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節儉

明代周怡曾經說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讀到這句話,我深有感觸。現代科技發達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人說:“創造美好生活不就是用來享受的嗎?”“在我們的有生之年,為什不好好地享受生活呢?”於是,他們就大肆揮霍、鋪張浪費。這樣的生活看起來十分快樂瀟灑,但快樂瀟灑的背後卻掩蓋著無謂的浪費和一顆虛榮的心。如今的社會,許多商品掛上了名牌,其高昂的價格遠遠超過了它們的本身價值。但總有一些愛慕虛榮的人,勒緊褲腰帶,用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去購買這些華而不實的物品:一件衣服就需要四位數的金錢,一個手提包甚至動輒上萬......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用這幾萬塊錢可以做多少有意義的事啊!可以資助山區貧困的孩子們,讓他們完成學業,走出大山,改變他們的命運。而這些錢也許就是富豪們宴請賓朋的一頓大餐,也許是明星們腕上用來炫耀的手錶......再來看看偉大的科學家----袁隆平爺爺。他可謂是身價上億,但他的生活卻像樸實的農民一樣節儉:著粗衣、穿布鞋,每天騎一輛普通的腳踏車,在實驗室和農田間奔波。袁隆平爺爺這種節儉的品德多值得我們學習啊!一個人想獲得別人的尊重,不在於穿著是多么的華麗,而在於你對別人做出了多大貢獻。反思一下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不知不覺浪費了許多東西。吃完飯,碗裡總會留下許多米粒;文具袋裡,總會不時出現新型的文具——即使我已擁有很多......寫到這兒,我的臉已有些微微發熱。想起我的所作所為真是慚愧啊!從一年級開始,老師就教我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直以來,詩背得很熟,但生活中卻做得很差。“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奢侈是一種恥辱,節儉是一種美德。讓我們崇尚節儉,過一種簡樸節約的生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低碳生活。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生活。那就讓我們從今天的晚飯開始吧!我保證一粒米都不剩,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