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決定命運優秀作文精選

範文一:習慣決定命運

國學者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每一個人的行動。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絕大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所以人的生命不可以沒有好習慣,從某種程度上講,好習慣可以決定我們命運。

據聞,一大型跨國企業,因新增分廠,急需員工,發出招聘通知的兩天后,面試開始了,而面試的場所卻被主考官用心設計了一番,在門口他放了一袋垃圾,而垃圾旁邊便是垃圾桶,給應聘者坐的椅子放在離主考官四米多遠的地方,一切都準備好了……

當天來面試的人中不乏什麼名牌大學的名牌專業,而面試的結果卻令人匪夷所思,被錄取的竟然是個普通大學生!主考官的解釋讓我們恍然大悟,同時他的話也值得我深思一番,他說:“在所有的應聘者中只有他一個人在進來前把那袋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箱,也只有他在面試開始前把自己做的椅子搬到了離我們較近的地方,這就是我們錄取他的原因,我想我們還用不起那些自命清高的人。”……

而當人們以驚訝的眼神去問那位青年是如何做到的時候,他卻只是淺淺的一笑,說道:“其實也沒什麼,我只是習慣了。”“我只是習慣了”,沒錯,習慣了的事做起來就會很容易,而不習慣的事總會認為很難,每個人都是這樣,所以,要養成好習慣必須從小事做起。我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孔子曾說過:“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那個普通大學生是幸運的,對他來說,他只不過做了一件他認為很平常的事,而正因為這件很平常的事卻給他的命運帶來了不平常的改變。想必他日後的生活會像帆船一樣乘風破浪直闖天際。

一種好的習慣會使我們的命運處處充滿奇蹟,它像風帆一樣控制著各自的命運的方向。我們也許無法選擇命運,但我們可以改變命運,擁有了好習慣,就擁有了創造命運的工具。

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好的習慣尤為重要。就拿學習來說吧,有些同學上課不專心聽講,不踴躍發言,有些同學雙休日總把是一些作業拖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完成等等。其實,這完全是學習習慣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能使我們既學得有效率,又學得輕鬆自在。如果帶著不良的學習習慣,不但不能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對身心發展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在學習時,最重要的是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習慣,益終身”。

良好的行為習慣並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通過後天來培養。讓我們牢記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的一段話:“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同學們,昨日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共同創造輝煌的未來!

範文二:習慣決定命運

與性格相比,習慣似乎要淺淡一些;與道德品質相比,習慣似乎也要輕微得多。“我要一個壞習慣,就是吃飯比較慢。”她說時,一點也不感到難為情;“我不習慣主動與人打招呼。”他說時,完全是一副無所謂的口氣。是的,每個人幾乎都有習慣,許多人還有一些不良習慣,但是,有的習慣不得不改,因為它往往決定命運,決定前途。比如粗心大意,比如丟三拉四,比比如磨磨蹭蹭,比如信口開河,比如說三道四等。偶爾有一兩次遲到、一兩次粗心,也許算不了什麼,闖不了大禍,但如果已經養成了習慣,那就必定遭到殘酷無情的報應。

據《新聞晚報》報導,20xx年是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外語聽力成績首次計入總分。雖然外語考試要14:00正式舉行,但為了保證聽力測試的效果,上海市教育考試院明確規定:“考生必須在13:45前進入考場,利用這一段時間進行調試收音機和試聽等工作,13:45後禁止考生入內。”該規定在考場紀律和考生准考證上均明確寫明,各大媒體也都在考前一再提醒。

1月18日下午上海市東北片某大學考點,13:45以後一連來了4名遲到考生,而這時13:55都已過了。當老師告訴他們不得入內時,這幾名同學當場傻眼,這才想起看準考證。他們紛紛表示沒有看清該規定,求監考老師放行。其中一位不斷向老師苦苦哀求:“我為今年考研已經準備了3年,我很有信心考上,老師給我一次機會吧。”一位考生邊哭邊說考官不近人情。這幾名男生遲到的理由,有的竟是因為睡覺睡過了頭,有的是因為吃飯晚了,最主要的是他們都忽視了“1:45前入場”這一規定。據說,其他幾個考點也有類似情況發生。正如同濟大學研究生院一位副院長所說,任何對自己負責的同學都不應該有這樣低級的失誤。

辛辛苦苦地準備了好幾年,完全有把握考取的,結果就因為遲到而不能進入考場,最後被取消資格。遲到的原因也不是無法避免的突發事件,只不過是吃飯晚了,睡過頭了,你說,冤枉不冤枉,倒霉不倒霉!也許就因為這次遲到,就改變這一生的命運。因為每年考研的內容和政策都不一樣,今年考得上,不等於明年也考得上,今年能考,不等於明年也能考。不良習慣對人的懲罰,在這裡是夠厲害的了!在埋怨考研製度的無情時,是不是更應該嚴厲地譴責一回自己的不良習慣。

有些不良習慣,自己已經感覺到要改,但一直沒有引起重視,直到出現了很大的麻煩,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開始下決心,可這時,往往為時已晚。有一位姓姚的女士,用她自己的話說,每天至少有五分之一的時間在找東西,特別是鑰匙,更是三天兩頭地找,一會兒是辦公室里鑰匙落在裡面了,一會兒是車鑰匙沒了,一會兒把丈夫的鑰匙給帶來了。她丈夫是位科技幹部,平時做事很細心。為鑰匙的事,夫妻倆常常引發矛盾,有一回,終於闖了大禍。那是一個休息天,姚女士應同學相約上街去。關上家門後,竟忘記拔出鑰匙,整串鑰匙就這樣明晃晃地掛在鎖孔中。兩個小時後,她買好東西準備回家,一摸鑰匙,才記起來。風風火火地趕回家,望見鑰匙還在,心裡的石頭立即放下了,可進得家門一看,頓時傻了眼,裡面一片狼籍。竊賊已經光顧過了。連忙翻看現金、存款和首飾等,統統不見了。丈夫回來,發現損失慘重,知道原委後,兩人又大吵一場。從此感情進一步惡化。半年後,終於離了婚。由做事丟三拉四,到造成重大損失,最後發展到家庭破裂,這也許是姚女士沒有料到的。但事實卻是明擺著的。這就是不良習慣的魔力。

有些習慣往往決定命運,自然,有些良好的習慣還可能給人更多的轉機,帶來美好的前景。有這么一則被人廣泛傳誦的軼事:有家外企公司招聘高級管理人員,一群應聘者去複試。一個個頗為自信地回答了考管非常簡單的問題,可他們都沒有被錄取。輪到最後一個人了,他走進房門時,發現乾淨的地毯上扔著一個紙團。一絲不苟的習慣使他很自然地彎腰撿起了紙團。這時,考官說:“請看看你撿起的紙團。”這位應聘者打開紙團,只見上面寫著:“熱忱歡迎你到我們公司來任職。”後來這位應聘者成了一家大公司的總裁。這么一個小小的習慣,竟給自己帶來了這么大的福音。在讓人激動不已之際,也讓人感慨萬千:良好的習慣,簡直就是無限的財富。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習慣的力量是偉大的,但任何好的習慣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著長期的艱苦訓練養成的。這種訓練往往帶有某種強制性。比如,你說話語速比較快,而你要練得語速適中,達到清清楚楚說話的目標,就得通過反覆練習,努力做到不論是在哪種場合、哪種情況下,也不論自己是激動還是著急,都要努力做到咬字清晰,把每句話說清楚。這種訓練,更多地要靠自己頑強的毅力去完成。訓練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三遍。只要你持之以恆,一定能養成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