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一族

低碳一族

“低碳”,應該是現如今最時尚的一個辭彙,但在我們家,引領低碳時尚的當屬年過九旬的曾外婆了。為什麼這么說呢?話還得從我曾外婆的一塊白手絹說起——

我的曾外婆雖然九十一歲了,但很愛清潔,每天穿戴整潔,而且總隨身帶著一塊白手絹。這塊手絹跟隨曾外婆已經好多年了,我仔細看過了,洗得都不太厚實了,但曾外婆總也不捨得換一塊新的,用她的話來說:“又不破,擦擦還是蠻好的呀!”

我很納悶:家裡不是到處有餐巾紙嗎,臥室有,客廳有,餐廳有,曾外婆為什麼還要帶塊手帕呢?每天,我們這些現代人吃過飯、洗過手、打個噴嚏啥的,總是習慣性地抽取幾張餐巾紙來擦拭,一擦,一揉,便隨手扔進垃圾桶了。曾外婆每次看著我們這樣輕率地糟蹋餐巾紙,都會忍不住搖頭嘆息:“哎呀,多浪費啊!多作孽呀!你們每年買餐巾紙的錢都夠我們老輩辰光一年的花銷咯!”我聽了,覺得像“天方夜譚”,一包餐巾紙值多少錢呀,用得著這么大驚小怪嗎?

但事實證明曾外婆的做法是絕對的低碳,用手絹就是比餐巾紙經濟環保!做會計的爸爸跟我算了一筆賬:一塊手絹只幾毛錢而已,常換常洗,循環使用,又環保又衛生,而且棉手絹對皮膚也沒有刺激;相比較,餐巾紙就貴多了,200抽的“波斯貓”牌餐巾紙2元3角一包,一家人三下五除二,一星期就抽光了。照這樣計算,我們家一年光消費餐巾紙就得一百多元,這些錢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還真夠一家人一年的開銷呢!最重要的是餐巾紙的製造過程中需要消耗木材,濫用餐巾紙,就是間接浪費森林資源哪!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曾外婆的嘆息還真不是沒道理啊!

想想自己從小揮霍餐巾紙太嚴重了,真該收斂收斂,向曾外婆好好!於是,我纏著媽媽給我準備兩塊手絹,每天輪流換洗,聞著手帕上散發出來的淡淡香皂味和太陽氣息,真是很舒服!

小朋友,大朋友,請你們也都加入到“低碳手絹一族”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