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以家鄉為話題的高中生作文

家鄉如我們的母親,是她用一草一木哺育了我們成長。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家鄉為話題的高中生作文,歡迎閱讀。

以家鄉為話題的高中生作文1: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小時候看見這句話很不理解,不就是故土嗎?四海為家,豈不灑脫。又因為我小,從未踏出家門半步,那強烈的思念之情便無從體會,直到遠離家,踏入了高中的校門。我才明白,故鄉亦家,家亦故鄉。

“叮鈴鈴,叮鈴鈴。”鬧鐘響個不停,我不耐煩的關掉了它,心中堅定地想,就再眯一會兒,一會兒。就這樣,再望向鬧鐘時,全身冷汗,竟然都上課好幾分鐘了,懷著忐忑的心情向教學樓奔去。心中默念著老師還沒到,還沒到,沒想就和老師撞了個滿懷。結果可想而知,被老師嚴厲而又語重心長地責罵了一遍後,就默默地在教室後面站了一節課。腦中不禁回憶起母親轟我起床時,我幽怨的眼神,現在既感激,又懷念。家,我想你了。

晚上,望著那傾瀉而下的月光,四周格外的寂靜。那一刻,我明白了離家是何等的煎熬,雙眼早已被淚水所充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千古名句,訴說不盡的是,濃濃的思念之情。

“起床了,再不快點,就遲到了。”我仿佛聽到了母親地召喚,但睜開眼睛,只有一陣頭暈目眩,這時我才明白我生病了。讓舍友請了假後,就重新又趴了回去。想著,起來一切就好了。睡夢中,母親擔心的話語,焦急的眼神在我的腦海里浮現,但全被口乾舌燥的難耐所打破,但再也沒有了,早已遞到手邊的溫水。無奈地自己起身,端著手中傳遞出絲絲溫暖的水杯,惆悵的望著窗外澄澈的天空,禁不禁呢喃到:“家,你在那裡。”

路旁青翠筆直的青松向後飛奔而去,看,在前面是一座公園,一個超市,一座小山坡。一切的一切,原來早已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我仿佛早已穿越了時間,穿越了空間,望見了那日思夜想的家,淚水不禁緩緩地湧出。為什麼我的眼裡長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未踏離故土,卻開始思念,這就是故鄉情。未遠走他鄉,卻開始懷念,這就是家的魅力。故鄉亦家,家亦故鄉。願自己的家與故鄉同在,自己的故鄉與家同溫暖。

以家鄉為話題的高中生作文2:

席慕容說:記憶是無花的薔薇,永遠不會敗落。

闊別故鄉多年,我才吟出這一句詩的滋味。或許,“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關於故鄉的記憶經歷時光的打磨,反而愈發清晰了。

夢中常常回到故鄉。那是一個安謐的小山村,夏日的午後,似睡非睡間,總有幾聲歡快的蛙鳴,老牛“哞—哞 —”的呼喊。有時又回到村前的小溪旁,和傻丫等小夥伴玩笑嬉戲,水花常常濺在挽起的褲管上……宿舍的人說我常常在夢中笑出聲。

時間就像是一條寬廣的河流,緩緩地從大堤上流過,洗去了塵埃,濯新了記憶。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浮在我眼前,六年來從未消失過。我常常懷念那些淳樸的鄉親,他們是不是也同樣惦念著漂泊在外的伢子呢?

初到城市,我緊緊握住小叔的衣襟不敢放開。那些紅燭,燈光,悠揚的薩克斯,快節奏的列車……一切向我湧來,讓我不知所措。想像中的城市應該是多一些安寧和淳樸的,一如我的故鄉,那個多年來魂牽夢縈的地方。

時間有時候很慢,特別是久久收不到家信的時候,我在日曆牌上用鮮艷的紅筆圈出每一個收信的日子。對我來說那一天是新年,是最值得銘記的日子。圓圓圈圈,紅色有時密有時疏地散落在每一本日曆上,記載著好多關於故鄉的記憶。日曆不只明示給我時間,更給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也許,這就是余光中先生所說的“根”的感覺吧。

問及故鄉,回信中常說哪裡變了,哪裡沒變。於是關於故鄉的記憶也一點點修整,一點點完美。時間固然更改了故鄉昔日的容顏,卻風化不了她在我心中的記憶。

某日在鍵盤前敲文字,洋洋灑灑一片全是記憶中的故鄉。隔幾日匯款單來了,除了稿酬,還有一句:

記憶是無花的薔薇,永遠不會敗落—席慕容。

拿到單據的那一刻,淚水盈滿面頰。我不知道是誰特意寫給我的這句話,也許他/她也是漂泊在外的遊子吧。記憶中的故鄉,時間愈久便愈有分量。時間又怎會風化她在我心中的記憶呢?

