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展觀後感作文_看畫展心得體會

參觀畫展,一幅幅大型藝術力作給人帶來“不可替代”的啟發性東西。本文是小編整理的畫展觀後感作文,希望你能喜歡。

畫展觀後感作文篇1

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促進校園文化繁榮發展,展現廣大師生高雅健康的藝術才情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舉辦了首屆師生書畫展。展出了全校師生優秀作品230幅,其中學生作品154幅,教師作品76幅。內容包括水彩畫、剪貼畫、國畫、木刻畫、書法、攝影、十字繡等。

11月3日,學校組織六年級學生去文化廣播中心參觀書畫作品展。我本帶著一種沉重的工作心情去到展廳,但當我到達展廳後,我的心情馬上激動起來,哇!展廳里掛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畫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方桂珍老師幾幅工筆畫:《微笑》、《三月紅》、《遐想》、《樹下》,畫中的人物描繪得那么溫雅嫻靜,他們姿態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氣質高貴、清純無暇,心靈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頓生不忍褻瀆的愛憐之情。

這時家長帶著學生陸陸續續進場了,我帶著幾位學生、家長到處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畫,內心開始感起興趣來。我仔細觀望著每幅畫,我發現每幅畫筆法都蒼翠有力,畫的使人覺得實有行雲流水,筆走龍蛇之感!讓人感到藝術的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學們的畫,那更不用說了,畫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們又來到書法作品展區,一個個毛筆字清秀俊逸,透露著深深的文化氣息,同時也激起了我對書法的興趣。我又仔細一看,這些書法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年齡那么小的孩子!真是為他們感到自豪。一位家長觀看完這些作品,不禁地讚嘆到:“河田國小能夠舉行這么大的書畫展,真不簡單呀!”我聽了,心裡樂滋滋的。

看完了書畫展,我感覺很不錯,能欣賞到藝術,能看到辛苦的傑作,能看到繽紛色彩的世界!同事們和學生們的那些傑作,使我的心裡油然而生出一種仰慕之情。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與他們相比我實在是太慚愧了。也許我該身體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己的狹隘,認真汲取知識的養分,在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畫展觀後感作文篇2

進入大廳我們便可以看到陳列在牆壁上的書畫作品,一個個非同凡響。走近細細一看原來那些便是各院校的作品,大多數是國畫,還有的是繪畫和攝影作品。每個作品帶給人們的都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攝影放映了生活的點點滴滴,繪畫呢?告訴人們的則是個人的人生或生活的感悟,它們都是如此的具有魅力。在繪畫中品出了人生,而攝影展則帶給了我們無數唯美的畫面,讓我們由此心生嚮往和憧憬之情。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各自的韻味!都值得人們去細細品味!看了這些作品之後似乎感覺到老師們在鼓勵著我們,告訴我們藝術是充滿魅力的、生活是美好的、學習是無止盡的。希望我們可以好好珍惜青年時光,用心去體驗生活,去感受藝術帶來的無窮的魅力!

時光易逝,作品展也因此變得更加的珍貴,就讓我們趁現在時光未流逝之際,好好去把握它們把!讓我們的激情永不滅,一直伴隨著它的繼續而流動吧!最後,預祝所有老師們在此次的作品展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同時也預祝此次藝術作品展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畫展觀後感作文篇3

今天我們去參觀了一個特殊的畫展,這個畫展的主題是“童心有愛,七彩夢想”。年少的我們,心中充滿了稚嫩的夢想。我懷揣著這樣的心情,走進了位於科技宮四樓的畫展展廳。

一進展廳,我便看見了琳琅滿目的繪畫作品:素描、水彩畫、兒童畫、沙畫、國畫,應有盡有,還有別具風格的手工製品。一件件美麗而精緻的手工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但更令我嘆為觀止的是一副夏日荷花圖,是一幅國畫。這幅畫畫得十分逼真:亭亭玉立的荷花優雅的站在池塘中央,淡粉色的花瓣將檸檬黃的花蕊輕柔的包住,十分美麗。左側一朵荷花含苞待放,宛如羞澀的小姑娘。荷花下方,幾片嫩綠的小荷葉剛剛長成,兩側的墨色的荷葉更襯托出小荷葉的生機勃勃。一隻如畫龍點睛般的蜻蜓停在盛放的荷花旁,仿佛被荷花淡雅的香氣迷住了,久久不願離開。池塘中,幾條頑皮的小魚在荷葉下嬉戲,十分生動可愛。看到這幅畫,我便想起了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我覺得,這幅畫的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和楊萬里一樣: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像荷花一樣的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這次畫展,我不僅體會到了大千世界的美麗,還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這次畫展,我真是受益匪淺!

畫展觀後感作文篇4

一陣陣微風吹來,小鳥在枝頭給我唱著歡迎會,太陽發散著溫和的光線,多么美好的早晨啊,我享受著和風的道來,懷著歡快的心情坐在通往苑博園畫展的公車上,終於到了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苑博園著三個大字,走進去,一張張美麗的畫,一張張莊重的字,一個個有趣的工藝品展現在我的眼前。

我走進了苑博園,我的左側右側都是一張張栩栩如生的畫,我仿佛在遊覽畫的海洋,突然我被一張叫做集美夜景的畫吸引了,其實我有在參觀劵上看到,可是這是我親眼所見到的還是不由自主的被吸引了。這個畫主體色是藍色配點白和黑,主體景物是房子,可是這房子是隔著一條河才見著的,讓人感覺深不可測。孤獨的河面上漂浮著幾條孤零零的小船,小草隨著微風搖墜,顯得這夜裡十分寧靜。

看完畫,我便走向書法的天堂,一個個剛勁有力的字型隨著我的眼珠而跳動,令我目不暇接,生拍看了這邊那邊就漏掉了,看了這些畫有點自愧不如了,連一些小弟弟小妹妹寫字都比我好看。哎,誰讓我不努力呢!

