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養成好習慣的故事隨筆:過程

“哪有那么多一夜成名,其實都是百鍊成鋼。”

我不止一次地被這句話吸引了!劉琛同學不止一次的在不同的場合寫下了這句話,我想這也許是她最喜歡的一句座右銘吧!

我想到了一本從沒有讀過的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決心要在合適的時候讀讀它了。我開始品味劉琛同學的這句話了,一夜成名幾乎是不存在的,其實都是經歷了千百次的磨礪和訓練。

這讓我想到了過程的重要,記得學習FLASH動畫製作的時候,滿天飄舞的雪花背後是複雜的程式語句,更何況震撼的電影大片,背後一定集結了各路人馬的傾情付出。想著周五的紀念“一二·九運動”演講比賽中參賽選手劉珏和李由兩位同學一定會有精彩的表現,也可以想到精彩展現的背後是兩位同學這幾天大量的付出。想著昨天的英語單詞聽寫中於是琦同學得到了滿分,我都替他高興,高興地不僅僅是滿分的結果,更是可以想像的他在之前的付出,他一定是在聽寫之前進行了認真地準備,在反反覆覆背記準備之後,取得了滿分的成績,是一種美好的體驗。最近幾天的值日班長在班級日記中不止一次地提到班裡愛學習的同學,在這些愛學習的同學中間,總會提到王天一同學,她在期中測試中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現在正在為新的目標而努力,她充分利用乘坐班車的時間,每一個課間,可以想像她在家的學習也一定有條不紊,她的周末也一定十分的充實,我想為了自己的目標而付出努力的過程是最有意義的,比結果還要重要得多。

今天我看到了一段視頻,是北京大學的曹文軒老師給中小學生講作文秘法的一段,他說寫作文的訣竅之一是“折騰”,他展示了一個圖案,說一棵柿子樹上葉子都掉光了,只剩下了一個柿子,圍繞著這個場景,他示範著寫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沒完沒了地可以講下去。曹文軒老師說,寫作文,寫到一個人要乾什麼的時候,不要讓他立即去乾,要有一個來回,要折騰。我隨即想到了去電影院看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其實就一件事,一個主題,可以演兩個多小時。我又想到了小時候看的電視劇《西遊記》,就一個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搞了個名著出來,厚厚的一本名著,就寫了取經兩個字,其實不然,這個取經的過程遠比取到的真經還要重要。

數學解題中也要重視過程,我經常見到部分同學在作業中只有一個結果,問及解題過程時,同學會告訴我,過程寫在草稿紙上了,這是不對的。過程要寫在正式的作業本上,要體現出解答的過程,過程的每一步都會體現出你的意圖,體現出你運用知識的過程。假如你不小心做錯了,可以從過程中清晰地看到失誤的原因。

同學們,要重視過程,在學數學的過程中要養成儘量多運用自己身體感官的習慣,有的同學在聽數學課的過程中,只用耳朵聽,美其名曰“認真聽講”,實際上,真正有效的聽講是不但用耳朵聽,還要用眼睛看,這還不夠,還要練就一雙勤快的手,隨時記錄要點或暫時沒有聽懂的地方,這還不夠,還要勤於動口,要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有的時候老師希望大家一起回答解題步驟的時候,你的聲音也會有集中自己注意力的作用。同學們,上課的時候,眼、耳、口、手多方聯動,你的聽課效果一定會好起來,國中時代,學習還不算特別的辛苦,要在這個階段養成一個學習的好習慣,好的聽課習慣對學習成績的提高是有很大的益處的,好習慣成就好未來!

本文作者:樂水(來源公眾號:樂水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