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紀守法,和諧家園

法律,這是一個並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會進步的標誌。千百年來,人們都依照他們法律而去幸福和諧的生活。隨著時代的不斷的進步和發展,人們的法律意識卻越來越淡薄,各類的違法犯罪案件層出不窮,一幕幕悲劇讓我們觸目驚心。所以,我們只有明紀守法,才能儘量避免這些慘劇的發生。

一個人如果不計法律,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就拿一件小事來說: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法律的歷史教訓。雖然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卻是不可比擬的。法律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人的法律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我們還要努力學習法律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理想境界。

現在的許多學生,都認為法律距離自己很遙遠,殊不知,這正是錯誤的開始。劉備曾經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請看一下那些隨手丟棄的垃圾,再聽聽同學口中的髒話,難道,這些真的都不能引起我們的重視么?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從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這樣,我們才能嚴於律己,遵紀守法。

每年的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今年是第一個國家憲法日。我們只有不斷拓展我們的知識面,緊跟時代前進步伐,才能不斷與時俱進。讓我們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