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格為話題的作文900字高中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有關品格的高中作文,僅供閱讀!

值得珍視的品格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教導我,做人要誠實,我很不解。可是,自從經過了那一件事,我終於真正明白了誠實是最值得珍視的品德。

記不清是哪一年哪一月了,只記得那是一個萬里無雲的下午,新學期的數學期中考試的成績公布了,我,只考了八十九分!八十九分,天哪,這叫我怎么接受!平時,我在班上可是大家公認的好學生,老師們都對我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現在,我卻連九十五分,這對我來說最低的分數線都沒有過,這叫我怎么向老師和家人交待啊!一想到爸爸媽媽知道這件事後的情景,我便不寒而慄。

放學後,我走在街上,街上一片喜氣洋洋。正是夏天,可我的心裡卻冰天雪地,一片淒涼。天空那么藍,藍得可愛,白雲那么白,白得純潔,可是在我看來,它們卻那么刺眼。卷子上的那個鮮紅的八十九分好像在天空中飄蕩,藍天和白雲把它襯托得更明顯了。路旁鮮艷的花朵,此時也向我投來了嘲笑的眼光。我的腦子好像有千萬隻蠕蟲在爬,一陣撕心裂肺的疼痛油然而生,可是,我已經不在乎了,我腦子裡唯一想的就是:我應該怎么和爸爸媽媽說這件事呀!於是,我想到了――撒謊。

一回到家,我便來到爸爸媽媽面前,爸爸笑著對我說:“怎么了,有什麼事嗎?”看到爸爸慈祥的笑臉,我的負罪感就更重了。我不敢看爸爸媽媽的眼睛,怕被他們看出什麼來。正當我在進行一場思想鬥爭時,爸爸的一句話突然浮現在我的腦子中:“謊言只是一層薄紙,總有一天,事實的火焰會燒破它。”我恍然大悟。是呀,紙包不住火,即使我撒了謊,得到了一時的平靜,可是,總有一天,爸爸媽媽還是會知道的,既然無論是坦白還是撒謊,爸爸媽媽總會知道。我為何要撒謊呢?應該誠實的告訴家人真實的成績,這樣,無論我迎來的是什麼,我的良心也不會受到譴責。

終於,我緊鎖的眉頭舒展了,我抬起頭,真誠的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這次期中考試,我的數學沒考好,只考了八十九分。我也很不願意告訴你們這個事實,我也曾經想到過撒謊。可是,你們不是常說做人要誠實嗎?我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把真實的成績告訴你們,這樣我心裡就踏實了。”說完,我又低下頭,等待著,迎接一場“暴風雨”的到來。

但是,我等來的不是“暴風雨”,而是久久沉默後媽媽“你真的長大了”的贊語,和爸爸充滿欣慰的愛撫。我想,誠實使我得到了爸爸、媽媽的諒解,誠實似水,會滋潤著我們這些小苗舒枝展葉,天天向上!

誠信——我們追求的品格

誠信,人品之本,為人之本!

中華民族的河流潺潺地流了五千年,涓涓不絕,而這河流的靈魂,是誠信,河流的根源,也是誠信。於是在長河中,流淌著遙遙天河間無盡的思念,草長鶯飛中梁祝的化蝶雙雙,凝聚了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柳永的“執手相看淚眼”;於是在長河中孕育出岳飛的精忠報國,焦裕祿的不辭勞苦,孔繁森的一心為公。

誠信沒有重量,卻可以使人有鴻毛之輕,有泰山之重;誠信沒有標價,卻可以使人的靈魂貶值,可以使人的心靈高貴;誠信沒有體積,卻可以使人的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可以使人虛懷若谷,高瞻遠矚;誠信沒有色彩,卻可以使人心情灰暗、蒼白,可以使人情緒高昂、愉悅。不必懷疑,誠信無價,得失只在我們寸心之間。

人生在世,貴有誠信。一切的品德都是源誠信而生。有了誠信,世界才會有真正的高尚;有了誠信,人類才會有萬物之靈的品格。亭亭如蓮,出淤泥而不染,幽幽如蘭,出空谷而獨芳,只因誠信是人品中最美、最純潔的靈魂!

