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家訪寫一篇文章

年時間寫下4萬字的家訪隨筆,並在畢業時作為特殊禮物送給學生。昨日,武漢市11中學生李宏(化名)和幾名同學一道,回到母校東方紅國小,看望送給他們禮物的熊燕老師。

XX年秋,熊老師接手四(4)班班主任,當年11月份開始利用下班時間進行家訪,全班57名學生,一個不落。

每次家訪回來之後,熊老師都認真地寫下隨筆。3年下來,隨筆越寫越厚,近4萬字。這本取名“用我的雙腳丈量你的成長”的隨筆不僅記錄著學生的成長,也記下了自己對家訪的感悟。

今年7月初,熊老師將家訪隨筆整理好,分別送給了班上57名學生。

這是一次讓我難忘的家訪。那是我剛剛接手四(1)班不到一個月的事情。

為了和家長們彼此了解,我召開了一次家長會。許多孩子的家長我都見到了,惟獨沒有見到敏敏同學的爸爸媽媽,加上聽到數學老師反映,她近來作業明顯退步,我更是著急。次日,我告訴勞施敏,下午放學我去她家家訪。她是個內向的女孩子,沒有吭聲,只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聽說我要來,孩子早早就在樓梯口等著,見到我欲言有止,最後,還是默默地帶我上了樓。進屋後。她的媽媽熱情地招待我坐下,把家裡人一一作了介紹。我發現少了一個關鍵的人物——她的爸爸,連忙問:“孩子的爸爸呢?”她的媽媽不好意思地說:“在裡屋休息。上個月他開機車外出,不小心發生車禍,手腳都受傷了。前段時間下不了床,不僅我天天要照顧,敏敏也幫了不少忙。現在腳沒事了,但手還沒能解開繃帶,不好意思出來。”我急忙起身走進裡屋,看到她的爸爸臉上有幾道深深的疤痕,右手纏著繃帶,見我進來了,他略帶歉意地說:“黃老師,我這副樣子怕嚇著您,招呼不周,請不要見怪。”就在那一瞬間,我的內心無比自責:每天茫茫碌碌的我在幹些什麼?為什麼就沒有給敏敏這個內向、懂事的女孩子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愛,以至於讓她幼小的心靈承受如此重大的壓力。我哽咽著說:“您躺下吧,我早就該來了,敏敏是個懂事的孩子,您放心吧。”

此刻我明白了,為什麼這個本來不太愛言語的孩子現在情緒更低落了,並且數學作業也有所退步。一個在精神上有著如此重荷的孩子怎么會有燦爛的笑容?怎能靜下心來做數學題呢?我把敏敏拉到身旁挨著我坐下,用手捋捋她散落在耳邊的碎發,柔聲說:“敏敏,你怎么不把這一切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呢?我們都很願意幫助你的!”她的媽媽在一旁搖搖頭說:“她就是個倔脾氣,什麼事都喜歡悶在心裏面,加上您剛接班,和您不熟,所以就不願意提家裡的事情了。這回老師來家訪,是不是她做錯什麼啦?”她有些不安地看了看我,我微笑地撫摸著敏敏的頭說:“你們放心,她很懂事,這次我來只是看看,和你們交個朋友。敏敏,你願意接受我這個大朋友嗎?”她高興地點點頭。我輕輕地拍著她的肩膀說:“如果你今後有什麼困難一定要跟我這個大朋友說喔,尤其是數學方面,不然就不夠朋友了!”敏敏做了個敬禮的動作,連聲說:“是,我的大朋友老師。”燦爛的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臉上。“我真喜歡看你笑的樣子,兩顆尖尖的小虎牙,多可愛呀!”這時,連她媽媽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