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東京審判觀後感

《東京審判》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盟國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的那段歷史。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東京審判觀後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電影東京審判觀後感篇1

讀完《親愛的爸爸媽媽》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觀看了《東京審判》這部令人振奮的電影。

戲中我總算是看清了日本人的醜惡嘴臉。原來所謂的大和民族之美德就是在喪盡天良地殘害了他人後聲嘶力竭地為自己所犯下的事實做無謂的掩護,狡辯。

大作家雨果能勇敢的批評上司,請問日本人敢嗎?西德作家明赫白能坦誠地為自己民族犯下的錯表示歉意,請問日本人有這樣的膽識嗎?日本人唯一的行動就是妄想以狡辯來掩蓋那段不堪的歷史。《東京審判》充分地體現出了日本人那種無恥,天真,可笑的想法。現在的生活,幸福而安寧。人們流連忘返,逐漸開始遺忘,遺忘那些曾經的淚水、鮮血,遺忘那些吶喊、那些不屈……日本人殘害了我們多少中國人?而我們為什麼不加倍奉還?我想這體現了我們中國人民的大度,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但是日本人何止是侵犯了中華民族,他們的狼子野心令之喪心病狂還侵犯了其他不同的民族。

課本中安格爾的問題真讓人拍手叫絕,他讓人大快人心,因為他駁回了小日本的歪理,對於有種做,而卻不敢承擔責任的人來說,這叫孬。說白了,日本人就是孬種……

美國當時為何不多發射幾枚核子彈?也好讓這種殘渣滅絕於人間。他們根本就不配使用“人類”這一頭銜,因為他們玷污了它;他們更不配做高級動物,因為他們沒有這種資格。

最終的戰敗,是上天對他們最好的懲罰。他們卻在“搖尾乞求”裝可憐,但試問日本人在侵略時可曾可憐過無辜的老百姓們?

若干年後的今天,不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忘記,而是我們不能忘記。古人云:殺父之仇豈可不忘也?可這似乎比“殺父”更深的仇恨怎能忘懷?

至今,目睹日本人那猥瑣的樣子就讓人不覺一陣噁心,這就叫遺傳吧!

看完了電影,發泄完滿腔的怒火之後,人生的哲理又打擾我,那便是:

做人需坦誠,有錯必糾,這樣才能求得他人原諒,融合於新的生活中。

電影東京審判觀後感篇2

總有一段記憶,讓我們熱血沸騰;

總有一些事情,讓我們刻骨銘心。

——題記

二戰後,1945年,斷瓦殘垣中的日本。一場為世界矚目的世紀死亡審判由此拉開序幕。

《東京審判》是在一種沉重而肅穆的氣氛中緩緩拉開了序幕,黑底白字,簡潔而富有歷史的韻味,主人公中國律師梅汝傲有力而深沉的敘述帶人走進了那段仿佛已經在記憶中滄桑而淡忘的歷史。

這部影片《東京審判》其實就是講述遠東攻擊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然而就是這件看似簡單普通的事情卻勾勒出了中國人永遠不服輸的精神。

且不說中國律師梅汝傲在會議室舌戰群雄時的正氣凜然,大氣從容,亦不談倪征懊在法庭上駁斥戰犯謬論時的慷慨激昂,擲地有聲,單論退伍軍人山口正夫在這部影片中扮不多的角色,就被其詮釋得爆發力十足,尤其是他先後分別喊出的那句“狗日的日本鬼子”的時候,更另人影響深刻。如果說聽他第一次突然喊出那句話時,由於感覺比較突兀,全場人都捧腹大笑,可他第二次喊出那句話時,全場基本都不再笑了。

或許是因為資金緊缺的緣故,影片的場景並不多,基本上是在法庭,會議室,等有幾個有限的空間展開。不過雖然在視覺上略覺單調,缺乏變化,但故事本身的張力足以令人忘記此處的不足,特別是庭審時敵我雙方唇槍舌劍的激烈爭論,更是被處理得張馳有度,精彩異常,令人倍感震撼,熱血沸騰。

