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文:流淌在心底的歌

流淌在心底的歌

也曾感慨過伯牙的高山流水之絕妙,也曾垂青過王菲的柔美音線之動人,卻不約而同地,無法長久地喜歡。只是唯有一首歌,令我始終如一珍視地捧在手心,再任由它順延著皮膚,流淌入骨髓,繼而,穿透心靈。

是不是每個人心裡,都有珍藏的一首歌曲,它訴說著一段歲月過往,每每憶及,或承載著淺淺憂傷,或藏匿著淡淡幸福,總有百感交集,不知所措。

它一定是區別於街頭循環播放的流行歌曲,亦或是偶爾風靡一時卻不經推敲很快過火的音段。不需要它是被權威音樂家所大肆讚揚的,只要有那樣一段瞬間的悠揚,或只是幾句平淡的歌詞,觸動心靈——也許這就是共鳴吧——如同一滴墨浸入水中,它們,亦如心頭不羈的流蘇,一旦觸及,少時,便蔓延至全身。

童年是歌,或者說,是最美的歌,也不為過。我常在夢境裡,旁觀一群稚氣未脫的孩子,手拉著手,齊聲唱著: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草叢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盼望長大的童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長大的童年。就像歌曲里所唱的那樣,曾一度沉浸在孩子的夢與幻想中的我,習慣了每日與蝴蝶和金龜子作伴,習慣了用水彩筆和萬花筒塗抹著絢麗的童年。那時候的我,似乎也像現在憧憬著美好童年的我一樣,憧憬著長大成熟的明天。

那時候,我會拿著向父母祈求來的兩元零花錢,去那條土街的盡頭買一個裹著粟米棒的棉花糖,或是截住推著烤箱的老爺爺,要一個噴香的烤地瓜。坐在廢棄的矮牆頭,悠蕩著腿,頗有情趣地賞夕陽西下。

那時候,我會擼一把野草餵給鄰家的胖兔子,騎著腳踏車去草木密集的地方捉幾隻螞蚱餵下了蛋有功的母雞。有時撞見林中有人張網捕鳥,也偷偷剪壞那網放走那幸運的鳥,再捂著嘴,按捺著疾亂的心跳和暗喜,在獵人的漫罵和自認倒霉聲中匆匆溜掉。

然而,那笑語歡聲的舊時光,那繁花似錦的童年,如今只是會流成河,涓涓水波,流過心底。叮叮咚咚的清脆響聲,也真是十分好聽。

有時候,拿著一張泛黃的老照片也會嘻嘻哈哈的笑個不停,或不時泣不成聲,懷念曾日夜相伴的奶奶的花園裡的柿子秧和老黃狗。

有時候,駕車經過已被高樓大廈取代,無法辨認的老家時,也會暗自傷神,只覺心地流過一絲暖暖的感覺,夾雜著苦澀,和不捨。

鏇律,依舊悠揚,觸動我心,那些生動的畫面仍然在夢境中浮現,那群孩子還在拍著手唱著歌。但,池塘邊的榕樹不在了,草叢裡的鞦韆不在了,蝴蝶和金龜子都飛走了,屬於我的童年,也隨著那時的一切靜靜流淌,一去不回了。可童年的記憶會在我的血液中永存,安然靜默地流淌於心底,適時地,隨著那首《童年》的響起,偶爾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