞏固黨的執政之基。

看不變的步伐有感5

《不變的步伐》是湖北第一部以正風反腐為主題,系統反映湖北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推進的紀實片。片中以大量翔實的第一手材料,展現黨的以來,我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中取得的成果,增強黨員幹部對反腐敗的信心和決心,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該片分《風正帆懸》和《利劍出鞘》上下兩集,共80分鐘。上集《風正帆懸》以“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為主題,介紹湖北落實“兩個責任”、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正“四風”的具體舉措。下集《利劍出鞘》從黨章這一總紀律、總規矩開篇,反映了湖北挺紀在前,嚴肅查處一批違紀違法的領導幹部。片中,違紀黨員幹部現身說法,既有落馬“老虎”的自責反思,也有被拍“蒼蠅”的幡然悔過。

黨風正則民心順,政風清則事業興。明確指出: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堅定不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引向深入,把我們黨建設好,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障,也是我們黨執政為民的莊嚴承諾。這已經成為廣大人民民眾的熱烈期盼,成為使人民高興、滿意、答應、贊成的一個重要標誌。20xx年,在廣西經濟和社會事業迅猛發展的“考核表”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見證了自治區紀委踩著不變的步伐,正風肅紀、懲貪除惡的足跡。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四風”和腐敗問題歷來為老百姓深惡痛絕,是最易失去民心的行為,也是敗壞黨的先進性、影響黨的公信力、動搖黨的執政基礎的最大毒瘤。特別是不良作風和腐敗現象就像“牛皮癬”,一旦停止對症施藥,便容易反覆發作。自治區紀委始終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踩著不變的步伐”前行,以“零容忍”的態度正風肅紀、懲治腐敗,牢牢攥緊“紀律審查”的“鐵拳”,清除“四風”和腐敗積弊,剷除“四風”和腐敗土壤。據自治區紀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何敏介紹,20xx年,全區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558件,處理751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607人。自治區紀委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典型案例12批次70起,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報195批次386起。特別是嚴肅查處了陳秋華、黃華寬、唐成良、黃健、李陽通、梁振林、李仕慶、李小勇、黃元明、謝德強等一批領導幹部嚴重違紀案件,起到了“查處一個、警醒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蠅腐成患,其害如虎。去年9月起,自治區紀委集中開展查處發生在民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專項工作以來,全區共初核民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4573件,立案1897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0xx人,誡勉談話、組織處理644人,移送司法機關204人,一批基層“蒼蠅”“蛀蟲”受到嚴肅懲處。事實表明,執紀退讓一分,不良作風就會反彈一分;問責尺度松一分,腐敗蔓延的態勢就會前進一分。只有“踩著不變的步伐”前行,做到“小苗頭”不放縱、“小問題”不放養、“小蒼蠅”不放過,對那些心存僥倖、依然故我頂風違紀的現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越往後執紀越嚴,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才能持之以恆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嚴防“四風”反彈回潮,真正將腐敗的苗頭“扼殺在搖籃里”,回應人民民眾的期盼,鞏固黨的執政之基。

如此說來,回望來時路,成效顯著;前瞻征程漫,其修猶遠。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20xx年廣西反腐成績單,既令人欣慰,也讓人感慨,更給人啟迪。在正風肅紀、懲治腐敗問題上,無論路還有多遠、多難,都要態度不能變、決心不能減、勇氣不能泄、尺度不能松,“踩著不變的步伐”前行,這是一項鄭重的承諾,也是一項神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