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和諧的高一作文

民主和諧,詞典中是這樣解釋的:民主即人民當家做主,參與國家的管理,掌握國家的權利。和諧是什麼呢?《說文》解釋:和,相應也。《爾雅》解釋:諧,和也。可以這樣說,和諧二字簡潔、生動而又樸實無華地反映了中國人心靈深處對於人、社會與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對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精神最精闢的詮釋。那什麼又是和諧社會呢?和諧社會簡而言之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安定有序而又充滿活力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通俗點將,民主是和諧的基礎。和諧是民主的目標。

我國是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法治國家。在我國,往大方面說,國務公開是民主,村務公開是民主,國家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是和諧;往小的方面講,班務公開亦是民主,學校里,老師與學生和諧相處,相互關愛亦是和諧。

從古到今,多少仁義之士為推翻專制制度,喚醒民眾的民主意識,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今天的共和。

和諧思想源遠流長。

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從孔子所言“致中和”、“和為貴”,到墨子提出“兼相愛”、“愛無差等”,從孟子描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會狀態,到董仲舒稱道的“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和諧”的思想一直就深深地浸潤在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及生命智慧的源頭裡,滲透到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追尋社會和諧的歷史脈絡中。

一個國家做到了和諧,就會繁榮昌盛,長治久安;一個學校做到了和諧,就會教育教學秩序井然,教學相長;一個人學會了和諧,就會積極樂觀、健康成長。

構建民主和諧社會,人人有責。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要把握時代的脈動,回響黨的號召,從小事入手,從身邊做起,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與義務,構建起和諧校園。建立和諧學校,就需要我們每個同學承擔一定的責任。那就是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愛護公物,節約水、電資源,保護校園大自然環境,不踐踏草坪,不亂用扔果皮、紙屑,這也就是要求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

建立和諧學校,不僅要處理好同學與同學、同學與老師、同學與自然的關係,而且還應善待自己,以人為本。善待自己,以人為本就要做到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珍愛生命,珍惜人生,和諧自我。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為了祖國的安寧和諧,興旺發達,為了學校的和諧、團結、進取,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為學校但一份責任,獻一份愛心,講公德、講正義、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做和諧學校的好學生,做和諧社會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