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正自己的位置話題作文

世間萬物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的歸所,才能亮出色彩,展出光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擺正自己的位置的話題作文,僅供參考。

擺正自己的位置話題作文篇一

世間萬物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的歸所,才能亮出色彩,展出光芒。

電閃雷鳴的天空,只有海燕才適合飛翔,因為它高傲而無所畏懼;深不可測的海底只有藍鯊才適合遨遊,因為它勇敢而無所畏懼;廣袤無垠的草原只有野馬才適合馳騁,因為它自由而不受羈絆。再不起眼的花朵遇到了合適的土壤也會怒放,再卑微的角色有了合適的舞台也會為人熟知。

擺正自己的位置,亮出生命的色彩。

陶潛面對著官場的黑暗,官僚的爾虞我詐之時,看著曾經的理想在醜惡的世俗面前化為泡影,他寧願選擇全身而退,也不去固執的守著本不適合自己的位子。倘若他一度執迷不悟,又怎會有他“守拙歸園田”,怎會有他“採菊東籬下”?正是陶淵明的放手隱居,才讓他找到了屬於他的精神棲息地,也才有了那水墨書香的山水田園。

無巧不成史。

李太白學富五車,才情滿懷。而整日陪著皇帝貴妃尋歡作樂亦非李白所追求之物。他用他的放浪形骸,用他的自由心靈告訴皇帝——這裡根本不屬於我!賜金放還之後,李白或自酌欲江心,或漫步於危崖,或夢遊於雲端,他放下了世俗之人緊緊握在手中的浮華之物,他又在山川河流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棲身地,在書畫江山詩酒茶中找到了文字與心靈的契合點,更是官場之人終其一生也不會找到的桃花源。

看近代煙火。

國難當前,民族的命運危在旦夕,又有誰真正理智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引導著人民獨立自強呢?亂世風雲之中,看到的是溥儀落荒而逃,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是數次徒手請願的無謂犧牲,上至首領,下至百姓,皆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找不到該在的地方。位高權重之人不懂用權之道,無權無勢之人只知趨炎附勢,最終只能像拚命游向高原的魚一樣,費盡心機卻枉死一生。然而真正清醒的唯魯迅一人,在亂世中毅然棄醫從文,用以血為代價的藥去醫治國人的靈魂。魯迅在烽火硝煙中以筆為矛,不僅為國人打了一場漂亮仗,更找到了自己作為中國人的位置,盡了華夏兒女的職責,擔了拯救國運的重任。八字眉下凝重的眼神里,我看到魯迅在風起雲湧的時代中堅守著自己的位置,看到了他逆流而上之後給民眾心靈的慰藉。

人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固守屬於自己的舞台,發揮自己的作用,展現生命的價值。

擺正自己的位置話題作文篇二

人在仰視時易低估自己,俯視時易低估別人;得意時易猖狂,失意時易自卑,這些歪斜的態度將會阻礙我們在人生道路上的前進。因此,我們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以真確的人生態度去面對生活。

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寶貝。”可見找到正確位置的重要。從古至今,不少名人能視旁人讒言為浮雲,擺正自己的位置,給歷史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清代狀元張謇,不聽別人的讒言,不受世俗所控制,選擇了辭官經商,開創了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創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假如當初他選擇了宦達升官,他的道路只會隨清朝的滅亡而終止。正因為他擺正自己的位置,實業救國,才能引起中國紡織業有了覆雨翻雲的變化,讓中國脫離危殆的險境。

魯迅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位置無法被人替代的風雲人物。在學生時期,他到日本留學,一次看電影的經歷中認識到中國的腐敗現狀。他從藤野先生身上認識到自己,從同學的笑聲中認識到中國社會,於是他選擇了棄醫從文。他執起文筆做手術刀,就只了中國數萬萬同胞的心靈,解救了不少盲目的學士。

英雄不一定要使國家有很大的改變,也不一定要就多少人民,擺正自己的位置,為別人付出一份力量,也是英雄。雷鋒雷鋒同志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共產主義戰士;他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卻助人無數。他完全可以碌碌無為,完全可以在部隊里像其他士兵那樣只為勝利而過日子,但他從軍友認識到自己的存在的意義,於是他擺正自己的位置,選擇了全心全意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幸的是,在奉獻中他只度過了22歲的年華。

回歸現代,遠眺西方,有一些偉人沒有正確評價自己,導致了遺憾的事發生。美國傑出的總統尼克森在競選連任時,因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所以在對手的住處安裝了竊聽器。隨著眼點醜聞的曝光,尼克森上任不久便引咎辭職。如果他能正確地評價自己,憑藉自己的實力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當選總統,再創輝煌。如果他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地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一切挑戰,便會使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活在世上,有時未免會感到迷茫,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確人是到自己。若我們以積極的心態看待生活,擺正自己在生活上的位置,必定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擺正自己的位置話題作文篇三

人的身份總是不一樣,有的人生下來就享受榮華富貴,有的人一生卻窮困潦倒,但如果能把自己所處的位置擺正,不論身份高低貴賤,都會讓眾人愛戴。

三國時期,蜀國皇帝劉備雖然身份很高,但他卻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不是一副高高在上,令人生畏的模樣,所以深客群百姓愛戴。

可是,蜀國卻少軍師。

於是,劉備便準備去請他早有耳聞,名氣不小的諸葛亮,而且是自己親自去。

張飛得知此訊息,覺得一個堂堂皇叔降低身份親自請一個草民太不合適,便建議把諸葛亮綁回來。

劉備卻認為這樣做諸葛亮必定不願為蜀國效力,只有親自出馬才行。劉備三次去請他,諸葛亮在得知劉備如此有誠意後,十分感動,並一直為蜀國效力。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也沒有放棄對蜀國的忠心,而一直儘自己的職責,直至去世。更是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正是因為劉備不高高在上,才使諸葛亮願為蜀國全身付出。假如劉備沒有放下身段去請諸葛亮,蜀國必定提早打敗。

在我們班,也有像劉備這樣的人。

班長在班裡的身份當然很高——除了老師,就數班長第一了。我們的班長雖然身份高,卻從不顯出一副“唯我獨尊”的模樣,只要同學有困難,她總是伸出援助之手來幫助他們。

她的同桌學習比較困難。一下課,班長便放棄自己的課餘休息時間,總是不厭其煩地為他講題,直到他明白為止。只要同學們有不理解的題,班長如果懂,就一定不會拒絕同學。這可比其他班上那些驕傲自滿的班長好多了,所以,同學們很聽她的話,老師不在的時候,教室里也十分安靜,那可全是班長的功勞呀!

身份高,不代表就應該顯出一副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樣子。如果把自己該處的位置擺正了,身份便不論高低貴賤,只要做得好,就會深受人們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