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尋找家庭的詩和遠方

:讓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家庭的教育才是第一教育,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尋找家庭的詩和遠方》。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了父母對孩子成長的作用。文章強調父母營造溫馨積極向上的家庭環境對孩子一生的影響,看了之後頗感受益。

我自認為是一個陽光的積極的人,雖然生活中有不如意,但是,我總能坦然以待。作為一個有點愛好文學的語文老師,我更願意尋找生活的詩和遠方。但是,在家人孩子面前,有些時候又會控制不住,日子雜亂成一地雞毛。

場景一:中午,給惠惠換尿不濕,我給惠惠脫衣服,讓弓程幫忙拿尿不濕,弓程拿了一個,不是我想要的,我讓他再拿,可是,他怎么也不能按照我的指令去拿我需要的尿不濕,慢慢的,慢慢的,壓抑的火氣就上來了,兒子無緣無故就挨了一頓狂批。

場景二:周日,我和弓程爸爸都要上班。弓程爸爸覺得是周日,起床晚了點,而我由於有點感冒再加上晚上照顧惠惠休息不好,睜眼也7點了,趕緊到廚房,發現,弓程爸爸剛開始做早餐,然後,火氣就開始慢慢升騰了。頭一天晚上,拿出來的蝦讓弓程爸爸幫忙剝好,我給惠惠做蝦泥丸子,可是,弓程爸爸忘了。著急著剝蝦,打蝦泥,做蝦丸,等把惠惠的飯做好了,已經7點半了,然後,惠惠又醒了。沒來得及吃的早餐,亂糟糟的廚房,亂糟糟的床,哭鬧的惠惠,還有第一節要上的課,我覺得我馬上要爆炸了。抱怨、牢騷,充斥著我家,我又成了弓程眼裡的可怕的大獅子。整個人都變得焦躁不安不可理喻。

我們很願意在陌生人面前保持我們的矜持,因此,家裡似乎可以成為負面情緒的釋放場所,可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的家人,又怎能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和幸福?

特別是對孩子的而言,如果整天面對的是一個易怒的、狂躁的媽媽,孩子的信心和責任從哪裡來?孩子的幸福感從哪裡來?壓力誰都會有,可是,如果釋放的方式不正確,有可能毀了孩子的一生啊!

靜下來的時候,想想這些後果,其實真的很恐怖的,我們一直努力期待的溫馨的家庭和睦的家庭,會被自己的不良情緒給摧毀。建立不需要多久,可是毀壞就是一剎那的事情。

想明白了這些問題,我覺得就有必要做一些改變,我想我會慢慢地努力的讓孩子成長的更陽光、更自信。把雜亂的一地雞毛變成生活中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