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優雅中,讀好書散文

讀書對於我來說是一件苦差事,又是割捨不了的快樂事情。除了讀書我還能做些什麼呢?不喝酒,不打麻將,不打撲克,人們這些最基本的娛樂活動我都不感興趣。只對那些我自認為高雅的娛樂活動情有獨鍾。比如,上網,寫字,跳舞,讀書,這些都是我喜愛的娛樂方式並給我帶了內心愉悅。說苦是因為我讀書沒有耐性,讀不上半頁書就困,讀書反倒是治療我失眠的靈丹妙藥。所以平時我很少讀書。雖然我不願意讀書,但我可願意寫書,很想寫一本屬於我自己的書,也很想給這個世界留下點文字聲音,不然我覺得我枉來人世間一回,為活而活,為死而死,一點現實的意義都沒有。我們哭著喊著一無所有的來到這個世界,可不能一無所有的離去。即使沒有成為物質的貴族,但我們一定要成為精神的富有者,而這種精神留給世人的是永久記憶與思索,一想到這些就不覺得苦,倒覺得苦中自有樂趣,一種優雅的樂趣。

近一些年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的成熟反到越發的迷戀起文學,尤其喜歡網路文學,喜歡在網上閱讀文友的作品,覺得這些不成其為作家的小文人們,離我的生活很近。他們寫的都是我們平常人所說的話。反倒對那些資深的文人們所寫的博古論今的文章,一會就將我弄得稀里糊塗,瞌睡連連。這也許與我讀的書少,孤陋寡聞有關。現在也喜歡了一些名著,比如老舍的散文集,朱自清的散文集,還有當代著名作家安妮寶貝的作品。

都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可我讀的書卻寥寥無幾,最初唯讀一本書《安妮寶貝精品集》是這本書引領我走上文學道路。由此我很感激安妮,是她讓我對文學有了進一步了解,對文字有了更深層次探討。對文學內涵以及各種寫作手法有了新的啟迪。對於安妮的作品,我在一些文章中有所陳述,這裡我想對老舍和朱自清的散文,進行一下解讀。其實也不是什麼解讀,憑我的學歷和資歷是沒有資格對經典作品指手畫腳的,這豈不是班門弄斧,讓人貽笑大方?我只不過是一些讀了他們作品一些膚淺的感受罷了。

這次出來帶了幾本書,其實我也沒有幾本書,書店一般很少光顧,對買書很吝嗇。這次可以說把我所有的藏書都帶在身邊。最近很忙,幾乎沒有雅興讀書,只是忙裡偷閒還是斷斷續續的在閱讀著,一邊為生存而努力著,一邊為文學而堅持著。

老舍的散文我讀了一些,朱自清的散文我也瀏覽了一下。對於這兩本散文集,暫時還沒有愛不釋手的感覺,這和我閱讀《安妮寶貝精品集》無法相比。安妮的作品對於我來說是生活的慰藉品,兩位大師的散文集是我文學學習經典。也許兩位大師離我的生活久遠,他們寫作的時候,我還是個孩子。況且他們所經歷的年代與我所經歷的年代有所不同,思維理念,道德標準有所不同,所以寫出來的東西與我的胃口不大相同。就像餃子,都知道好吃,有的愛吃酸菜陷的,有的愛吃蘿蔔餡的,蘿蔔酸菜各有所愛,不能因為我胃口而否定大師們的經典著作,所以對這兩本散文集,我還是以敬重的態度去閱讀。

《老舍散文精選》從厚度上看和《安妮寶貝精品集》不相上下,書皮的顏色都是黃色,都有作者的照片,只是性別不同。一個是世界有名的中國作家,一個是當代著名作家,按資歷老舍資歷深厚。在封面上有對老舍評價:這本散文是老舍世紀文學藏版,世界文學巔峰頂級作品,散文中滲透著作者豐富社會生活和複雜的內心世界,值得每一位中國人閱讀的文學經典。這不能不說老舍的作品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和高深功底,這樣的簡介很有感召力。

他的著名作品《茶館》《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搬上了銀幕,使人家戶喻曉,在沒有讀他作品時候,我就已經知道老舍的大名。他的作品是值得時間的磨礪,能讓人不斷地閱讀。他的散文大雅若俗,針頭線腦,信手拈來,就是一篇經典作品。他的散文內容豐富,語言流暢,文筆細膩,不矯揉造作,仿佛是在和你進行著面對面的交流,散文中滲透著他豐富的閱歷和生活體驗,以及深邃的思想情感。

