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話題作文300字5篇

每到五月初五端午節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有吃粽子的習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粽子的話題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粽子情結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在柔情的六月初,端午節終於到來了。

街道上、集市里,處處都是吆喝著的小販和熱熱鬧鬧的人群,他們和飄著粽子香的城鎮,構成了一道端午的風景線。

打小,我就喜歡吃外婆包的粽子。每到端午節,外婆就會親自下廚,為從遠方趕回來的兒女做美味的粽子。今年也不例外,遠在重慶的舅舅一家和媽媽一家一大早就匆匆地趕回了外婆家。

幾天前,外婆就開始馬不停蹄地準備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肉餡、葦葉等,為的就是能夠讓難得一見的兒女吃上美味的粽子。數張葦葉被外婆一張張洗乾淨,用沸水煮軟後,整齊地晾在一旁。而用來包粽子的糯米是由外婆親自栽種的,按外婆的話說:“自家的糯米才夠香,比起外面賣的那些不知好了多少倍。”

包粽子前,外婆一個人就包攬了所有的準備工作,從不用別人插手。不一會兒,外婆的老屋裡便瀰漫著粽子餡料的誘人香味。

包粽子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每到端午節,我們都會吃粽子。 快到端午節了,爸爸坐在院子裡包粽子,我很好奇粽子是怎樣包好的,於是我問了爸爸,爸爸叫我拿起一片粽葉,邊講邊做。爸爸說:“要包粽子,必須要選一片好的粽葉,粽葉要中間沒有縫隙;然後把粽子的角下彎成像酒勺的形狀;再向裡面倒一些米,還可以加一些棗子、玉米、臘肉等各種食物。”最後,爸爸對我說:“一定要把粽子用繩子緊緊的捆住。”因為在煮粽子的時候,沒有捆緊,粽子就會散。接著我和爸爸包了許多粽子。 粽子包好了,媽媽拿到鍋里去煮,我和爸爸都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了。粽子煮好,我剝開一個粽子,香噴噴的。不一會兒,粽子就被我們吃完了,我高興地說:“端午節真好啊!”

包粽子

端午節,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當然,粽子是我的最愛,但我只會吃,從來沒有包過,這次端午節,我決定大顯身手。

這天,媽媽和奶奶很早起來準備材料,我也跟著起來。我靜靜地在她們旁邊觀看,等看過一遍後,才開始包。看著媽媽包粽子,好像很簡單,就開始動手了。

我拿了兩片粽葉,學媽媽折出一角,在折好的角筒上放了很少的糯米,媽媽說,這么少,怎么夠吃呀!她在角筒上又放了很少的糯米,那些糯米必須是浸泡過的,接下來就放豬肉,我並不喜歡豬肉,我就切了一小塊豬肉放進去,然後放豆就行了。我洋洋得意的,開心極了。我把糯米蓋好了,就準備把粽葉蓋好,突然,豆和糯米接二連三地掉下來,還好,掉的不是很多,再加上一點就行了。

最後,到了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我讓媽媽扎給我看,我看了一遍,就開始扎了,很順利,我包出了一個好吃的粽子,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

我感覺到包粽子的樂趣了,你也來試試吧!體驗包粽子的樂趣!

美味粽子

在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里,人們不僅載歌載舞來歡慶,還有吃粽子的習慣。喜歡吃粽子的人很多,但是懂得包粽子的人又有幾個呢?好吧那就讓我來教你!首先把糯米放入水中浸泡一下,最好在包粽子的前一天進行。浸泡時先把米淘乾淨,倒入容器,加入適當的水擱在一邊。然後是洗粽葉,粽葉放在盆子裡,加入熱開水燙一下即可(適當的翻身,不可折損)。接著是摻作料,在盆子裡加入花生、豆芽、紅棗、蘑菇等以糯米為主。最後是包粽子,粽子的形狀一般是三角。作料要放在中間不要拿太多,否則糯米會跑出來。開始蒸粽子,粽子要放在鍋中,加上水用大火把水燒開,過一會就行了。朋友們你學會了嗎?

粽子說

五月初五那天早晨,我剛起床,奶奶就說吃早飯了,我一看是粽子,就撅起小嘴說:“我可不想吃粽子。”

在一旁的爺爺聽見了,笑眯眯地走過來說:“佳佳,你知道今天為什麼吃粽子嗎?因為今天是端午節。”

我問爺爺:“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能不能不吃粽子?”

爺爺便給我說了個故事。端午節是我國一個傳統節日,始於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經有20xx多年的歷史了。當年楚國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看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他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就含著淚投汨羅江死去了。後來百姓為了不讓魚、蝦、蟹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飯糰、雞蛋等食物投入汨羅江。之後,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就用吃粽子的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這個偉大的詩人。

“喔,原來是這樣!”我說道。

於是、我拿起了一個粽子細細地品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