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鎮江

在那滔滔東流的揚子江南岸,有一座風光秀麗的城市,她,就是我的家鄉——鎮江。鎮江市北邊是揚州,西邊是南京,東南是常州。

公元11XX年開始便叫做“鎮江”,因為此地位置優越,背山面江,形勢雄險,為鎮守江防之地,故名“鎮江”。

鎮江人愛美食,更愛享受生活。鎮江名城出名食,“三怪”便是不可抹去的一筆——“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里煮鍋蓋”。第一怪是鎮江香醋,傳說是杜康的兒子黑塔造出來的。在杜康發明酒的那一年,發現長江中下游水質好,就全家來到了鎮江。一天,黑塔挑了兩擔龍窩水倒入酒槽,過了二十一日,竟滿屋飄香,就這樣做成了醋。鎮江香醋其色、香、酸、醇、濃俱全。嘗一口,酸而味鮮,香而微甜,不澀,存放愈久愈香,而且不會變質。它以獨特的口味譽滿中外。第二怪是餚肉。傳說三百多年前,一家酒店買了四斤肉,準備用鹽來醃製,卻誤把做鞭炮的硝當做了精鹽,後來為了去味,經過漂洗,加入佐料燜煮,卻散發出意想不到的香味,恰巧八仙中的張果老路過此地,被香氣所吸引,竟忘記去參加蟠桃大會。以前,鎮江人吃餚肉有個習慣,清早上館子,泡壺茶,放碟薑絲,將餚肉蘸著香醋吃。所以有“不當菜”之說。據說鎮江以前煮麵是不用鍋蓋的,一次一家小麵店的張嫂不小心把湯鍋蓋放入面鍋中,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的面不硬又不軟,後來沿用至今。這就是第三怪——“鍋蓋面”。鎮江風景首推“三山”。位於城市西部的金山,是家喻戶曉、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金山寺裡面有雄偉的寶塔——“慈壽塔”以及傳說中法海參禪打坐的“法海洞”,還有光緒皇帝登臨過的“御碼頭”。

與金山遙相呼應的是焦山,仿佛是一塊碧綠的浮玉漂在大江中間。焦山上有一些已經破損的古炮台,見證了當年家鄉人民反抗外國侵略者,英勇抗敵流血犧牲的場面!

在金山與焦山的中間還有那險峻的北固山,相傳《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招親的故事就發生在北固山頂的“祭江亭”。

除了這“三山”,還有後期人工開發的長江路邊的西津古渡……真讓人流連忘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