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900字

到了傍晚,螃蟹從海里出來了,有的橫行霸道地走著;有的躺在岩石上,一動不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家鄉的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美麗新白沙

我的家鄉在白沙,這是一個坐落在海南島中部的小城。它雖然沒有大城市的熱鬧繁華,卻安靜祥和,民風淳樸。特別是這些年來,國家為了實現全面脫貧、奔小康,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人民民眾的物質文化生活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羅帥村是鸚哥嶺腳下的一個黎族小村莊。在羅帥村沒開發旅遊業之前,我是完全沒有聽說過這個村子的。羅帥村的村民以前住的都是茅草房和瓦房等危房,颳風漏風,下雨漏雨,居住條件非常糟糕。村子裡的路坑坑窪窪,去縣城很不方便。自從羅帥村建設美麗鄉村之後,這個落後的黎族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數十棟統一規劃的別墅式小洋樓漂亮整潔,房前屋後綠樹成蔭,路燈、水泥路、綠化帶設施完善。目前,羅帥村已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吸引了各地遊客紛至沓來。在白沙,像羅帥村這樣的美麗鄉村還有很多很多。爸爸告訴我,目前,白沙已經全面啟動“美麗鄉村”計畫,計畫用5年時間,採用多種模式整村推進全縣400多個村莊和11個鄉鎮建設,依託白沙豐富多樣的山水自然風光和黎族風情人文景觀,在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發展鄉村旅遊業,讓人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白沙,不僅是鄉村發生了巨大變化,縣城更是舊貌換新顏。原來的縣城裡只有幾條馬路,路邊的房子低矮破舊,街上沒有一點城市的氣息,道路不整潔,去往外面都要走山路,如果遇到下雨天還可能會遇到土石流,交通非常不發達,經濟發展得也不好,所以當時的白沙就是藏在深山裡的一個不為人知的小縣城。但是現在,白沙一步步發展起來了,樓房變高了,街道變乾淨了,河邊修建了河堤,還安裝了霓虹燈,到了晚上,可美了!還有正在建設的體育館和圖書館,氣勢宏偉、美麗壯觀。隨著環境越來越美,白沙的房地產也紅火起來了,很多北方的候鳥老人來白沙買房,冬天的時候就來白沙過冬,知道白沙的人越來越多了,來白沙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聽爸爸說九架嶺要打隧道了,以後進出白沙就更方便了。還有已經動工修建的白沙——儋州高速公路,即將結束白沙不通高速的歷史。這條高速公路的修建,就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實際行動。不是有一句話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嗎?我相信把路修好了,白沙的明天就會更好!

白沙,我美麗的家鄉!你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不正是祖國騰飛的一個縮影嗎?

家鄉的標識

我的家鄉在亳州,它是京九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四大藥市之一。它有馳名中外的泡桐樹,那是我家鄉的標識。

春天,別的樹都已開花,而它卻與眾不同。它先是長出一串泡桐花蕾,長出幾片嫩嫩的尖尖的葉子,然後,再開出那形狀有點像喇叭花的花朵。它總是那樣的特殊,它總想讓自己變得美麗些,讓其它的樹木羨慕不已,於是,它給形狀異同的花蕾塗上了淡淡的黃色,給那嫩嫩的葉子塗上了深深的綠色,給那形狀有點像喇叭花的花朵添上了純潔的白色和淡淡的紫色,給它那粗壯的樹幹添上了一種難以辨別的奇異的顏色。它總是那樣會整理,幾乎每一朵花旁邊總要有那么兩三片嫩綠的葉子。好像是一位穿著白色紗裙的公主聳立在微風的吹拂中,而那旁邊的兩片葉子,不就是那陪伴著公主,照顧著公主,關心著公主的兩個小精靈嗎?

