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議論文閱讀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和材料,發現觀點和材料之間的聯繫”。不難看出,議論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也是衡量學生理論思維發展水平的標尺。但目前存在著一個不爭的事實:多數學生怕議論文。那么,如何快速,高效地把握議論文的知識就迫在眉睫。現根據教學實踐和體會,歸納幾點,以求與大家共同探討,交流。

1讓速讀成為一種習慣

閱讀一篇文章,不能東張西望,漫不經心。總認為時間很富裕,多看幾分鐘沒什麼大礙,其實這樣往往銜接不好,非常零亂。我的建議是最好一氣讀完,而且越快越好。讀完之後往往只留下一句話就存在了腦海中,這就是議論文中的論點。久而久之,你快速判斷中心論點的能力就會逐步增強。更值得一提的是,專心快速地閱讀會對下面問題的解決起到一個很好的鋪墊作用。當然,速讀更讓我們節省了時間,對於即將參加中考的莘莘學子,“時間就是分數”就更難能可貴了。

2習慣於邊讀邊想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表現在議論文中,只思考了後面提出的幾個問題就會太狹窄,太片面,這樣僅局限了出題人的意思。我的做法是:邊讀邊想,有時還自言自語:喔,這又是一個事實論據,這明顯的一正一反當然是對比論證了。等等,有時雖然後面沒有提到此類問題,但自己發現了問題並得到了解決,天長日久,一種良好的拓展思維就會逐步形成。學習議論文也透徹了,也深刻了。

3巧用“專業術語”成習慣

議論文的閱讀不同於其他文體,常見學生做起來特別吃力,但掌握一定的技巧,你就會得心應手。例如,使用規範的議論文語言即“專業書語”就會讓你如虎添翼。論題=論點嗎?道理論據就是常見的名言佳句警句,道理論據更具權威性。等等,練的次數多了,組織語言,提高議論文閱讀能力就指日可待了。

《課標》的意義在於充分理解其實質,並且具體而細化。掌握議論文知識,對學子走向社會大有好處。新聞評論,案件報導,熱點追蹤都是實實在在議論文在生活中的運用。可以說“議論”貫穿於我們簡單而平凡的生活。養成良好的閱讀議論文習慣,是我們適應社會一件強有力的武器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