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我想對台灣同胞說

今年是《告台灣同胞書》的40周年,不知道大家有什麼話想對台灣同胞說的呢?這裡給大家整理一些相關的話題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想對台灣同胞說

我想對台灣同胞說:“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我不禁想起了余光中老師的一首詩《鄉愁》中的最後幾句:“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未來啊, 鄉愁是一座橋樑, 你來這頭, 我去那頭。” 這首《鄉愁》雖然不是很長,只有短短的幾句話。可是,這短短的幾句話,卻深刻地表達了余光中老師無法磨滅的愛國之情和對祖國深深的眷戀。我想,余光中老師是想讓我們明白並且記住:大陸和台灣,母子情深,是不可分開的一家人!

近些年來,台灣同胞們渴望中華統一的呼聲愈來愈高。支持兩岸統一的馬英九得以連任;而大肆宣揚”xx“的xx、蔡英文卻節節敗退、次次敗選。難道這些僅僅是個巧合嗎?不,不是的!因為你們----親愛的台灣同胞們知道,台灣與大陸,都是一家人!都是中華民族的兒女!都是堂堂正正的炎黃子孫!骨子裡流淌的,都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而“xx”即是“台灣獨立建國”的簡稱。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台灣與中國從此斷絕了血緣關係。不過還好,我們台灣同胞們,選擇了兩岸統一!選擇了兩岸友好往來!

我曾聽一位從台灣來大陸的老伯伯說過:“我是一個喜歡旅遊的人,在歐洲待過一段時間,在那裡的感覺就是漂泊。我最害怕別人問我是哪裡人?我是箇中國人,卻連國語也講不好。現在終於有幸登山這片赤土!大陸才是我的根……”話未說完,這位老伯伯便抽噎起來。

聽了老伯伯的話,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鼻子酸酸的。特別是那句“大陸才是我的根”令我敬佩。是啊!這位老伯伯到現在才親自登上中國的熱土。相比之下,從小在大陸上長大的我們可幸福多了。我們小小年紀就飽覽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呼吸著祖國泥土的芬芳!

親愛的台灣同胞們,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的寶島台灣,一定會回到祖國溫暖的懷抱。我們永遠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寄予台灣同胞的書信

親愛的台灣同胞們:

你們好!

我是浙江省岱山縣高亭國小的學生,我的心中一直有兩岸人民和平共處,祖國早日實現統一這樣一個願望。借著“寶島台灣在我心中”這次徵文活動,才寫了這樣一封信。 我從未去過台灣,但一首民歌:《阿里山的姑娘》向我描述了一個山清水秀,令人神往的台灣,我無數次被其吸引,神遊台灣,日月潭、太魯閣、陽明山……一處處名勝古蹟在腦海里緩緩滑過。 通過蒐集資料,我對台灣的認識越來越多,我知道了,台灣不僅是個美麗的寶島,而且是個富饒的寶島。宜人的氣候、肥沃的土地,以及豐富的資源,造就了台灣“山海秀結之區,豐衍膏腴之地”。人們為此給予她無限的讚譽。盛產大米、蔗糖、茶葉、水果、食鹽,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有“米倉”、“東方糖庫”、“水果之鄉”、“東南鹽庫”、“森林之海”之稱;此外還有“蘭花王國”、“蝴蝶王國”、“珊瑚王國”、“魚倉”等等美譽,不勝枚舉。我心中為祖國有這樣美麗富饒的寶島而感到驕傲。

可是台灣的歷史也令我心痛,這么多年來,台灣受盡多少屈辱,是我們現代人民所無法想像的, 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 1683年台灣重新為中央政權的管轄範圍。1885年,台灣正式由府升為省。1894年,中日兩國甲午海戰爆發,清庭腐敗,戰敗了,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了日本。在長達五十多年之久的日據時代,日本對台灣人民實行殘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並強制性瓦解、消滅台灣的漢民族文化。 1945年,在全國人民的期盼中台灣終於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然而,在新中國建立後,台灣與祖國大陸卻又處於長期分離狀態。悲慘的歷史令人遺憾,而現實卻也令人歡喜,不少台灣人民期盼著台灣回歸祖國懷抱,我們的祖國也正張開懷抱,歡迎台灣回歸,現在中台之間的交流也極為廣泛,這也證明離台灣回歸已經是遲早的事了!

有多少詩人,以詩抒情,在文字中深深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也在期盼著,期盼著台灣回歸,期盼著祖國統一,台灣詩人李一羽說:“水是故鄉甜,月是故鄉明,都是中國人,誰無思鄉情,歸去來兮!” 國民黨元老於右任臨終前寫下:“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這樣的詩句,哪一個字不包含這他們濃濃的期盼?

“歸根宜早不宜晚,試問台灣知不知?”多么通俗的詩句,卻是如此的深刻,讓讀過的人,難以忘懷。儘管現如今兩岸人民相隔甚遠,但我們之間血濃於水的深厚情誼是無法割斷的,所以,我相信在不久的以後,我們兩岸的同胞一定能夠團聚,我們的祖國一定能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