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話題作文:生病中的成長

以前,我上幼稚園的時候,老生病,一生病不是吃藥打針就是住院輸液,三天兩頭往診所醫院跑。媽媽有時候騎著車子,有時候走路、坐車,不管颳風下雨,都要跑大老遠帶我去看醫生。讓我很自豪的是,我第一次輸液的時候,媽媽就說我很勇敢。那次,我還是一點點大,只有幾歲,醫生舉著針管一過來,我雖然很害怕,閉著眼睛扭過了頭去,但是我還是乖乖地、堅定地伸出胳膊讓醫生扎,在媽媽懷裡不哭也沒鬧。當尖尖的針頭刺進我細嫩的手臂皮膚時,我疼得心都揪起來了,淚水在眼睛裡打轉,最後還是忍住了,媽媽和在場的醫生護士、其他家長也都誇我是一個既懂事又勇敢的好孩子。在輸液的過程中,藥水很涼,所以我的手就有一些疼。我告訴了媽媽,媽媽趕緊用手把輸液管子暖熱,又用熱毛巾敷著手臂,這樣才好些了。輸液的時候,我看到有的孩子老哭,而且還亂動,弄的“跑針”了還得重扎。這些孩子中有男孩也有女孩兒,多數都比我年齡大一點——我因此覺得“不哭”的自己很神氣。他們跑針的地方會腫成一個小包,甚至會發青,不過一段時間之後身體自己會吸收掉。其實,聽醫生的話最好,不亂動就最安全,受的痛苦相對也最小。我上一年級的時候,身體就比較好了,就很少生病了。上二、三年級的時候,生了病一般也不用去輸液打針了,喝點藥出點汗就好了。現在,偶爾去打針,我覺得一點兒也不痛。我想,這都是我長大了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