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寫收穫為話題的600字作文

生活中會有經歷很多的事情,同時也會讓人有了不同收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以寫收穫為話題的600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經歷是一種收穫

人會有很多經歷,將空蕩蕩的生命量筒浸滿五色的液體。經歷,是經過,閱歷過,這么看來,它的最高級便是經歷人生。

都說人生是場賽跑……我倒覺得更像是在人間煙火中洶湧翻騰,最後飄然逝去。來慚愧,細數我經歷過的兩隻手都數不過來的年歲,到底沒什麼值得全世銘記的仿佛參透了人生大道的事,粗略地一番我的編年史,終究是落入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圈套,茫然相顧在白花花的書本和試卷里。誠然無事可說,但“收穫”二字,還是有的。卻也是一些日常瑣碎,實在不好意思一事獨敘。

經歷中的收穫,可以擷自頁間。前幾天聽到了《至味在人間》的有聲讀物,立刻拜服。就買了書來看,大半夜的也能讓我加速分泌唾液。作者陳曉卿,專職導演,專長美食。隨著書頁翻過,我跟著作者一起行走於市井鄉間,嘗過朝鮮冷麵,吃過百元漢堡,吸過鮮嫩螺螄,舀過家鄉骨湯。作者是個極有才的人,一片好端端的美食文能叫人發笑四次,筆觸極是靈動。我從中不但體會到了對美食獨有的信念和執著,更有價值的是記下了不少飯館兒和菜式——陳曉卿老師喜歡的,有能力一定去嘗一嘗!

經歷之中的收穫,更可以體現在生活的點滴中。聽一首優美的曲子,收穫一份聽覺的震撼;與一個有深度的朋友談話,收穫一種另類的思想;看一部黑白電影,收穫來自上世紀的哲學話語。甚者,吃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也能在齒間收穫一份甘甜。正是每一個細如沙礫的經歷與收穫,塑造了我的人格。

每一次走心的收穫都值得滿堂讚歌。唯願終得滿缽珍珠,照耀整室光澤。

我的收穫

俗話說得好,有耕耘,就會有收穫。不付出努力和汗水怎能取得成功呢?這話一點兒也不假,我就經歷過。

國小六年級上學期的時候,我的學習成績一塌糊塗,作業有時還完成不了,可就在期末考試的時候,我的成績徹底來了個大轉變。在鄰近期末考試期間,父母給我買了很多有用的學習資料,讓我在家裡複習。當我看到父母花這么多錢為我買的學習資料,我感動極了。從那以後,我便暗下決心,一定要加倍努力,不能再讓父母為我操心了。

從此,我開始了踏踏實實的複習之路,我知道要取得優異的成績,並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每天都要把語文的好詞好段牢記在心,再把數學公式深深記在腦子裡,聽英語錄音是每天的必修之課,背寫單詞句子。就這樣日積月累,成績也有明顯的好轉。我深深領悟到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就一定會有好的回報。

期末考試馬上就要到了,複習也越來越緊張了。爸爸的一句話“一個天才是需要百分之一的機智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組成的。”更加堅定了我刻苦學習的信心。

期末考試到了,在我出門時,爸爸叮囑我說:“要冷靜,考慮問題要周全,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我自信地點了點頭。可在考場上,我心裡像有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馬上髮捲子了,我猛地想起了爸爸說的話,我慢慢平靜下來,認真答卷。考試終於結束了,我滿懷自信的回到了家,讓爸爸靜候佳音。

第三天,終於髮捲子了。我的手心裡全是汗,當念到我是第七名時,我高興得差點蹦了起來。這可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我堅信在今後的道路上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勇往直前。

必然的收穫

一個油漆工因沒有本分的只做好自己受託之事,在幫船主塗好油漆之餘,順便補好船的漏洞,結果後來竟意外的救了僱主的孩子,帶來意外之財。

人的一生,總會收穫很多看似意外,其實必然的驚喜。

中國的房地產,十多年來,發展的太快、太順、太旺,導致我們某些從業人員,常常投入比其它行業少,收穫卻多很多,慢慢也就變得浮躁、務虛、不思上進。當房地產開始調控後,終於出現了大浪淘沙的局面。靠花架子吃飯的時代過去了,那些在過去務實做事、肯鑽研專業、虛心上進的人才,在疲態的市場中得到重用,獲得發展的空間。而一些徒有其表的南郭先生們,則顯露出真本質,並遭受冷落和遺棄,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房產調控已進入第二個年頭,短期內政策性全面放寬難以出現,但因房地產低迷對經濟發展的拖後作用不可小視,故房地產發展一定也充滿更多的不確定性。

在經濟“三駕馬車”當中,由於國際貿易平衡的需要以及國內成本日益加大,貿易拉動經濟的力度逐漸下降;國內人口基數雖龐大,但短期內是無法發揮出強大消費力以拉動經濟發展;最後中國經濟的發展還是回到老生常談———即大規模的投資。

未來2-3年內,是中國經濟醞釀下一輪高速發展的調整期,作為中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房地產,也會繼續以調控為主調,但小範圍、小規模、試探性、階段性的寬鬆政策也會成為交替出現的副調。

在這樣的行業環境中,我們當然浮躁不得、務虛不得,但因為工作節奏的放慢,留給我們更多的時間學習、反省、總結,像油漆工一樣,常思舉手之勞,對與工作及行業無關的技能、知識、經驗,也要多多學習與鑽研,則當房地產重回高速發展之日,獲得更多、走得更遠,定是必然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