我的眼珠頓時被蛋殼給吸引了,那可不是普通的蛋殼,那些統統是彩繪了動漫明星的模樣,有海綿寶寶,蠟筆小新,蜘蛛俠等等的人物,那些人物的表情更是有趣,有的在發怒,有的在沾沾自喜,有的在思考著什麼問題。是這些小畫家給了他們生命啊。還有用一些沒用的廢品作出來的車子,不倒翁,房子啊什麼的這真是環保啊!

我參觀了很久很久,之到天邊泛紅才戀戀不捨的離開,我也帶回了,好心情,好記憶和一路夜色。

畫展觀後感作文篇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大師,傳奇樣的大師,神人般的大師,我沾了不少仙氣,。大師是畢卡索,只是看場他的畫展,我就已經是雲裡霧裡,飄飄欲仙,一時間覺得自己也文藝了不少。管它是我自作多情也好,嬌柔做作也好,自命不凡也好,大師畢竟是大師。不解,曲高和寡,爭議,才華橫溢,經典,“墮落的藝術”,畢卡索就是畢卡索。

“我從小時候就能畫得像大師一樣,但我卻花了這一生的時間學會像小孩子一樣畫畫”-------帕布羅 畢卡索

我在觀看之時,我逐漸發現比起寫實的風格來,我與抽象風格更有默契。之所以抽象,是因為一眼看不出名堂。那坨歪歪扭扭的怎么會是個肖像?人體的線條怎么那么扭曲?五官為什麼要畫得那么醜簡直是詭異!!可以用詭異,奇怪,難看來形容的作品不少,關鍵是這些怎么就成了大作世間漂亮,悅人眼球的作品那么多,怎么偏偏就畢卡索成了氣候?說到藝術,畢卡索的作品就像是人的靈魂,你可以否認它的價值,但是它就是在那裡,舉足輕重,不可磨滅,是永生的。

正因為抽象畫看上去就是四不像。神話中的怪物張什麼樣子,抽象畫看上去就是什麼樣子。但是,我這次卻驚奇地發現:抽象畫是活的!你從任何角度看都可以,而且體驗都不一樣。那看起來仿佛是胳膊的兩個長條你看把它看成是交叉的腿也可以!一張極度扭曲的肖像畫,當我遮住一邊眼睛只看畫的左半邊的時候,我發現它裡面是有寫實的畫法運用其中的,而且那是個寫實的,很美的人側臉輪廓。還有,在頭上鼓出一個大包,並且兩隻眼睛都長在一邊,還一隻高一隻低,在我看來,除了我前一句描寫的樣子之外,那還是兩個要接吻的人側臉。

一時間,我被如此富有想像力,如此為所欲為的畫作吸引了。除了仰慕大師深厚的繪作功力之外,我更傾心於大師的創造力。畢卡索把他眼睛看到的場景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意願呈現出來,不刻意歸屬於某一特定派別,不拘泥於學院教條,不局限於當時的流行風潮,不在乎別人看了是否能接受。 畢卡索,只是畫他的畫。他,只畫他想畫得畫!

看展覽之前,我猜我是要茫然,要困惑,因為我不是學美術的,因為我是頭一次來看,因為我之前從來不了解一丁點畢卡索。連我自己都驚訝的是,在沒有任何解說的情況下,我用自己的方式體會出大師的用心。我看出來大師畫的不是畫,畫的是自由。我看的也不是畫,看的是永遠追尋自由,激發創造的雄心。

插句題外話,我慶幸在進門之前沒有先跑去找個解說帶我參觀。我本來的打算是先自己揣摩下,自己先看看我對如此曠世之作有什麼看法,我自己如何理解。然後,如果我實在是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的話再找解說也可以。然而實際情況是:我進了門,從畢卡索的年表看起,對大師的各個創作階段的手法變化,從一種風格向另外一種風格的變化有了粗淺的認知,接下來丟下”畫畫一定要讓人看清楚畫的是什麼”的固定思維就足夠了。畢卡索想怎么畫他就怎么畫,並且大膽嘗試當時一切的新技術,新材料,除了繪畫本身,他也結合作家,詩人,劇場演出,雕塑家和其他的畫家的對藝術不同的見解,並且把這些全部都運用於他自己的創作中。與其說畢卡索是畫畫,還不如說他是一次又一次的創造!

我這么理解畢卡索的作品,我理解對了嗎?到位了嗎?有眼光嗎?藝術修養夠嗎?我不知道。我需要知道么?又有誰知道呢?恐怕除了畢大師本人之外,沒有任何人能100%地明白大師作畫的用意吧!

我們這些後來人縱然想想大師學習,即使把大師的畫臨摹千遍萬遍,但如果只是模仿作品本身,而忽略了大師的無拘無束,自由,勇敢,創新,那也只是學個皮毛而已。本質上就已經相差十萬八千里了。

我參觀畫展後自己的語錄:

“寫實畫是死的,看起來是啥就是啥。沒什麼多餘可解釋的了;抽象畫師活的,看啥是啥全由你自己想,你說它是啥就是啥!”

看抽象畫時,我是自由,因為做外一個美術外行人,我也可以說出我自己的見解,毫不擔心是與非,對與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