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與事業心情隨筆

家是後盾,事業是保證。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家庭與事業心情隨筆,希望你喜歡。

家庭與事業心情隨筆篇一

有老師給出這樣一個命題“家庭和事業如何雙肩挑”,我如何回答?因為自己是快50歲的婦人了,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把自己想說的話,埋在心底的話,都掏出來吧。這樣,拋開一切顧慮,回歸本真,實話實說,一吐為快。

在沒有結婚之前,是父母做主,從學會穿衣吃飯到幫父母做家務,從學生時代到參加工作,心裡總離不開家的牽掛,希望自己爭氣,不讓父母生氣,希望自己有出息,能夠為父母分憂解難。因此,實習剛結束,臨到畢業分配的時候,我心裡一直在想:如何報答父母?在大多數同學選擇大醫院的時候,我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家鄉的區醫院當時是縣裡有名的好醫院,排在區級醫院的第二。那時,在醫院當醫生和護士的都是“高材生”——有湘雅醫學院的本科生,也有邵陽衛校的大專生,護士則是中專(除老護士王琦琳是從長沙傳染病院下放來的,其他護士都是高考制度恢復前後從邵陽衛校畢業的),老一輩醫護人員的敬業精神永遠值得大家學習。不管是什麼樣的病人來看病住院,大家都是全身心地參與,盡醫院能力搶救危重病人,儘自己的愛心和能力照顧和幫助病人。在他們的耳濡目染下,我也開始有了一顆事業心。像他們一樣,看到病人來了,趕忙放下手中的碗筷,直奔病房。不管是白天黑夜,同事一聲呼喚,立即奔撲“戰場”——與同事一起,應對各種護理難題,為病人送去溫暖和福音。

在還沒有結婚的時候,我就承擔了家庭的部分責任——負擔弟弟的生活和學習費用,還要幫助父母搞好農業。弟弟沒有錢就到我這裡要,我沒有錢就向醫院的同事借。每當上完晚夜班補休的時候,我就步行十多公里的路(其中有一半是山路),回家看望父母,在農忙的時候,幫他們割稻、踩打穀機、插秧、曬稻穀、看牛、扯豬草、做家務等,不管自己在醫院多么累,回家一回,總想幫父母做些什麼……

結婚之後,夫妻兩地分居,丈夫是倉庫保管員,長年累月守在門市部,也只有我休假的時候去給他做飯、洗衣、搞衛生。為了繼續支持弟弟讀大學,我還利用休假的時間,做些小生意,如賣大蒜、賣西瓜等。有一次,坐在床上的女兒滾到地上,頭上起了一個大包,男人罵我,我才安心帶孩子,放棄了做生意的念頭。

在計畫生育運動中,醫院的病床都住滿了,許多結紮的住在了旅社,我居住的家屬房也成了臨時病房,我做通姐姐和哥哥的思想工作,他們回響號召,做了結紮手術。我家裡家外忙的團團轉,只希望大家沒有怨言,早點回家休息。

女人是家庭主婦,孩子的吃喝拉撒和男人的衣食住行,都靠女人照顧和關心。當護士的女人,是不能像其他女人一樣在男人面前撒嬌的,何況自己從來就不知道如何撒嬌。只是念念不忘父母送我讀書,我不能白讀,一定要發揮讀書的作用。

當得知衛校同學讀高護班的時候,我想我要如何才能跟她們一樣,實現自己的願望呢?有想法,就要有行動。我馬上買來高中的語文、英語及數理化複習資料,在業餘時間裡,把自己鎖在家裡看書、做筆記,任憑同事外出玩耍,即使有人叫我去打撲克、玩字牌、跳舞等,我還是能靜下心來,看書、做題目。

每當不安於現狀的理想和現實發生矛盾的時候,我就拿出自己訂閱的雜誌,如《年輕人》、《讀者文摘》、《青年文摘》、《中國婦女》、《演講與口才》、《中華護理雜誌》、《護士進修雜誌》、《實用護理雜誌》……凡是自己喜歡的能訂閱的勵志刊物,我陸續訂閱,儘管自己手頭很緊,衣著樸實,在讀書這條路上,我是捨得花錢的。因此,我慢慢戰勝了自己膽小內向的性格,向開朗活潑靠攏。

當我拿到長沙職工大學的高護班錄取通知書後,我興奮得夜不能寐,把這個訊息迅速告訴了長沙的王婆婆(王琦琳)和台灣的伯父。他們非常支持我,王婆婆親自帶我去長沙職工大學報名,伯父從台灣寄來了美元供我交學費。公公婆婆做通我男人的思想工作,還承擔了照顧我女兒的任務。有了這么一股強大的支持力量,我怎能不用心深造讀書?

