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勇士的觀後感800字

《勇士》講述了紅軍戰士在長征路上披荊斬棘、奮勇殺敵的歷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飛奪瀘定橋”的部分。那么你們看完以後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電影《勇士》的觀後感8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喔。

電影《勇士》觀後感800字

布蘭登和湯米是一對親兄弟。父親是一位拳擊手,在他們年幼的時候,因為無法忍受父親對母親殘暴的毆打和對他們兄弟兩的無情,他們和母親計畫好一起離開,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生活。

但是哥哥布蘭登最後選擇了留下來,最後在這個地方結婚生子,過著幸福的生活。弟弟湯米跟母親去了另外一個地方,過著特別悽苦的生活,湯米當了兵,母親最後生病去世。

好多年以後,湯米回來了。也許他是為了原諒父親回來的,以前那個喜歡酗酒、搏擊、好鬥的父親已經老了,戒了酒,沒有力氣再去搏擊,也沒有了好鬥心。他得知父親每天都去教堂祈禱原諒,但不是為了對年幼時的他和他的母親所犯下的錯祈禱,他的內心又一次開始倔強、憤怒。

湯米在服役時,無意中在危機時刻救了戰友的命,被其他戰友崇拜、尊重;另外一個戰友死了,家裡剩下老婆和兩個年幼的孩子,他為了戰友遺孀生活能過得好一點,決定去上搏擊場,贏得了比賽就能得到一筆可觀的收入。

哥哥布蘭登是一名物理老師,女兒得病需要花很多錢,幾乎讓他傾家蕩產,房子馬上要被收回了。為了增加一點收入,他選擇去搏擊,儘管妻子責備他、學校想要開除他、教練剛開始也不看好他,但他還是不顧一切想贏得這場比賽。

最後布蘭登和湯米從場場搏鬥中勝出,兄弟兩個成了最終的對手。

湯米的身後,是排列整齊的部隊戰友,為他唱歌喝彩;布蘭登的身後,是妻子、學生、上司、教練為他鼓勵支持。

這部影片的主題就是“原諒”與“親情”,所以注定了最後的贏家是布蘭登。

鏡頭一:布蘭登為女兒們做小玩具、妻子心疼他為了一點錢去和別人搏鬥;

鏡頭二:父親因為和湯米決裂般的對話,回到家裡聽著錄音帶喝酒發狂,他把父親放到床上緊緊地抱在懷裡,給這個孤獨地老人一點點心靈的安慰與關愛;

鏡頭三:他和對手搏鬥打了平手,對手的教練給對手的是挖苦,而他的教練一直都在鼓勵他、支持他;

鏡頭四:最後他打敗了湯米,卻把湯米扶起來,兩個人互相支撐著走出了搏擊場。

電影《勇士》觀後感

整部片子,前七十分鐘都可以不看,最後二十分鐘要看。整部戲全部情節都可以不了解,最後二十分鐘要了解。什麼叫英雄?什麼叫慘烈?什麼叫捨生忘死?什麼叫軍人的職責?本片,將傳說中的神戰演繹成真,將繪畫作品上的那一幅幅場面變成了真人真槍炮。烈火與鋼刀,大渡江與鐵索寒,奮勇又殘破,生死之間命懸一線。什麼叫做愛國主義?什麼叫做大無畏精神?即使你已經不喜歡現在這個物慾橫流,報紙上天天說人們沒有信仰的時代了,返回八十年前,飛奪瀘定橋,只這一個戰役都會讓你重新產生希望。

我們不說這片子多多多好,能載入史冊,能票房奇蹟都是片方的事兒,它也沒有到那個高度,我們就說對信念,對理想,對美好生活的犧牲,多少將士(抗日期間,抗聯,國軍,紅軍都要算)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的話真的是肉饅頭碰著鐵槍炮生生乾出來的。所以,《勇士》電影本身的內容和質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代表的那種精神和信仰。確實,它做到了。

在電影《勇士》中,戰士們行軍時,會各自背上寫著字的木牌,來讓大家 相互間識文斷字,共同學習,在他們身上的木板上,也在那些可愛可敬的紅軍戰士身上,我們看到了“成長”、“勇敢”、“未來”、“信念”、“剛強”、“堅持”、“信仰”……是的,我們也會把這部影片,這個故事,這些詞,刻在自己內心的木板之上,時刻警醒著自己,今天的來之不易,明天的更要珍惜。

勇士電影觀後感

《勇士》講述的是紅軍長征中強渡大渡河這一段故事,以飛奪瀘定橋作為收尾。影片取名《勇士》,那么,何為勇士?勇士也會憤怒,會悲傷,會絕望,但他的與眾不同在於能保持理性,分析情況,用有限的條件,創造無限的可能。戰友犧牲?抹一抹眼淚接著前進。橋板被拆?用鐵鍋做的盾牌開闢出路來。一句”前進“的背後當然有恐懼,只是勇者知道害怕不會帶來任何好處,敵人就在身後,前進才能迎來希望,這份堅韌正是勇者的美學。勝利之後的從容淡定,總是令人嚮往,讓人以為這就是勇士該有的模樣,但勝利之前的血與淚才是成為勇士的必經之路。

震撼!最深刻的感受還是震撼!有血性,有黨性,《勇士》,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 首先,就取景來說,很美,有竹林有動物有生氣,有石灘的氣勢磅礴,有大渡河的波浪滔天,從頭到尾滲透著中式紀錄片的大氣與意境,人物的面部表情以及細節掌握得十分到位。

其次,電影情感豐沛而多樣,使觀眾身臨其境,無論是神槍手老余與女兒的親情糾葛,還是紅軍哥哥與小女孩的戰場兄妹情誼,亦或是團長與戰士們之間的兄弟情義,都催人淚下,直擊人靈魂的最深處。然而最動我淚點的,還是中央軍炮手田生才與紅軍青年王冬宇的故事,紅軍小弟為了向炮手學習如何打炮,在炮手行進途中想要放棄的時候,選擇了背著炮手奔跑,只是為了學習打炮技能,然而,終是體力不支離開人世,這一打擊,讓炮手堅定了內心,為了紅軍奉獻自己,最終完成紅軍小弟的心愿。那一幕,看得我眼眶濕潤,心中酸澀卻不知如何言說。

最後,若是要說唯一有些不足的,就是某些鏡頭可能顯得有點刻意了,導致情感的抒發略有些生硬,但總體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值得民眾多遍品嘗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