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徵作文指導2篇

《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徵》

教學目標:

學習抓住景物特徵描寫景物;

掌握描寫景物的幾種方法。

教學過程:

說明:基本照搬教參附的光碟內容,即鄭曉龍老師的課件

一、布置預習課文《寫景要抓住特徵》,思考:課文中老舍《濟南的冬天》節選和宗璞《紫藤蘿瀑布》節選,分別抓住了景物的什麼特徵?

二、學生回答預習思考題。

三、操作步驟:

1、多媒體展示幾幅荷塘圖:(可到網路上下載)

2、要求學生寫一段描寫荷塘的文字,寫後讀給同學們聽。師簡要評析。

3、師展示朱自清先生以下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教師簡要點評,說明寫作技巧應向文章本身學。分析得出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地寫景的,即

繪形、繪色、香味。

順序:環境(位置)--------定語+描寫的對象-------比喻、擬人等。

(說明:斜體字板書)

4、要求學生用此種公式寫一段景物。

(學生思考且起立朗讀)

5、提示學生朗讀課本p74中“景物描寫還要突出感情特點”至“當然也印上了作者細膩委婉的藝術風格”一段話,明確寫景是單純的描寫,真正的描寫還要有其他的條件。

6、分別舉孫犁、宗璞、許瑜萍三人寫荷花的片斷。

“那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的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

《白洋淀》

“那是滿地的新荷,圓圓的綠葉,或亭亭立於水上,或婉轉地靠在水面,只覺得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滿池。綠色,本來是生命的顏色,我最愛看初春的楊柳嫩枝,那樣鮮,那樣亮,柳枝兒一擺,似乎蹬著腳告訴你,春天來了。荷葉,則要持重一些,初夏,則更成熟一些,但那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是一樣的。再加上葉面上的水珠兒滴溜溜滾著,簡直好像滿池荷葉都要裙袂飛揚,翩然起舞了。”

《西湖漫筆》

“每天清晨經過荷塘,總是能看到一池荷韻。從冬日的衰落到春日的綠意、繁盛、凋零。一如人生的起落。當風起水皺,湖潤雨清的日子,清荷亭亭,綠裙裾上青意滾滾,水生秀色,抑或刀風烈日,如丹青傑作的風荷依舊清色冰姿,氣宇凌仙。年年荷花都能從絲毫不見生機的枯萎中復生,而我的老師卻不能了。那一個年輕的身影走進了翩翩的荷葉間,稍不留意便無跡可尋,只餘下清香裊裊。”

(許瑜萍《又是清荷盛開時》)

師說明三者之不同。

問:由這幾人寫荷葉荷花,由這些材料,你會得出一個什麼結論?(提示:各人寫荷花,有什麼不一樣之處?)

學生自由回答後教師展示:

景物是客觀的,人的眼睛心情千差萬別。同一種景物在不同人的眼睛裡形色味是不同的,心情不同,感受不同,文章主旨不同,景物也隨著千變萬化,任何描寫都要目的明確,為表達內容服務,哪裡需要描寫,如何描寫,都要從表達的需要出發。

教師進一步結合以上三段景物描寫分析說明:描寫景物時,要確定一個主題,一個思想感情,這樣寫才能有針對性。

7、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寫一段描寫景物的文字。

(1)寫作要求:

對象:操場上的大楓楊樹

主題環境:溫馨祥和

角度:繪形、著色、傳神、動態。

描寫:環境(位置),然後是定語+描寫的對象,然後用一些比喻、擬人等手法

(2)寫作說明:

對象不一定是操場上的大楊樹,可以是家鄉附近的等等,主題環境也不一定是溫馨祥和,但寫好後應先說明寫的中心是什麼,是什麼樣的感情基調。

8、學生寫作並朗讀所寫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