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作文:日本地震災難中的思考

最近幾天以來,一直在家裡看日本地震的有關新聞和視頻。還看了《日本沉默》、《2022大海嘯》、《地球末日》等影片。 

說真的,對日本我沒有什麼好的印象,或許活在歷史的印記里,但是我總覺得我們要有危機感,而且還要理性對待此次自然災害。 

我是一個不買日貨的人,但是看到別人核危機和我們的“鹽荒”我還是想說說,為什麼別人在那樣大的災難面前還能從容面對,有序排隊,樓梯讓道,不嘈雜。房子倒得不多,在海嘯來時,很多房屋隨著海水推了好遠還不散架。我們卻因謠言就瘋狂購鹽。看樣子首先我們不了解自己的國情,不了解國情的人,國民素質又怎么說呢?大家知道嗎?塔里木、柴達木、自貢、應城 樟樹鹽礦、周田鹽礦等,我們不必要為一句話就瘋到如此之地步。 

要是這樣的話,我們將來要是遇到真正的災難,特別是外部強加的災難,就完了。因為武力一來,謠言一造,我們會不戰而敗,這是何其危險的,看來,36計中要加上一計,謠言計,適用於我們中國人再適合不過了。 

還有,就是國家層面,一定要有長遠的國家戰略,雖然我們國家不被很多國家了解,中國威脅論還有市場,我們要用一個尺度與已開發國家打交道,關鍵是我們相信他,他卻不相信你,搞得楊潔篪外長也發表感嘆“中國人難做”。但是我們的國家戰略是什麼?我現在還不知道,因為很多都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之後,就不知道什麼是國家戰略了,國家戰略別亂用了。 

我們來看看日本,唐朝之時,全方位學習中國,學的還很透徹。到了明治維新時候,學習西方,學的雖然不很透徹,但也還是很到位,於是迅速強大。後來就有了甲午海戰,割讓遼台澎等。到了20世紀初,為了轉嫁危機和視線,田中奏摺出台,於是九一八、七七,二戰後,為了解決自身問題,重視教育,一邊倒美,於是贏得了黃金髮展期,迅速強大。 

這次危機,不知是危還是機,如果對日本是危,那對中國就是機,如果對日本是機,那對中國就是危。 

我們不是農夫,日本不是蛇,但是農夫要命,蛇要取暖。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和空間總還是要的。uojia不知這次地震之後,日本的國家戰略是否會有所調整,這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必須關注的問題,因為生活中有很多時候,蛋自己在後天孵化和發育不良,它硬是要怪雞,而且還要怪一隻下蛋的公雞,周圍還有很多人在炒作,你說這公雞和公雞蛋怎么相處呀?雖然都是參透中華文化的國家,但是理解的方式和行事方式卻迥然不同,所以必須謹慎而小心。 

不知為什麼,中國可以把經濟建設做大做強,卻不能和其他已開發國家處理不好關係,是不是我們的沒有一種明確的國家規則,或者是我們總是熱臉貼了別人的冷屁股。或者我們融不進還是不會融,或者是別人壓根兒不讓融。 

我覺得只有兩樣是國家戰略,科教興國和國防現代化是國家戰略,國民素質的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增強是強國的必由之路,其他政策只能算是子戰略。一味地推搞房地產,三鹿、雙匯給我們帶來的教訓應該是沉痛的,將來會是什麼樣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很危險。 

我們痛恨戰爭,但是不要以為痛恨戰爭,戰爭離我們就很遠。資源,能源,生存的空間會讓我們感受到它與我們的距離。 

所以,學習,節約,環保,創新,團結應該從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