夏天,它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絲毫沒有因為炎熱的天氣而退縮,絲毫沒有因為強烈的太陽光而迴避,絲毫沒有“我為什麼要為人們帶去涼爽,而自己卻承受著太陽光猛烈的熾烤”的這種想法。許多樹,都承受不住太陽光的“考驗”而紛紛枯萎。它的生命力總是那樣的頑強,其他樹的葉子都已枯萎。而它的葉子卻長得越來越茂盛。寬大茂盛的樹葉,如一條長廊遮擋了陽光,馬路被灰黑色的圖案覆蓋了,那是樹葉的光影。高大粗壯的樹幹具有一種浪漫的氣質,淺綠色的樹皮上嵌著淡黃色的花紋,像一匹匹光滑的綢緞。樹下成了人們的好去處,老人們在樹下下棋,小孩子們在樹下玩耍,不時傳來一陣陣愉快的笑聲,泡桐樹也用那花粉的清香來表達它的愉快!

秋天,風婆婆把嫩綠的葉子刮成了金黃色,準備把它們帶走,帶去遠方,估計是想讓它們見見世面。是啊!這黃葉兒,經得住幾多風吹雨打,幾多坎坷,幾多憂何,幾番潮水落,幾度夕陽紅,曾是那么丰韻的葉兒,如今卻被剝蝕得容顏殆盡,在風吹雨打中,顫微微地飄下來,飄了下來我喜歡收集它的葉子,那寬大的葉子上布滿的葉莖不就是那歲月的蒼桑遺留下來的痕跡嗎?無論在什麼時候它都是那么有用處,我們也要向它學習,做個有用的人。

冬天,雪花在寒冷的天氣里落下來,落在它粗壯的樹幹上。好像是冬爺爺獎勵給它的白色被子。它仍然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絲毫沒有動搖,像是在用它那粗壯的樹幹向那些金錢而被誘惑的犯罪的人訴說著什麼。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標識——泡桐樹。

家鄉的春節

今年春節,我有幸回到了相別8年的家鄉──湖北,與爺爺奶奶一起度過了盼望已久的新年,這一次的團聚我似乎更了解了家鄉的民風民俗,同時也有所感悟。

首先介紹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為三節,以過年最為隆重,從臘月初八起,一直準備到年三十,除了穿的戴的以外,以吃的東西為最多,如曬“凍米兒”。燙豆糕兒、打“糯米粑”等等,豐富極了!特以凍米、豆糕、糯米粑最好吃。準備過年食物,女性負主要責任,男的以清理債務為重點。應收的馬不停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財納福,過一個快樂新年。可貧窮人家是:“三十的躲貓兒,初一的大擺手”。意思是:過年怕債主逼債,到處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為從三十夜到元宵節。債主決不能向債務人討錢,可以放心大膽了。年夜飯這個名詞,在湖北稱“年飯”或“團年飯”,時間多在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說的話要吉祥如意,為了防止兒童口不擇言,特在廳堂上張貼“不禁童言”或“百無禁忌”的紅紙條兒。飯畢,長輩發紅包、晚輩收壓歲錢,晚間禁例大開,合家同樂。燈火齊明,通宵達旦、謂之守歲;東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開大門,迎接大年初一。

看到了湖北的年俗,我不禁想起了今年的春節,家裡來了許多親戚,在團圓飯時,大家都忙於敬酒,說些祝賀的話語,坐在旁邊的我,總覺得很不自在,吃過年夜飯,他們都忙於應付著發來的手機簡訊,直到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大家又坐在沙發上享受著晚會的節目,時不時鼓鼓掌,笑一笑,看完後時間不早所以就上床睡覺了,想到這裡,我頭腦里突然冒出一個從來沒思考過的問題:除夕夜我們能做的最溫暖的事情是什麼?是啊,傳統的年俗的確非常吸引我們,但是現在看來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的快樂仿佛都被現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頓團圓飯,發發紅包,看晚會,每年春節都是同樣的程式,每次我都等著盼著新年的到來,但是等它過去了,卻又覺得平淡無奇,沒有多少值得回味。雖然這也很溫馨,但我總覺得少了些更樸實的東西。

春節的基本意義,就是,在一年中只有這個時段很多人才有機會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團聚,所以我希望春節能夠在中國逐漸變化的情況下,保持原有樸實,美好,溫暖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