從入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就下定決心,要完全提升自己,不能混文憑。學校開展的演講、板報、書法比賽,還有業餘黨校、文藝匯演、體育運動、黨的知識競賽等,我都積極參加。這樣,成績考得不怎么好的我,經過一期的努力,我就被全班同學推選為宣傳委員,並組織全班同學,在各種活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與班長及其他班幹部一道,讓唯一的高護班在全校贏得了美譽。

家庭和事業在一起有矛盾,也有和諧。高護班期間,公公和婆婆雙雙住院手術治療,我不得不請假帶著孩子去醫院陪伴雙親。當孩子生病的時候,把孩子帶到學校陪讀,並在周圍找幼稚園,孩子不適應,有隻好送到同學那裡,並與同學吃住在一起。當我正想把學到的知識好好套用,並且在湘雅醫院實習不到二個月的時候,我不得不服從醫院領導的安排,投身醫院“創一甲”活動,不得不理解男人的心,安心在他身邊守一輩子。

有了事業心,不管在哪裡,都是有幹勁的。孩子一天天長大,兩地分居,總不是個辦法,加上自己學到的知識,我不想埋在肚裡,希望能夠發揮出來。搞責任制護理,在“創一甲”和“創二甲”過程中,大部分是紙上談兵。自從調入縣城工作後,上級醫院在搞“整體護理”,我又買了《責任護士手冊》、《護理程式》、《護理診斷》,並且陸續訂閱了《當代護士》、《心裡與健康》、《現代護理報》、《中國護理管理》、《中華護理教育》、《讀者·原創版》等,還陸續參加了中華護理學會和湖南省護理學會舉辦的各種學術會議。

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為了順利晉級,實現護士的人生價值,我又參加了護理學本科自考。而此時,我剛剛從護理部下來,當護士長不到一年,並且因為膽囊結石膽囊炎反覆發作做了手術,我的心情是複雜的,是辛酸的,在領導不給予重視和照顧的情況下,就只有靠自己。反正,我是護士,在有人改行,有人勸我改行的情形下,我已經堅持下來了,我還有什麼可猶豫的?要想改變護士的命運,改變他人對護士的看法,只有護士自己突出重圍,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在別人無法想像的情形下,我堅持走過來了,為什麼?就是為了護理事業。通過閱讀各種報刊雜誌,我深深懂得:乾一行愛一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愛崗敬業,才能穩住自己的事業心,在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往好方面著想,愛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愛醫院的病人及其家屬,愛社會上所有需要關愛的人們。從事護理工作20xx年,我無怨無悔,因為我真正懂得:愛心和奉獻是與幸福和快樂連在一起的。

在男人下崗、到處打工的十年里,我一個人心繫大家——自己的孩子、年老的婆婆母親、兄弟姐妹的孩子成長、親戚朋友及村民看病住院……我一邊上班、看書、考試、晉級、開會、寫作,一邊到處跑,哪裡需要就去哪裡,盡力而為。

在我的心目中,家庭和事業同等重要。家庭和事業是相輔相成的,家庭穩定,工作安心,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當兩者發生矛盾或者衝突的時候,要牽顧雙方,不能顧此失彼。只要想把家庭搞好,把事業乾好,我們就會主動解決矛盾和問題,達到“家和萬事興”的境界!

家庭與事業心情隨筆篇二

我在一個大型的企業上班,工作很輕鬆,可是就是覺得自已沒有用武之地,以前上學時的夢想現在一個也沒有實現,當時的想法是能進入一個大型的公司,可是現在公司也不小,就是感覺沒有意思,不過總算有一個工作了.

從小喜歡小孩子,從小喜歡和女生一起玩,從小夢想能結婚生子,現在一切都實現了,為什麼沒有幸福的感覺?不過常聽人說,生活是平淡的,只有理想中的生活才會充滿激情,唉,家都有了還想那么多做什麼呢

家庭與事業心情隨筆篇三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人為了事業,整天拚命的工作,犧牲了多少享受家庭幸福的溫馨;也有的人為了家庭,事業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結果事業上無造就。

事業與家庭到底哪個最重要呢?家庭與事業似一對孿生姐妹,缺一不可。家庭是我們每個人的溫馨港灣,任何人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只有家庭的和睦與溫馨,你才能全身心的無牽掛的去工作,可謂是家庭是成就事業的大後方。反之,家庭硝煙瀰漫,岌岌可危,必定會影響動搖其幹事業的信心與決心,事業也將是一塌糊塗。

社會科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讓人在紙上寫下自己最難以割捨的20個人的名字,參與試驗的人寫下的通常是自己的朋友、同事、鄰居居以及親人的名字。然後,再讓他們在這20人裡面劃掉一個認為不重要的人,再劃掉一個、再劃掉一個......最後只剩下四個人。在參與實驗的人中最後四個人中絕大多數是一樣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妻子、孩兒。由此而證明了家庭在每個人心中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由此看出家庭對於每一個人是何等的重要,是你生活與工作的保證!無論你的事業如何成功,如果你失去了家庭,你將是一個失敗者!作為平凡人的我們,要用平常的心態在平淡的日子裡中,去感受家庭的溫暖,感覺生活的快樂,感恩生命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