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教師節徵文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安化縣長塘鎮鐵山村,那是我的家鄉。一個交通閉塞,經濟落後的窮山溝。因為貧窮,村里辦學條件差,國小一年級沒念完的我們,竟然先後換了七位教師。當我們依依不捨的送走第八位教師的時候,人們寒心地說:再不會有第九位教師能留下來了!鄉里實在派不來教師,只好臨時請了一位剛剛大學畢業,等待分配的女大學生來代一段時間的課,不久,女大學生的分配通知到了,在她含淚告別純樸的山民走下山坡的時候,背後突然意外地傳來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年輕的女大學生回頭望去,頓時驚呆了:幾十個孩子齊刷刷地跪在了高高的山坡上——誰能受得起這天地為之動容的長跪啊!他頃刻間明白了:那是渴求知識的孩子們純真而無奈的挽留啊!

女大學生的靈魂在瞬間的洗禮中得到了升華,她決然拋棄了山外的誘惑,重新把行李扛回了國小校,成了山村的第九位教師。這一乾就是十幾年。她用那顆慈愛的心靈,撒播陽光、孕育大地——可是後來,她積勞成疾,被送往北京治療,當鄉親們把她接回山村的時候,人們看到的,只有裝在紅色木匣內的她的骨灰!“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乾”不正是她的寫照嗎?

這個年輕的女大學生就是我的老師,何老師。而我就是當年跪在山坡上挽留她的孩子之一。如今,何老師走了,當年跪在山坡上挽留她的孩子——我,也已經踏上了三尺講台。從那個窮山溝里繞過無數崎嶇、歷經千辛萬苦走出來的我,怎能不明白作為教師的清貧與艱辛?沒有炙手可熱的權勢,沒有一擲千金的瀟灑,沒有衣錦還鄉的殊榮,也沒有鮮花美酒的擁戴。這些我都明白,但我依舊義無反顧。

可是當一個班的班主任,語文教學擔子沉沉的壓在我並未成熟的肩頭。當一個個不諳世事,淘氣調皮的孩子在我面前扮鬼臉、耍滑頭的時候,當所有的家長用挑剔甚至懷疑的眼光看著我的時候,我,一個涉世未深,對教育教學規律知之甚少,對困難艱辛估計不足的大孩子,才猛然間意識到,現實決不如伊甸園裡的菩提果那般完美和甜蜜。尤其是徜徉於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大同這所名校猶如一艘巨輪,乘風破浪、披荊斬棘。我,一個從窮山溝里走出來的大孩子,能擔的起時代賦予我的這個使命和責任嗎?

多少次,面對學生沒完沒了的突發事件,面對評分榜上那個落後的分數,面對學校在業務上的高標準、嚴要求,不記得多少次淚水浸濕了枕頭,不知道多少次煩惱寫滿了日記,不知道多少次退堂鼓響徹胸膛。然而,每次夜深人靜、獨自哭泣之後,心裡想道的總是何老師,那個為了我們奉獻了青春、奉獻了一輩子的何老師。那時候,我以為她很神奇,哪知道神奇的背後竟有那么多的苦楚。可是她沒有退卻,我又怎能退卻呢?你看,當六十幾雙小手和我一起比劃著名橫折撇捺,當六十幾個聲音和我一起讀著“少年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當六十幾雙眼睛齊刷刷地定格在我一人身上,當六十幾張臉孔隨我一人喜怒哀樂,當和藹可親的前輩把自己寶貴的經驗手把手的交給我,當第一堂公開課受到學校領導和老師的聲聲讚嘆,我還會在乎那一點點的疲憊和委屈嗎?不會!只會生出一種無言的神聖和欣慰,只會覺得肩上的擔子更加重大了,不是嗎?

去年冬天,我參加局裡組織的義務鮮血,正好面臨期末考試,我顧不上休息,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講台上為學生講課直到暈倒,當我醒來的時候,才發覺學校領導和老師團團圍在我的身邊,為我擦汗,又替我請來醫生,那雙眼裡流露出濃濃的關切和憐愛之情,讓我這個遠離家鄉的遊子有一種回家的幸福感覺。第二天早上,很早就有人來敲門,同住的老師打開門,二十幾個孩子一起擠了進來,他們的眼圈紅紅的,聲音哽咽著,那一刻,在那間小小的房子裡,在大同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我被長輩的愛呵護著,被孩子們的愛感動著,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孩子們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在期末考試中,出乎意料的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知道那是他們對我真誠而美好的祝福!我怎么能不更加堅定自己的步伐?我怎么能不感謝上蒼讓我有機會做一回教師?

平凡何所懼?從來就是神奇附著普通,偉大誕生於平凡!青春是整個人生旅途中最絢麗、最奇妙、最燦爛的一站。我的青春,將注定堅守在平凡的三尺講台旁,但我相信,我一定會踏著何老師的足跡,在腳下這片土地上長久耕作;把對她的感激化成七彩的粉筆,劃出彩虹,灑下汗滴,化成身後的黑板,寫下真理,擦去功利。化成不懈的追求,化成神聖的責任,化成銳意進取、改革創新的動力,化成全部的愛,灑向學生。何老師,我會讓你的青春在我這裡延長,讓你的生命在我這裡重現!這樣我就能自豪地說:“長大後我就成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