比如他寫母親,很多著名作家,以及一般寫作者都寫過《母親》而老舍《我的母親》感動得讓人流淚。他在文中寫道:“她一生中沒享過一天福,臨死的時候吃的是粗糧,還能說些什麼呢?咳!心痛!心痛!”老舍寫他的母親是不吝嗇筆墨的,可以看出老舍對母親的思念和對母親的敬重,每個文字都那樣的情感豐富蘊含著真實情感。他那樣的細微描寫,只是為了傳達一個樸素道理:失去了母親,就像花瓶里的花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安定。這言簡意深的情語,分明是母親心血澆灌凝聚而成的。讀來令人淚如雨下並產生深切共鳴。

朱自清散文有半個老舍散文集厚度,白色書皮,朱字是紅顏色,上面有我看不懂的英文字樣。沒有照片,扉頁的的下半部是一副風景畫,有遠山,有松柏,後加上一片鮮紅的楓葉,將封麵點綴得紅白黑鮮明對照。布局合理,色彩鮮艷,簡潔而明快,透露出朱自清的灑脫與儒雅,還有一種帶洋文學和中國文學氣息,並有一種滲透骨髓的自清高傲。左側有一行豎著寫的高爾基名言佳句:青春是一個普通名稱,這是幸福美麗的,但它也是充滿著艱辛的歷練。封面設計是鄧昌錦,看得出設計是費盡了心思,主題明確,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款文字設計。

朱自清自己說是揚州人,因為生活的漂泊,很多人以為他是浙江紹興人,他在《我是揚州人》的散文里為自己祖籍正名。他在文章中這樣寫道:“在那兒度過的童年,就算那兒就是故鄉,大概差不多吧,這樣看,就只有揚州可以算是我的故鄉了,何況我的家是“生於斯,死於斯,歌哭於斯呢?”所以揚州,好也罷,歹也罷,我總該算是揚州人的。”

他還寫了《背影》那是父親的背影,大概在國中課本中都學習過的,現在也記不得文章內容了,反正現在這兩本散文集一個寫了母親,一個寫了父親,可見兩位著名的散文大師,都對父母有一種緬懷之情,甚至他們的個性與做人的準則,都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父母是孩子啟蒙的最好老師,對一個人今後成長有良好的教育,這也是生活給我們歷練出的一種高尚品格。我想任何偉大的作品都來自於平凡的生活,就是針頭線腦,瑣碎的細微事物,只要你用心的去挖掘,都會有令人感動的道理。

我把我每一次旅行或者生活漂泊,都看做是一種生活歷練,即使在艱苦在艱辛,也抱著樂觀的態度去面對。這也許是生活給了我靈感,給了我對文學熱愛與執著,冥冥之中,好像是上帝在引領著我在生活中走向文學。

回頭再品讀自己所寫的文字,心裡不免有些好笑,這那是些解讀,只是對這兩本書的膚淺的認識。要想走進名人的文字世界,還需要認真的品讀,像讀《安妮寶貝精品集》一樣。如若讀懂他們的文字,理解透他們的思想,感悟到他們的思想給我們帶了的啟迪與鼓勵,想要達到這樣的一個目的,還需要艱辛閱讀的努力,其實就像我們為改變生活,拚命掙錢一樣的努力,因為我們清醒的懂得,有錢才能過上好日子。我們只有不斷的閱讀,積累寫作素材,才能在自己文字中遊刃有餘,就順其自然的成就一篇好的作品奉獻給我們親愛的讀者,這樣才不會辜負讀者對我們的期望。希望我們的業餘寫作生涯,能堅持到生命的終結,在有生之年讀一些好作品,接納更多名人名著的思想精華。我想這樣的一生雖然很貧乏,但因自己有豐碩文學作品留給人們去品讀,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除了這些,我還能說些什麼呢?咳!我讀書,我快樂就好!

我寫過《我想當這樣的作家》這只是一種渴望,口氣有些大。但我還是喜歡作家的名詞,也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像老舍和朱自清乃至魯迅那樣作家。可我不是梵谷,我也成不了梵谷,我也同樣成不了作家偉大。我只能寫著自己的文字,憂傷著自己的憂傷,快樂著自己的快樂,這樣的人生境界不也同樣高尚偉大嗎?因為一篇《我想當這樣的作家》有的人抨擊我為狂妄的蟑螂,並把攻擊我的文章出版發行,自喻為是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作品。我看了以後不屑一顧,不想與之理論。我也同樣的希望這樣的人高傲的戴上自以為是又不敢直言的虛偽“作家”的桂冠。

我做好自己,不攀比,不嫉妒,不攻擊,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只能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我讀書,我快樂,我手寫我心,安之如泰。我讀書,我寫字,我開心,與他人無關。即便別人說我是一隻蟑螂,我也無動於衷。在我的心裡總覺得熱愛文學,想當一個偉大的作家無可厚非。可惜我沒有這個能力,如果我有,我定會拼了命去文學熱愛,如果沒有,也要盡其所能的熱愛文學。因為文學能讓我在優雅的閱讀中活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