中國律師梅汝傲說得好:“我不是一個復仇主義者,我無意於把日本帝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帳上。但是,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會招致未來的災禍。”在影片的開頭,看見日本人拿著酒瓶罵中國人,雖然被槍擊,但他們倒下以後,我們所受的屈辱也並未消失,聯想起不久“流氓老外”事件,迪斯尼國民素質受職責新聞,還是那句老話,只有每個人都努力學習,工作,做好份內事,國家強大了,才不會受到欺負,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我們應該牢牢記住這些野獸名字: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廣田弘毅,東條英機,武藤章,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等,記住並永遠把他們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以警示我們,警示後人。

還有一個更令人生氣的事情:當法官問到日本戰犯們覺得自己是否有罪時,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們竟然一個個理直氣壯地站起來說,我無罪。衝著他們的回答,想著它的內容,就足以讓我湧現出一種莫名的憤恨和愛國的衝動。

日本曾給我們中國做出的傷害實在太大了,已經不能用語言來形容了,918事件,南京大屠殺,8年抗日戰爭,讓我們失去了3000多萬中國同胞,日本731細菌部隊,甚至拿老百姓來做實驗,等等。這些都足以讓我們憤恨日本了!

親歷和目睹“南京大屠殺”的中國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經不可多得了,能作見證的人亦即將與時俱逝。但是,這箇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慘案還懸而未決,讓我們活著的,尤其是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人的一代,有責任把“南京大屠殺”這件在第二次中日戰爭中最突出的慘絕人心的日軍罪行,徹底澄清,以對祖先,以儆子孫,更為“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30多萬同胞伸冤。

曾經,日本人則稱呼我們為“東亞病夫”,這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國家落後,就要挨打。

而今,這些曾經給中國人民,給亞洲人民造成深重苦難,巨大損失的惡魔們卻被供奉到了日本的靖國神社,供其朝拜,這種公然給戰爭罪犯招魂的行徑是對正義的殘酷,公理的踐踏,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警惕那曾經肆虐在我們美好家園的野獸們再次回魂,危害世人。讓我們鼓起勇氣,隨時給他們致命的一擊吧!

《東京審判》:淚水鮮血不能遺忘!

電影東京審判觀後感篇3

《東京審判》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盟國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的那段歷史。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持續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歷時兩年零七個月,最終把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送上絞刑架。

這部戲的很多鏡頭都讓我難以忘懷。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開頭,是因為法官的座次問題,梅汝敖堅持一定要按日本簽定投降書的順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為這關乎中國的尊嚴,這是一個中國人的堅持,這是一個中國法官的堅持,錚錚鐵骨,義正詞嚴,最終,法庭長只能對梅汝敖說:you win……。還有一段對話讓我印象很深:

“中國會因為有你這樣的鬥士而自豪!”

“我不是鬥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

這短短的兩句話讓我震撼,它表達了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自信,讓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一個法官而感動。

第二次讓我震撼的是當進入判決階段時,一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和一句極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來”,濃重的壓抑,激昂的鬥志充斥了螢屏,一個砰然摔碎的水杯,一個不大的投票箱,梅汝?慷慨激昂的講話,緊揪住了我的心。儘管早已經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 “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已經開始發涼了,失望,不,絕望已經開始浮現於眼前,11個法官如果按這個頻率出現,中國將沒有任何的機會,“YES”“YES”“YES”“YES”,MY GOD!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有一刻我會喜歡英語。漫天的烏雲突然消散了,心裡別提多敞亮了,真有撥雲見日,花開月明之感。痛快!他又贏得了勝利,他用對戰爭犯的正確判處,告慰了了百萬被屠殺的中國國民的亡魂。

這部電影提醒國人勿忘國恥家恨,真實比好看更重要,在法庭上的論戰的撼人心魄。身體裡流著中國鮮血的我,絕不會忘記。就像英達說的那樣:“人家都沒有忘記我們就更不能忘記了。”這部片值得我們銘記心頭,一次次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