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家鄉作文

我的故鄉在富平,我愛故鄉的柿子。

秋高氣爽,一棵棵柿子樹歡快地吸收著秋天的陽光。它們搖擺著一個個橢圓形的樹葉,興奮地跳起了秋天的舞。

到了九、十月份,柿子樹上掛滿了果實。

柿子圓圓的,跟我的拳頭一樣大小,掛在樹上像一個個笑臉。等柿子漸漸成熟後,也漸漸變軟了。摘一個剝開皮吃,舌尖觸到柿子甜甜的果肉,使人感到細膩而且津津有味。

柿子先是青的,隨後變成橘黃,最後幾乎變成紅的了。這種紅,會因為熟透而變得通透發亮。只有熟到這種程度的,才最好吃。咬一口,舌尖上都會沾滿橘黃色的汁水,並且甜到你的心裡。

沒有熟透的柿子又苦又澀,熟透了就甜滋滋的,叫人越吃越愛吃。我上幼稚園時,有一次柿子吃得太多,肚子痛的還去了醫院,我這才知道柿子吃多了會拉肚子,尤其不能空腹吃。

臨海,一個普通的名字,卻給人帶來了無限的嚮往和美好的遐想。草,在陽光下微笑。花,在雨中綻放。樹,在風中舞蹈。那清澈的河水,就更是無比美麗。臨海真讓我為之陶醉,為之驕傲。

靈湖的景色總是讓人流連忘返。湖水那樣明亮,那樣清澈。我站在岸邊,感到我已經和湖水融為一體了。山巒在湖面上投下一片倒影,山巒隨著湖水移動著,移動著。突然,一陣微風吹過,讓本是笑容滿面的湖水姐姐臉上多了幾道皺紋,這不就是“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嗎?湖岸邊的山,就越發動人。一座座拔地而起,姿態萬千,真是美不勝收!

你再看那如詩如畫的治水公園,本是一片臭氣瀰漫的垃圾場,可如今卻變成了花香瀰漫的公園,深得臨海人民的喜愛。春天百花盛開,夏天綠樹成蔭。秋天涼風送爽,冬天大雪紛飛。這都是勤勞的人們用汗水換來的這一片亮麗的風景。

小時候,我常去外婆家玩,外婆家的門前有一條小溪,整天散發著臭氣,黑黑的,讓人聞聞都噁心。可現在過去一看,小溪明亮得就像一面鏡子,溪中還有小魚呢!它們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正朝我扮鬼臉呢!溪中還有嫩綠的水草,在水中展示它那優美的身姿,真像一個舞蹈家。再看看河邊,小草探出了一個腦袋,準備享受春天的美好。花兒也不甘落後,把大地媽媽打扮得多姿多彩。柳樹姑娘的辮子隨風飄動,好像在風中跳舞呢!大自然一切的生物,都顯得那樣生機勃勃。溪邊,有許多人在清理垃圾,他們心中一定都存在著這樣一句話:五水共治,人人有責。

以前,東大河是臨海最臭的河流,河水渾濁不清,河面上還浮著垃圾,讓人聞著難受。可是後來,東大河兩遍造了大壩,河水也清澈了不少,現在每隔兩三天就有人去治理垃圾,還能看到水中的倒影呢!

我們生長在這一片美麗的土地,就應該保護我們的家園。讓水更清,天更藍,草更綠,人更美。讓我們保持生態平衡,共建美好家園,願祖國的明天更加繁榮昌盛。

我想念我的家鄉的那道水簾瀑布,那瀑布可真美好。它大約幾百米高,寬也應該有5、6米,水流沖刷下去,水花四濺,好似雪花一般,落在身上,頓時讓我神清氣爽!瀑布邊上的黑黑的岩石上全是青苔,綠茵茵的,滑溜溜的,夏日裡,我把手掌挨上去,像摸著一塊冰那樣涼爽,那滑滑的感覺就像嘴裡吮了一塊朱古力。每當有陽光照耀的時候,水簾就華麗變身:抬頭望去,一顆顆水珠晶瑩透亮,猶如電光般閃爍,令我陶醉。

