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5單元作文:駁<<六國論>>

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5單元作文:駁<<六國論>>

千年之前,一個名為蘇詢的文學家寫道:“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一氣呵成六國論>>。千年之後的今日,我敢說:“六國都被秦國所滅,真正的原因不在於‘賂’,而主要在於‘懼’,因為懼怕自己被秦國滅了,所以韓魏楚才會賂秦,所以齊才會親附秦國,所以燕才會派刺客招惹秦兵,所以趙王才會聽信讒言。”故曰,弊在懼秦也。

當然了,我承認蘇洵“非兵不利,戰不善”的觀點。當時雖然秦國十分強大,但其他六國的軍隊也不是豆腐渣。名將謀士如孫臏、樂毅、廉頗、田忌、李牧等也不少。為數不多的幾次仗打得也不是輸得一敗塗地。如果六國抱有必勝之心,敢於聯合起來與秦對抗,也許歷史就會改寫。唉,不是秦滅了六國,而是六國自己啊。

六國之中只有韓魏楚三國曾割地賂秦,而蘇前輩僅以一句“不賂者以賂者喪”輕輕淡過,實難服眾。其實不論什麼原因,只要六國有三為秦所滅,其他三國必然會因為“失強援,不能獨完”而滅亡。因此,齊燕趙的滅亡與“賂秦”是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的。齊國是六國之中最應該被唾罵的。齊本身也是一個泱泱大國,齊王卻害怕同樣強大的秦國,害怕有朝一日遭到亡國之災,於是心安理得地彎著腰給秦當起了鷹犬。為了苟且偷生,齊對秦點頭哈腰,做秦的“友國”,孰不知,此舉破壞了六國團結,在韓魏楚燕趙亡之後,齊也被所謂的“盟友”吞併。趙王起初敢於與秦交戰,“二敗而三勝”、“李牧連卻之”讓秦不敢輕易大舉進攻趙。不冷靜的無畏只能稱做匹夫之勇.還是一個“懼”,讓趙王貪生怕死怕得整天惶惶恐恐,沒有詳細調查便輕易中了反間計,錯殺李牧,導致國破身亡。燕國小力微,燕王因為“懼”,想快快除了後患,沒有冷靜下來想一想假如刺殺失敗的後果,於是,一個荊軻的失敗斷送了太子的美夢。至此,六國破滅。

反過來想想,假如韓魏楚不懼怕秦國的強大,就不會幹出賄賂的蠢事,也就不會早早滅亡;假如齊國不懼怕本國被滅,就不會倒向秦一邊,其他五國也不會孤立無援;假如燕趙能沉著冷靜地敢於和秦國對抗到底,那么秦國便不會有好日子過。只有當六國消除了畏懼之心,它們才有可能走到一起,才有可能消除異心團結一致,對抗秦國。

也許,無畏的人們往往有更多的勝算啊。當年項羽破釜沉舟,可謂無畏;當年張飛橋上大喝,一人退曹可謂無畏;當年我國抗美援朝,可謂無畏;當年長征二萬五千里,可謂無畏;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