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隨筆:日記的習慣將在他們中實現

我曾了解習慣,要有二十一天的堅持才能形成。我並不指望這些孩子,在我的帶領下很快養成日記的習慣。但是只要我叫他們語文課,日記的每天檢查,我就要進行下去。昨天在家長民眾轉發李鎮西老師的《學好語文就靠這三把鑰匙》:多讀,多寫,多背。而多寫,我們的實踐就是寫日記。

自從九月一號開始我任他們的語文教師,第一個我就宣布以後我和大家一起堅持寫日記。我告訴他們日記的作用,首先是我們語文學習的練兵場,每天的語文學習,不管是好詞好句,還是好的文章結構。學習的收穫,啟發,都將在日記里生根發芽,成為我們永久的記憶。以後我們只要上學,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交每個人的日記。而我的日記,會以公眾號文章的形式,發到家長群。我將他們的日記或作文,擇優推薦給報紙發表。只要寫得好,就有上報的驚喜。

為此我用了一個月,每天與孩子們交流日記。每天到校第一件事,我就是批改日記。上課的第一件事,就是評講孩子們的日記。用較好孩子的日記范讀,給孩子們講解日記的寫法。通過孩子的日記,讓他們感受好日記的寫法。日記的內容,在孩子們的書寫中愈來愈豐富。他們有沒有內容可寫,到現在日記內容再不用為難。尤其是白金豪同學,每天的日記竟然幾次兩千字以上。我為了解決孩子沒內容可寫的問題,提倡孩子們將自己的日常生活,原封不動的變為文字。王冀威同學的日記,也是亮點紛呈,不僅字數多,內容豐富,語言生動。能將事情展開,還有自己的感想,日記在他那裡不再是生活的記錄,而是生活的反思。白蓉蓉同學的日記,加了題目向主題集中,每篇日記都是一篇完整的小作文。李天慧同學後來居上,尤其這個假期堅持日記,每天的內容都是那樣的豐厚。她的兩篇日記被我做了改動後,發到家長群供大家借鑑學習。李璐鑫的日記也是突飛猛進,可惜這個假期懈怠了,沒有認真書寫日記。不過我相信在今後的時期,我的監督會讓他不再偷懶。在九月的一個月,孩子沒有寫日記的基本沒有。就算李信超和王鑫,也基本做到了堅持,儘管字數很少。而語文基礎較差的王隨博和孟天順,日記竟然寫得有模有樣,出乎我的意外。尤其是李天奇,他的日記竟然能寫到二百字以上,按他程度,感覺出乎意外。看來日記也學許是孩子突破語文學習的一個好方法,它讓會說話的每個人都有了用武之地。

我們的口號,就是只要會說話,就會寫日記;只要能聽見,就會寫日記;只要能看到,就會寫日記。我們的日記本可以是我們每天話的記錄天地。想想《論語》這部著作,不就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錄。我們為什麼不把自己的言行記錄下來,說不定也能成為不朽的名著呢?你的話,也許有一天也成為名言佳句了呢?說不定你沒有思考的一句話,讓聽者茅塞頓開,給了別人無窮的動力,成就了一番偉業呢?開始我們就當錄音機,將我們的話錄在日記本里;將與朋友等的交流語言記在日記本里;課堂聽講記在日記本里。只要是語言的溝通,我們就要記下來。這就是日記的豐富內容,我們每天都要說話,每天的日記都有內容。只要出門,我們的耳朵就會發揮它作用。聽到的歌曲,寫下來;道聽途說記下來;報告會記下來;只要是聽到的記下來,先不管它有何用?我們是在練筆階段,我們是在沒有內容可寫階段,我們是平凡人,哪有驚天的大事,對於我們就是瑣碎小事,我們堅持記錄,就能不斷成長自己。只要能看到,我們就能不為日記發愁。我記得給孩子們舉例,世界上著名女性海倫凱勒,出生不久就成了聾啞盲人。而憑著自己的努力,竟然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作家。她一本書名就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成就了人間的奇蹟。我們可是健全人,我們的眼睛明亮,可以觀察。我們每天都在用眼睛,將我們的眼睛看過的事物,用文字表現出來,寫在日記本上,就是好日記。

今天的第一節語文課,我讓大家訴說假期的感受。有的孩子能滔滔不絕地說出假期感受,而有的孩子只是一句不開心,或者一句快樂。語言的貧乏,原因就是自己平時沒有注意語言的運用。我們學再多的美文,只是停留在腦子中,不用永遠不會成為自己的語言能力。所以我們要敢於與別人交流,口頭交流,書面交流,雙管齊下,讓我們的語言能力快速成長。我們的未來的語文能力,不外乎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日記讓我們緊緊抓住書面表達來每天練習,靠一學期的八到十篇作文是遠遠不夠的,也是不現實的。口頭表達,就需要積極參與課堂,老師提問主動參與。作為教師,要利用課堂,多給孩子發言的機會。讓孩子們口頭交流中不斷提高語言能力,為他們未來當眾講話,與人溝通時能妙語連珠,口吐蓮花。我覺得這是我們語文教師努力的方向,而不僅僅是今天還在的語文試卷的分數。

今天的日記和假期作文,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了,讓我十分的高興,看到他們稚嫩的文字,我能想像到未來他們的誘人成熟富有自我特色的表達。萬事都是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我們的雛鷹開始了展翅飛翔,未來他們一定是雄鷹翱翔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