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保隨筆

落實環保,也就是對保護地球儘自己的一份責任。那么,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關於環保隨筆,希望你喜歡。

關於環保隨筆篇一

環保事業在任何一個平凡之人看來都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在那些凡事以求速有政績的官員眼裡,環保更是避之尤恐不及的。

過去幾十年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各行業如筍而立,人人講經濟,處處說發展。先不說一處一地的官員,就連正當事中的平頭百姓也只以經濟效益來區劃地域貧富,評說官員優劣。人人只以眼前利益為準,迅速豐足的物質生活讓人們將賴以生息的家園環境拋諸腦後。

幾十年終於是過了,只恨這幾十年不能真如一日,轉眼即過。

這幾十年里日積月累的不只有財富,更有隨之而來日久難治的環境上的傷害,而這些傷害人是不覺得疼痛的。幾十年里,人們把髒了的空氣吸得久了;把髒了的水喝的多了;聽著刺耳的噪音終於也覺得難受了,這才知道了。知道了那樣很不好,身體最終真出了大問題,在金錢面前到底是付出了代價。要命的事來了,不得以了就說環保,更是呼聲一片,四海聲討。我們的國也不得不向世界做出承諾,一定要達到各項排放的標準。殊不知這樣的承諾背後所付出的又是怎樣巨大的代價!

環保既大如天,但說到底也是細小如塵的。大足以毀了全人類的家,小也是能要人命的。是以不管如何,任何事業的發展必要先以環保為前提,斷機杼以求薪、殺雞而取卵的事是萬萬做不得的!

關於環保隨筆篇二

斜斜地灑在這毫無生氣的土地上,貧瘠的黃土地上突兀著許多矮矮的樹樁,一圈圈的年輪記錄著這些曾經屬於它們的歷史。老樹不明白,為什麼在那次“浩劫”中,它竟幸免於難,也許……也許人們嫌它太小?當初逃脫一劫的喜悅,早被眼前這淒涼的景象沖得無影無蹤了。老樹顫巍巍地搖動著它的細枝:“快走吧,你留下,只有死啊!”老鴉沒有動,渾黃的老眼痴痴地望著落日。它在想什麼?也許在回憶過去:這裡曾經是茂盛的森林,它曾經兒孫滿堂,可人類的闖入打破了寧靜,他們帶來了斧頭和獵槍……,它在想什麼?也許在構思走出死亡之地的辦法,儘管自己太老了,飛不遠了,可它多么希望能飛到一片真正屬於它的綠洲……

小橋流水人家

好一派小橋流水人家江南水鄉的溫婉顯現於一磚一瓦、一牆一園。一排飛檐翹角的闊樓帶著影子般的寧靜,依稀映現在紅色的河水中。紅色?紅色!這是流水的第三色了。早些年前是碧綠的,近兩年來前是橙色的,就在昨天,又變成紅色。蕩漾著綠色,曾是人們最喜愛的自然的本色。此後的顏色,小橋、人家都不喜歡,橙水少見,紅水可怕,還有一股怪怪的氣味。自從它變了“臉色”,娃娃們再也不來河邊玩耍了,大嬸們再也不來這裡淘米,洗衣裳了,就連路人也捂緊了鼻子,皺緊了眉頭……流水傷心又難過:也許,人們後悔了吧,後悔奪走了我的本色。我多么希望恢復舊日的容顏啊!

古道西風瘦馬

一陣西風,捲起漫天黃沙,古道上氤氳瀰漫、沙塵肆虐。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馬正在了無人煙的古道上踽踽獨行。它在找什麼?也許在找青草果腹?可這片曾經綠草如茵的地方已是寸草不生了。也許它在想那一幕:早先人們把它和許多夥伴趕到了這水草豐美之地,它們吃飽喝足、蹽蹄撒野;後來它們爭啃著草皮……草長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大伙兒的需求。於是,弱肉強食地爭奪著……想到這兒,老馬難過地搖了搖頭。沙塵猛烈地抽打著它,好疼啊!它嘆了口氣:也許,我真該離開這塊養育我的“綠地”黃土…….[

斷腸人在天涯

那是一群抹著眼淚的人嗎?一個個神情悲戚,呆呆地望著那咆哮的“黃龍”。洪水無情,沖毀了大堤、良田、沖走了牲畜和的親人。一夜之間,家破人亡,又有多少斷腸人流落天涯……他們內心是否在懺悔:如果沒有亂砍濫伐,如果沒有過度放牧,如果更早此時候就注意保護水土,也許今天不至於此!

夕陽西下……

關於環保隨筆篇三

從環保部獲悉,該部近期連續出台了《關於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會商的指導意見(試行)》等一系列環評制度性檔案,為環評真正發揮污染源頭預防作用提供制度保障。為推進規劃環評落地,環保部正在積極推進《環境影響評價法》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的修訂,力爭在明確責任主體、強化管理程式及責任追究等方面取得突破,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已納入立法機關的工作程式。(來源於新華網)

綠水青山,就是我們的金山銀山。經濟的發展,不要走上一條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環保事業的發展已成為我們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時期已經是化解短期增長壓力、實現發展轉型、污染防治的攻堅期。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表示,要堅持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從改革環境治理制度入手,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環評作為重要的環境管理制度必須率先突破。給人們營造一個美麗和諧的環境。

環境的優良中差,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心情。如何提升我們的環境質量,筆者認為,環境保護工作需要積極利用有利條件,妥善面對各方風險挑戰,積極有為,主動適應新常態,加快推進環境保護與管理方式方法、體制機制轉型。充分發揮部門一崗雙責機制的作用,把“五位一體”總體戰略部署做實,實現經濟綠色化與綠色產業化同步、資源環境聯動,在治標的同時更多地謀劃治本之策,重點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建立責任追究體系,對未達到國家環境質量目標、存在嚴重環境違法行為的予以限批;全面修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對環評機構和人員實施雙重追責。對過度損害者,實行嚴懲不貸。

環保的方方面面直擊人民心聲,心存希望,才不會讓你失望。我們應抓主要問題,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為營造一個美麗祥和的社會而不懈努力。(作者:迤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