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偉業觀後感600到800字作文

《建黨偉業》這部影片,集中反應了自1945年抗戰勝利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一直到新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五年間的風雲變幻,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建黨偉業觀後感600到800字作文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觀《建黨偉業》有感

暑假中,我網上觀看了《建黨偉業》這部電影,內心澎湃,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它仿佛將我帶入了那艱辛而又催人振奮的歲月中,讓我重溫革命先輩在崢嶸歲月里的熱血與激情,讓我感受革命先輩對共產主義事業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那是一段悽慘悲涼的歷史,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的歲月,那是一個苦苦求索的過程,那是一段嚮往光明的歷史。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民族危機,內外戰爭不斷,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一些有識之士紛紛行動,尋求救國之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恢復了帝制。緊接著帶來的是軍閥混戰,又加劇了人民的痛苦。更令人無法忍受的是,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中國,卻不能堂而皇之地拿回被侵略的自己的領土,飽受強權外交的凌辱。讓人欣慰的是,那些以救國為己任的革命先烈,他們以頑強大無畏的精神、以求知若渴的心態、以一往無前的決心和信念,抱著共同的理想,不斷的在黑暗中探索,不斷的在探索中思考,當發現只有共產主義才能救中國時,他們並沒有退縮,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在極其頑劣的環境中建立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中國人民走上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道路。

光陰似箭,如今我們的黨有90歲了。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從當年的“風雨血腥”走到現在的“雨後彩虹”,從當年的戰爭走到現在的和平,從當年的貧窮落後走到現在的繁榮昌盛。讓我們一起從現在開始,承繼革命先輩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不惜犧牲一切的崇高精神,努力學習,攜手為祖國的明天而努力奮鬥,譜寫新的華章。

觀建黨偉業心得體會

曾經有過和80後同齡人一樣的困惑和憤懣,困惑輿論說我們是“垮掉的一代”,憤懣這個時代給80後生存空間的諸多壓力,譬如考學、工作、成家立業等等。但看過慶祝建黨90周年獻禮大片《建黨偉業》後,我突然對自身及周遭的一切有了新的審視和感悟,我不禁捫心自問:這個時代真的虧待我們了嗎?我們又真正從中索取了多少,付出了多少?

我們大多習慣了身處和平年代,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追求更加多姿多彩的多元化生活,去朝著五彩斑斕的夢想去努力奮鬥。相比那個備受列強欺凌、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年代,我們不用提心弔膽的輾轉流亡、饑寒交迫,至少我們還有和平的生活,追求夢想的權利和實現夢想的可能,所以我們還是幸福的。

當然,我們在通往夢想和成功的路上也會有失敗和遭遇不公,但和那些革命先驅者的鮮血和生命比起來,顯得渺小和不值一提,因為我們還有更多再來一次的機會,直至獲得成功的喜悅。而革命先烈們有的只是前赴後繼的堅定信仰,以及將這種信仰託付給同志繼續傳遞的信任,他們甚至大多還沒見到過成功的曙光,和他們比起來,我們還是幸福的。

現在有很多人把幸福指數時常掛在嘴邊,或抱怨自己的幸福感差,或抱怨國家整體幸福指數不如一些已開發國家。孰不知如美國、英國、荷蘭、日本這些已開發國家,也才是近年來才開始的幸福指數的研究。相比連活下來都不容易的舊社會,我們今天還能座而論是否夠幸福,這本身難道不就是一種幸福嗎?更何況我們的黨和國家歷來都把民生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目標,並在大力實踐之中,而幸福指數也漸漸成為了各地政府在改善民生道路上的新追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改革開放30年來,國人體驗的更多的是來自於西方物質文化的浸染,對比解放前,大家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沒有變,但為之奮鬥和付出的精神信仰有所缺失。我們往往會身在福中不知福,會更多的患得患失,會感覺迷茫沒有目標,而忽略了我為這個社會貢獻了什麼。或許是如古詩中所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或許是因為國家經濟發展處在轉型期,從上到下都會感到陣痛,會暫時降低對幸福的感覺,但從這一刻覺醒還不算晚,我們還有用雙手去創造美好幸福未來的大好時光。

《建黨偉業》讓我重溫了革命先輩們的純淨信仰,那股為實現理想不惜犧牲一切的強大精神力量,再一次的淨化了我的心靈。為了前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生活,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了後人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沒有理由不幸福的活著。就讓我們一起從現在開始,擔起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用最初的平實心態,去攜手創造和諧幸福的美好家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