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鄉孩子的信》讀書筆記

今日我重新拜讀巴老您的作品,被您真誠又廣博的愛深深地打動了。

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被自私、浮躁、功利蒙蔽了雙眼。經常聽到這樣說:“給我多少錢,做多少事。”每每聽到這樣的話,我就想難道真的是“鳥為食亡,人為錢亡”嗎?我們是賺錢的機器嗎?工作僅僅是謀生的手段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人們活著到底有多少樂趣?我不願意這樣做。我要將工作視為自己價值體現的橋樑,儘可能讓生命變得有意義。

我從事教師職業。這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工作2024年來,我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當教學上出現種種無奈時,我的情緒很低落,覺得工作毫無意義,毫無樂趣。因為自己像您一樣,把滿腔熱情傾注給學生,然而他們無法理解我,絲毫沒有改變。就在我想放棄時,您的話語就在我的耳畔響起:“我思索,我追求,我終於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您雖然歷經艱難,但是由於您“對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所以您沒有放棄追求,一如既往地奉獻著。與您相比,我是多么渺小!於是我會重新振作,重新尋找學生的可愛之處。同時,我心釋然,寬容地對待學生的錯誤。他們畢竟是孩子,錯誤是他們成長道路上的經歷,也是一道又一道美麗的風景。孩子們就在這樣的道路上走向成熟。

我會追隨您的腳步,用滾燙的心,火熱的情呼喚藏在學生心靈深處對知識的追求,對學習的熱愛,對世間萬物的探索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