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飛鳥的介紹說明文作文

在第三世紀早期的北美草原上居住著一種不會飛的鳥,被人稱為不飛鳥。它生高超過九英尺,有厚重的三個趾的腳,一個約十七英尺的大腦袋和有力地鉤狀喙。那時哺乳動物很少,而且大都很小,因此,像這么大的鳥對它們而言十分危險,重古新世末期到第三紀早期,不飛鳥生活在北美和歐洲。

因為不飛鳥是在恐龍滅絕之後才演化出來的巨大的殺手,它們填補了肉食恐龍留下的空白,占據著食物鏈頂端。不飛鳥的化石雖然不很罕見,不過他們並沒有發現它們的足跡化石,1971年前,沒有一位古生物學家或生物學家認為夏威夷群島能找到化石,因為那裡是火山島。可是,出乎意料,1971年,一位熱心的博物學家艾丹姆在英洛凱島(夏威夷群島的其中一個)的沙丘中,發掘出轟動全世界的一具不飛鳥的骨隔,而且十分完整,從而引起了古生物學家們的極大關注。從此以後,化石的收集點一下子擴展到夏威夷群島8個主島中的5個。

從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開始,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島嶼上的飛行生物可以被風吹走,因此,導致不飛鳥的進化,列如,有許多不會飛的鳥出現在多風的紐西蘭和其它大的島嶼上。然而,有一些小島,如夏威夷群島中的萊桑島和奈霍拉島都是小的鳥類的天堂。看來,用風來解釋這一進化的緣由,是不令人滿意的。

詹姆斯和奧爾森兩位古生物學家提出了與達爾文等科學家的不同觀點,他們認為島嶼上不飛鳥的進化的真正原因是能量的作用,而不是什麼風。因為在這與世隔絕的島嶼上,體大的陸棲哺乳動物不容易橫越大海到達,兇惡的猛禽在海島上也相對減少,而且島上一般食物豐富,不需要飛行覓食。這種既不要逃避敵害和做季節性遷徙,又不愁食物的環境,使一些鳥類飛行能力降低,翅膀逐漸退化。由於沒有大的翅膀和厚實的飛翔肌肉支持,活動就減弱了,一些鳥類只需要少量食物便足以維生和繁殖,最終形成了不會飛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