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讀後感

同樣一天24小時,有些人可以遊刃有餘地處理好工作、學習、家庭多重任務,而有些人只顧其中一面就心力交瘁,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習慣的不同。

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一直強調習慣的重要性,但無論如何反思及調整,我們很少有人能真正徹底走出“陋習難改”的怪圈。我們都知道習慣是一天天地養成的,但到底是如何形成並根深蒂固,我們鮮有深究。

習慣是如何形成的呢?如何才能剔除不好的習慣,培養好習慣?

在《習慣的力量》這本書中,作者引用了“習慣迴路”這個概念,對習慣是如何形成的做了這樣的解釋:“我們大腦中的這個過程是一個由三步組成的迴路。第一步,存在著一個暗示,能讓大腦進入某種自動行為模式,並決定使用哪種習慣。第二步,存在一個慣常行為,這可以是身體、思維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則是獎賞,這讓你的大腦辨別出是否應該記下這個迴路,以備將來之用。”簡單來說,習慣的產生是將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組合在一起,然後培養一種渴求來驅動這一迴路。

比如不少人吃完飯後會嚼一顆口香糖,覺得可以保持口氣清新,久而久之便養成了餐後一顆口香糖的習慣,如果哪天沒這么做便會覺得渾身不自在。再比如上課時需要集中精神做某件事時,人們總會給自己創造開小差的機會——手機響了,即使知道這可能是廣告推送信息或者垃圾簡訊,但還是會習慣性打開看看。因為集中精神是耗腦力的事,潛意識不想這樣做,而是渴求放鬆的狀態,手機響則是一種暗示,不由自主拿起手機就是一種慣常行為。從看信息中獲得短暫的放鬆,其實便是對自己的獎勵。

習慣的力量是可怕的,打破這個習慣,力量也是可怕的。

最突出的一個現象就是現在國家最熱門的話題:公務員反腐。公務員隊伍龐大、臃腫、腐敗,以及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似乎是由來已久、無法打破的一個平衡,而這種體制,造成了國人對政府的不信任,以及各項國策實施的巨大阻力。習主席上台後,力抓反腐,在鼓勵普通平民信訪舉報的同時也規範信訪途徑和渠道,同時利用媒體的力量對政府反腐的過程進行記錄。這個力量是可怕的,因為力度之大,之久,已經逐漸影響了政府在民眾中的印象。過去大的貪官,除非事實確鑿由公檢法介入,一般難以動搖。

而現在社會,不僅公檢法機關,普通民眾也可以參與到反腐的力量中去,甚至於情人等也成為了反腐的中堅力量。對於貪官的落馬,民眾從最初的訝異(認為官官相護,不會落馬),到現今的淡定(認為只要違反了規則,就有可能落馬),這就是一個心理變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政府重拾信心的過程。同樣的,這種國策也會造成蝴蝶效應,民眾開始認為底層的呼聲政府會開始採納,於是會對通過媒體等各種形式對政府進言,增強了社會責任感的同時也對政府增加了信心。

從我自身的感觸說起,生活和工作,都已經養成了既有的習慣,這種習慣有利有弊,如何打破這個平衡,使之成為進步的動力,通過這本書,也讓我得以認真思考和規劃。

封面上寫著一句話:如何把成功所必須的事情堅持下來。“成功”二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很快,我拾起書,擦掉上面的灰塵,反面還有一句:好習慣使你心想事成,壞習慣使你一事無成。“嗯,看看吧!”我想。

我不是那種不愛看書的人,但卻不愛看說理書,理由很簡單,三個字:太枯燥。我也不是那種不想被灌輸知識的人,只是天天接觸這些乏味的文字令人找不到吸引力。可細讀此書,我似乎在白紙黑字間觸碰到一顆怦怦跳動的心靈,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了“成功”二字的含義,它以不可思議的魅力向我呼喚,帶著我走進了一個新奇美妙的世界。

成績出來了,退步了不少,雖說我並不認為自己一定要第一或第二,但怎么也想不到會退步到這個地步?無奈,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假期里我的目光散漫地四處搜尋,想找點值得我去花費時間的事情做。不經意間,我看到了角落裡的《習慣的力量》。

書中的案例向我們揭示了“習慣迴路”的重要影響,很多的試驗(比如小白鼠的試驗)讓我們注意到:在習慣出現時,大腦不再完全參與決策,它要么完全靜下來,要么集中做其他的任務。

作者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案例,從不同角度向讀者解釋了習慣存在的原因,以及習慣的運作方式,讓我們認識到習慣的影響,同時強調: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利用“習慣迴路”的原理來改變不好的習慣呢?作者談到,首先我們必須找到另外一個慣常行為替代,同時我們需要信仰,它通常是在群體中培養出來的,所以我們最好能找到一個群體一起努力,這樣改變的成功性會大大提高,即使群體只有兩個人。

仔細想了一下,現在我一個壞習慣,每天下午都喜歡泡杯咖啡,感覺只有喝上一口咖啡,整個人才能沉靜、集中精神工作,否則難以適從。我已找出了慣常行為——每天下午一杯咖啡,對於暗示和獎勵,從表面看是安靜心緒和集中精力,但是如何去替代呢?我還在嘗試尋找中。你呢?

剛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習慣性的以為是一本教育你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列舉各種名人屌絲成功案例,穿插著心靈雞湯,並列舉你應該一二三四這么做的成功學讀物。

但是我錯了。書中開頭,一個關於通過改變習慣戒菸的故事,引起了我的強烈共鳴。

人人都知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助於成功,但同樣每個人都清楚,習慣之所以稱為習慣,就是因為這是長年累月累積的結果,就像已經進入軌道的衛星,除非燃料枯竭(失去維持習慣的能力,例如生病或死亡),或者遭遇行星撞擊(改變習慣),否則非常難以改變。

縱觀全文,我總結出改變習慣的幾個重要因素:動機、計畫、記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