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表揚

1965年8月30日,是我一生中不可多得的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我是我們國小兩個畢業班80多名畢業生中考上正式國中的5名學生中的一個。這一天,我背著行李卷,穿著打補丁的布鞋,同其他4名同學一起,向離家30多里路的縣立第五中學(不在縣城裡)徒步進發。

因為出身於小山溝,個子又矮,性格內向,在班級很不惹人注意,是個可有可無的小人物。但有一件事,卻令全班同學改變了印象,乃至全校師生刮目相看。

初一下學期,學校新來一位姓吳的老師,教我們語文。聽說吳老師是武漢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參加韓戰,擔任戰地翻譯。因為家庭出身問題,被退回到地方教書。吳老師指導我們的第一篇作文是《我的老師》。兩天后的作文課,吳老師聲情並茂地朗讀了我的作文。雖然我的臉紅心跳,頭低得沉沉的,但我的內心卻是甜甜的,充滿著喜悅和自豪。我誠惶誠恐地小聲回答:“老師,是我寫的”時,全班同學的目光“刷”的一下全聚焦在我這個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接下來,吳老師把這篇作文的特點和長處一條一條地說給大家,並明確表示,這個小同學讀書比較多,閱歷比較寬。沒過一個星期,我的作文傳遍了全校,二、三年級的師哥師姐們都知道了我的名字。據說,二、三年級的語文老師拿我的作文當範文。從那堂課起,我覺得自己長大了,個子長高了,腰板挺直了。從此,在我的心中少了卑夷、猥瑣,多了堅毅、自信。從那天起,我讀書的興致更濃了,寫日記的頻率更高了。

然而,好景不長,二年級剛開學不長時間,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化大革命”以迅雷不及掩耳,排山倒海之勢席捲全國。13歲的我和另外三名13、14歲的好朋友,揣著幾十塊錢,湧入了滾滾的大串聯的洪流。一個月下來,我們跑了天津、北京、上海、南京幾個大城市。回到學校,師生全無。我是農村的孩子,便一頭扎進農村求生存去了。吳老師指導我寫作文的歷史也就永遠地結束了。據說,“文革”後期,我非常敬佩的吳老師被紅衛兵小將活活打死,我再也沒有機會見到我的恩師了!

但是,吳老師對我那次作文的評價卻永世難忘,化為我終生寫作的動力。也成為我走出地壟溝,當上教師的一個重要因素。事實證明:一位高明的教師,及時發現一個學生某一方面稟賦、特長,並給予恰當地賞識和鼓勵,其作用之大難於估量!

現代心理學研究也證明這一點,情感總是伴隨著一定的認識而產生,反過來,情感又作用於認識,或推動情緒的高漲和勃發,或起到阻礙和消極情緒。教育者推動個體情緒高漲,可以使對方把事情做得更好;反之,過多的嘮叨、貶低、指責、批評,極有可能消極個體認識,阻礙個體做事的情緒,降低工作、學習質量和效率。只要是人,就有被理解、被認可、被賞識、被表揚的渴望,尤其是兒童和青年表現更為突出。

1972年,因為我在寫作方面在當地有點小名氣,我家通過各種關係,把我送入學校當民辦教師,戴上了“人民教師”的帽子。從那時起,我便牢記我的恩師對我的作文評價過程,把對學生的理解、賞識、鼓勵和表揚之法實實在在的用於我的教學實踐。真的沒有辜負恩師,教育教學效果確實很明顯,我帶的學生各方面成績同比平行班高出許多。於是,我由國小調到中學、高中;由普通教師提拔為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我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件在常人眼裡看來很不起眼的小事,有時候卻能成就一個人的一生;有時候也能毀害一個人的一生。尤其是教師,決不能小覷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我們肩負著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任。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教育科學,正確駕馭駕馭科學,讓教育科學之樹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結出累累碩果!

原題:以《難忘的表揚》為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觀點符合我們學習的教育理論,語言通暢,邏輯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