我的故鄉,我心中的無花薔薇,千載盛開……

以家鄉為話題的高中生作文3:

田野,在農村人眼裡是耕種的地方,在詩人眼裡是靈感的港灣,在我眼裡卻是一方故鄉的樂土……

一座高山腳下,一抓一簇金黃,農民們一個個拿著鐮刀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砍來砍去,只看得見玉米隨風擺動的身子,分辨不出誰是誰了。有的農民在稻田裡收割稻草哩!稻草光溜溜的,手猛地一抓,抓了個空兒,那稻草動了動身子,似乎在嘲笑他們的無能。好一陣子,大家都累得熱汗直流了,瑟瑟秋風拂過農民黑黝黝的臉龐,頓時大家的臉上都是滿意的笑。

坐在高高的田埂上,看著夕陽的紅暈緩緩收斂,農民挑著一擔水,裡面的紅色的太陽搖搖晃晃。這時要是有人跟他擦身而過,也難免會灑得一身水。旁邊的菜花開得爛漫,幾隻蝴蝶圍繞,一大群孩子在菜花從中追逐打鬧,偶爾爆發出一陣陣歡樂的大笑,給黃昏的晚霞增添了幾分生機,不禁吟起“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田野里住著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他家後院有一個牛欄,欄中生活著各個品種的牛。他每天早出晚歸,拿著一根長長的皮鞭,趕著牛群,還哼著小曲。老人總是跟在牛群的後頭,而前面的牛則大搖大擺地走路。小牛犢總是老實地跟著老牛,還目不轉睛地盯著老牛的尾巴。田野上,牛群盡情地吃著鮮嫩的草。它們總是分散著,似乎每頭牛都有一塊屬於自己的領地。沒過一會兒,一大片草地都變得乾乾淨淨了。

這裡的空氣是那么新鮮,棉田一片白茫茫,棉花有點已經裂開,像雪一樣白,有的含苞欲放,銅鈴般的棉桃綴在棉桿上,左右搖擺,棉葉交錯,不時發出索索的細語聲。我再往前走,一片金燦燦的稻穀,隨著微風盪起金色的波浪。挺拔的玉米懷抱著一個個金娃娃,在向我們微笑。

夕陽西下,我和奶奶依依不捨的告別了豐收的田野,告別了故鄉的親人。一路上我還不時的回頭遙望。啊,秋天的田野真美呀!你是一幅七彩的畫卷,點綴著我們的生活。

田野的風光無限仿佛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一張會動的寫意,永遠無法忘記。

以家鄉為話題的高中生作文4:

離開故鄉的日子,總想起故鄉的雲。

都說故鄉的美,是一道道數不完、看不盡的風景,點綴在青山綠水間……

都說故鄉的美,是一首首吟不斷、詠不歇的詩篇,蘊藏在清風明月里……

歸來吧,歸來喲,費翔深情的歌聲,唱出遊子的心聲。是的,當人們敞開情懷,放飛對故鄉的思念時,最令自己神往的是那故鄉的雲。故鄉的雲,留在人們美好的回憶和美妙的聯想里,留在遊子的床前,留在文人騷客的筆下,也留在情人的愛河間……

我心依舊。戀雲依舊。

僑鄉的人們總愛在晴天仰臥草地上,凝視著天空的雲。雲一團團,一簇簇,一卷卷,一匹匹,如龍,如鳳,如虎,如花,形狀交錯,變化萬千。人們所欣賞的不只是雲的舒展自如、變幻莫測,還有雲的壯觀氣勢。人們就是這樣將故鄉的雲,融入對故鄉的愛之中。

冬去春來,四季交替。故鄉的彩雲、白雲、朝雲、暮雲……都展示著非凡的天工,把人領進一幅幅美妙絕倫的立體圖畫中。春晨,山頂上空的一排排白雲,被冉冉升起的朝陽鑲上了五彩繽紛的光邊,僑鄉籠罩在紅彤彤的霞光中,更顯錦繡華麗。夏午,雲層如突兀的千山萬嶺,似呼嘯的千軍萬馬,金光耀眼的雲,把僑鄉的大地和天宇焊在了一起。秋日,天高氣爽,萬里碧空忽然飄來的那絲雲彩,像是仙女撣拂的一方香巾,將藍天輕拭得亮麗如洗,金燦燦的陽光擁抱著僑鄉,僑鄉是那樣鍾靈毓秀。冬時,披著溫暖陽光的雲彩,捎來了大地又將逢春的訊息……如此種種,讓人享受,引人向上,催人奮進,令人叫絕。

當人們遠離故鄉,故鄉的雲已不僅僅是一種溫情的回憶,而是一種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見到天上的雲,人們心裡常把它看做是從故鄉飄來的那一朵,禁不住望了又望,去尋覓夢的開始。人們又把流動的雲當做是向故鄉飄去的信箋,目送它隨風而去,帶去對故鄉無盡的眷念。

故鄉的雲啊,無論在何時何地想起你,總覺得你是一塊故鄉的胎記,風吹不散,雨洗不掉,歲月也改變不了。

故鄉的雲,飄在人們思鄉的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