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之我見

一位哲人說過:“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高尚的人談話。”打開《論語》,我們仿佛見到一位慈祥、目光深遂的長者在教導他的弟子:做人要為君子儒,心懷天下;做事要三思而後行,反求諸已;對人要無適無莫,義於比之;對己要三省吾身,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諄諄教誨,穿越了歷史,雖歷經滄桑,卻愈發得光輝燦爛。孔子設杏壇,修仁德,教六藝,育弟子三千。學而不厭,集為大成。誨人不倦,育七十二賢。

學而不厭,孔子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樂學。“知之者,不如好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孔子視學習是一種樂趣。“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全身心地投入,一次又一次的操琴品味,才發出了:“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的概嘆!反觀我們的學習培訓,缺乏主動性,何談樂趣。知識日新月異,學科綜合性越來越強,與生活的聯繫越來越密切,把學科前沿性知識,以教材為依託,融入教學,給孩子帶來新的認識與思考,這不是學習的快樂嗎?身為人師,就要加強學習。

會學。孔子周遊列國,至與邦,必聞其政。處處視為學之地,時時當作學習之時。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學習要精細。孔子為研究音樂,與魯國樂師探討,從內容的體現到形式的表達,無不細細推敲。得出了“始作翕也,從之純如也,繹如也,以成”的認識。體會到了“《韶》盡美也,《武》盡美也,未盡善也”的區別。而我們的學習淺嘗輒止,還沒有參悟透徹,把握本質,便自認為學富五車了。

學習要誠問。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學在官府,流於民間的文化典籍少之又少,問是學習的最佳途徑。孔子於洛陽向老子問禮,入太廟,每事問,向七歲的項橐也不恥下問。誠問於師者,誠問於賢者。問則釋疑,學必有成。

學習要溫習。溫故而知新。經常溫習學習的知識,會有恍然頓悟之感。既深化了新舊知的聯繫,又有新的發現。這種心得,不是教師所能教的,多么微妙啊。“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我們的教學更有啟示,若僅僅局限於教材教參,沒有思考內化而照本宣科,教學勢必生硬僵化,味同嚼蠟。溫還有反思之意,曾子每日三省吾身,給我們提供了反思的典範。反思學習,然後知困,反思教學,然後知不足,反思行為,然後知改進

學習要積累。孔子十五歲志於學,手不釋卷,敏以忘食,終生不輟。正因為勤奮學習、厚積薄發,才能在那個百家爭鳴的年代獨樹一幟,開創儒家學派,成就為世界東方文明的先驅與代表。書能醫愚,若我們能每天拿出一點時間來讀書學習,堅持積累與思考,借鑑前人的知識經驗來改造自己,主動交流來分享彼此的思想,知微見著。定會驀然回首,別有一番心得。那時,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智慧。

學習要踐行。特別是道德的修養與學習更需要踐行。“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身為人師,更要時時刻刻行在學生前。我們教師先做,讓學生跟著做。教孩子認真讀書,我們必先博覽群書,要孩子不浮躁,我們必先腳踏實地……。行是榜樣,身教重於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