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拜年風情作文

如今,此風雖有所消退,但較全國而言,仍屬數一數二。 孔府年節有些和民間不同的地方。臘八:臘八的一切活動圍繞臘八粥,熬粥時安排很多人,燒火戶這天專來燒火。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給當差喝的,一種是內宅、本族和上供用的,因對象的不同而佐料各異。除夕:年三十整夜包餃子,府內到處燃燈、燃檀香木,院裡搭彩棚,午後去報本堂行禮,晚飯後去祖廟辭歲。大人給孩子壓歲錢,裝在紅紙袋裡,上寫長命百歲。每人都備一個景泰藍食盒,放米麵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以示來年吉祥。

端午節:端午節時用雄黃酒為孩子抹前額,在幼年衍聖公的額上寫一個王字。七月七:在前堂樓院子裡,桌上搭桌,疊好幾層,最上面一張擺香爐,供巧果,巧果用模子扣出,有各種七巧形,油炸而成。八月十五:和七月七一樣疊桌設供,供的月餅是孔府自製月餅。兩個節日疊桌設供,傳說是供品擺得高,離天近,嫦娥、玉兔,或牛郎織女看得見,就會下來吃。 正月十五,山西各地都要舉行燈節,燈節里最有情趣的就是轉九曲黃河陣。晉北一帶轉九曲的活動更盛。每年農曆正月十五、二十、二十五、二月二,都要舉行九曲黃河燈會,會期一般為3至5天,白天唱戲,晚上轉九曲。九曲,即用木桿或玉米桿紮成彎彎曲曲的道路,當地講究摸摸老桿,祛病延年。木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