水簾瀑布的上游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水被一塊巨大的石頭擋住,積成一個大水坑,水流有些從狹小的出口衝下去,有些從石頭縫裡擠出去,就形成了“水簾瀑布”。溪水裡有很多鵝卵石,也是黑黑的,很黑,很黑……我就想起了我那位黑黑的表哥。

我的表哥皮膚超黑,說話很溫柔。他對我很好,經常帶我去上游的水池裡摸小魚、小蝦和小螃蟹。池裡的石頭很滑,因為也長了青苔。(我不止一次地想:這些小卵石可能就是水簾瀑布上沖刷下來的。)每當我滑得快摔水裡去的時候,都不會擔心,因為表哥總會在我身邊,用他的大手及時地把我扯住……

我想念黑黑的鵝卵石,想念黑黑的表哥,想念我的家鄉。

12歲時,爺爺從西安出發到廣州生活了,因為他的父母都在那裡工作。他雖然在那裡長大成人成家,可是一直非常想念故鄉。

到了老年了,他終於有機會回到了故鄉,他說話的口音並沒有改變,但是他的頭髮已經變白啦,他在心裡忐忑不安地想“鄉里的人還認識我嗎?”

走著走著,他已經走到了鄉村的門口,鄉村門口有一群兒童,正在玩沙子。他一走近,立刻有孩子喊到“有人來了”。於是,這一群小朋友便上一眼、下一眼地打量著爺爺,他們心中都在想:“這個人是誰呢?為什麼說的是我們這裡的口音,但我怎么沒見過他呀!”

最後,還是爺爺打破了寂靜,他問:“你們認識我嗎?”孩子們說:“我們不認識您,您是從哪裡來的呢?”

爺爺說:“我呀,就是這裡的人,但是我十多歲時離開這裡到廣州生活去了,一直很相信這裡,很想來看看這裡變化大不大呢!”孩子們問道:“那您今天感覺變化大嗎?”爺爺笑著回答說:“這裡呀,變化可真大喲!”

最終,爺爺捨不得走啦,他在那裡安度了晚年。

我小的時候,去過許多地方。媽媽說,如果小孩之間比去過的地方,我肯定能奪取“桂冠”。還說如果有一個比賽是“比比誰去的地方多”,肯定讓我參加。可是,其他地方我都記得有點模糊,唯獨那個美麗的地方,我媽媽的故鄉——亳州,卻讓我久久難以忘懷。

從台州開車到那裡大概要十幾個小時才能到。亳州的入口有一塊大牌匾,上面鐫刻著一行醒目的大字——“七彩亳州,歡迎您!”進入了這個七彩的城市不久,就會看到幾條羊腸小道從綠葉中伸出來,我猜是到了農村。果然,車開著開著就看到了一大片莊稼,一塊塊田裡播種了農民伯伯一顆顆晶瑩的汗珠。不過還沒到收穫的季節,現在是綠波蕩漾,車輛在一大片綠海中,如同一葉小舟在行駛。一陣風吹來,綠波一起一伏,讓人有一中說不出的愜意。路邊野花的花香隨著風飄進了我們的鼻中,沁人心脾。

我正欣賞著這大自然打造出來的美景,路邊走來幾位穿著樸素但顏色非常鮮艷的青年婦女,趴在車窗上,正跟媽媽說著話。我望著綠海。突然從綠海里傳出了一陣“咩咩”聲和“哞哞”聲。定睛一看,才看清原來是一大群羊和幾隻強壯的牛正在“說話”啊!亳州人民、莊稼和牛羊,構成了一幅美麗的“亳州風景圖”,真是一個“七彩亳州”啊!

媽媽聊了一陣,跟她們告別了。車繼續行駛。正在快要到外婆家的時候,我感到一陣顛簸,很奇怪,顫抖地問媽媽:“媽媽……這是……怎么……回事呀?”媽媽也顫抖地回答說:“是一段……泥路……啊!”過了一會兒,一座座剛刷漆的紅瓦房映入了我的眼帘。

媽媽笑著說:“到了,到了,外婆家到了!哎,我都已經好幾年沒來了!”……六(9)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