古往今來,歷史上人物的命運不盡相同,其中就關乎個人的人品,而評論人品首先就得看誠信。奸詐狡猾之徒一生勾心鬥角,為了榮華富貴,摒棄誠信;品格高尚之士淡泊名利,為了誠信,寧願捨棄榮華富貴。前者最終落了個沽名釣譽之名,而後者無論在何時都受到萬人景仰。幽王亂點烽火,戲弄諸侯,終致國家滅亡;拿破崙違背諾言,進攻盟國,最終淪為階下囚。建國初期,中國為了朝鮮的一聲救援,不惜以弱軀去抵擋強國的欺壓;信陵君因誠信,得助於侯生與朱亥,抗秦救趙,名揚四海。如果當初幽王沒有為搏紅顏一笑而毀掉約定,他的國家或許就不會滅亡,如果拿破崙能遵守他的諾言,或許他就能風風光光地度過一生。誠信,能夠決定人的一生。

有的人,眼中只有世俗,不會存在誠信;有的人,想的只有金錢,不會存在誠信;有的人,心裡只有欲望,也不會有誠信。不欺騙,不隱瞞,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不要認為誠信離我們很遠,事實上,誠信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都是誠信。按時交作業是誠信,與同學上街守時是誠信,按時還書是誠信,遵守學校的紀律是誠信,說到做到是誠信,不自欺欺人是誠信,對別人坦誠也是誠信……多一份真誠的感謝,多一點信任的目光腳踏一方誠信的淨土,附之以心靈最純淨的雪水,就可澆灌出人生最美的花朵!

追求誠信,永懷誠信,你會發現原來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整片天空;一片小小的綠葉,可以傾倒整個季節;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飛濺整個海洋……追求誠信,追求我們的品格之本!

無人處更顯品格光彩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被許許多多條條框框——諸如法律、制度等所約束,它們時刻在提醒著我們,監督著我們。因此,我們會千方百計地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規範,努力做到不越雷池一步。只有在無人之處,失去監督、約束之時,人的品格才會顯示出其光彩。借用古人的話就是只有君子才能做到“慎獨”。

深山老林里的一條羊腸小道上常常留下一個人和一頭驢的足跡,他們來回奔波著,小道記錄了他們的旅程,他們的生活,他們的艱辛。他們的絕大多數時間都在這條曲曲折折的山路上行進。這裡除了山,還是山,人跡罕至,沒有人會來監督他,他盡可以放鬆自己,自由作息。這條道路的艱難、坎坷使得人們都不會去在意送信的日期。但是,他卻並沒有放鬆自己,因為他知道:收信的人正急切地盼望著信的到來。他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趕路,儘快將信送到目的地。於是,他走過了烈日,走過了月光,走過了風雨。他的行動將他最寶貴的品質——責任演繹得淋漓盡致。他的品格之花綻放在無人之處。

“慎獨”的確很難,一旦失去自我約束,那么內心的欲望將會如洪水般泛濫而不可收拾。

有人身居高位,由於監督體制不完善等原因,權力一旦失去制約,就會私慾膨脹,置自己的品質於不顧,拋社會的約束於九霄,利用職務之便、權力之術,大搞權錢交易,還自以為聰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肆無忌憚地在權力失去監督之時瘋狂斂財。於是,在無人之處、無人之時,他們貪財好色的嘴臉暴露無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君不見成克傑、胡長清、王寶森之流自以為得計,但最終卻鋃鐺入獄,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可見,於無人之處如若放任自流,道德失衡,其下場極其可悲。

古人對“慎獨”推崇備至,並且把它作為一種個人的道德修養,認為“慎獨者,慎其閒居之所為”,即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依然要“謹慎不苟”。君子坦蕩蕩,說的就是君子光明磊落,在無人之處也能一如在人前,品德高尚,舉止文明,以禮待人,以禮待物。他們的心中有著一桿道德之秤,平衡著自己,約束著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行為合乎道德規範,這就是君子所追求的境界——即使在無人之時也“謹慎不苟”,他們真正做到了“慎獨”!

無人之時的行為就像一面鏡子,它照出了我們的品行。讓我們在無人約束、無人監督的時候,學習那些君子,“慎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