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我的家鄉作文

家鄉是一道繩索,牽引著不管多遠的歸人。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提供的關於我的家鄉作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我的家鄉作文1

每個人都有的家,每個人都有出生的地方,成長的地方,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那么在過去的這些日子裡,我們的家鄉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以前,我們的家鄉是一個魚米之鄉。有樹,有河,河裡有小魚小蝦,河面有荷花,還有像花灑般的蓮子。而且每家每戶四周都有池塘,那樣,叔叔可以去打魚,阿姨可以在池塘邊洗衣服,小朋友可以在池塘里游泳,在邊上嬉戲。現在呢,魚米之鄉變成了經濟發達的城鎮,池塘大都填平了,在上面建起了一幢又一幢高樓大廈。

以前交通和經濟都沒有現在這樣發達,路上很少有轎車和機車,人們以踏腳踏車和步行為主。“鳳凰牌”腳踏車在當時稱得上是最高級的交通工具了。這種腳踏車的輪子很大,座位很高,是用鋼鐵做成的,所以很昂貴,幾百塊錢一輛。可是現在這種上海名牌腳踏車已經很少見了。

聽媽媽說以前很少人家有電視機,而我媽媽家是村里最早有電視機的,是一台十四寸的黑白電視機,村裡的人吃完飯就到我媽媽家看電視,屋外站著一排一排的人很熱鬧。媽媽還說以前的人們是用柴燒飯,挑水喝,在河裡用手洗衣服。

現在呢,現在的人們開著小轎車、機車在街上穿行,現在的汽車有很多款式很多品牌,而且現在每家每戶都有電視機、燃氣爐、電飯鍋和洗衣機等。

以前人們能穿上“的確涼”布做的衣服。是相當不錯了。而現在呢,服裝品牌多種多樣,有迪士尼、埃米希等等。只要有錢要有盡有。

以前生活的確很困難,現在人們的生活改善了,越來越多的家庭奔向了“小康之家”,這些變化都是因為改革開放的政策。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更應該好好學習,為祖國美好的未來貢獻我們的力量。

我的家鄉作文2

我今年12歲,是一位土生土長的營口人。營口—我的家鄉,你生養了我,並且伴我一起成長,壯大。你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讓我更加喜愛你,並為你感到自豪。記得那是在我上學前的一年深秋,爸爸領我來到住在河沿旁的奶奶家。奶奶家住的是兩間土瓦房,一進門就是廚房,再往裡走就是臥室,也就是所謂的“客廳”。

一鋪土炕能睡5——6人原來冬天要來了,奶奶家要買煤取暖,需要我這樣的“勞動力”來幹活,爸爸和老叔、老姑父把煤炭從車上卸下來並送到小房裡,我也盡了自己的能力跑前跑後,忙得不易樂乎,並因此得到了奶奶的誇獎。而如今的奶奶家已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裝上了地熱。煤氣,再也不用燒煤了,冬天屋裡的溫度可達25度。

雖然我的“用武之地”沒有了,但更為奶奶家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感到高興。小的時候,常聽奶奶打趣說:“營口一個公園一個猴,一條馬路跑到頭。”雖然我不太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單從字面上看,當時的營口只有一條馬路,一個公園,一隻猴子。可見多么蕭條和落後。

而如今單是東西走向的馬路不僅有一線二線,而且有三線四線五線,向東向西延伸,新修的濱海大道與之相連,使營口到鮁魚圈僅用半個小時就到了。而剛剛動工的跨海大橋,它連線營口和盤錦,更為營口的交通提供了便利,而新修的南北馬路更是數不勝數,營口的交通四通八達。我家住的西環小區,位於營口的西部,是二線的最西部,以前到了我家也就到了最西頭。而如今向西延伸到西炮台。

由於西環小區多是冷樓,所以有小房。而有些人家在自家的房前屋後用舊磚,油氈紙搭建了許多小房,從遠處看破爛不堪,就像貧民窟。一年夏天,連續不斷的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使小區成為一片汪洋,上面飄著破鞋。盆等,大風吹過就像遼河裡的小船晃晃悠悠。

我懷著好奇的心理挽起褲腳來到水裡玩了起來。由於地勢不平,一不注意一下子躺到了水裡。等我爬起來時,全身都濕透了,並且帶有一股股的臭味,原來是下水道不暢,雨水倒灌,回到家挨了媽媽一頓罵。

而如今小破房已拆掉,下水道重新疏通,並且鋪上了漂亮的道板,新建了花池,種上花,並建有娛樂健身場所,配備了健身器材,每次回家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上公園。家鄉的變化還有很多很多,幾天幾夜也說不完,它讓我感到自豪,為之驕傲。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學習,打好基礎,為家鄉營口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的家鄉作文3

我的家鄉鳳城,猶如一條龐大的巨龍,騰飛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它風光秀麗,如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人流連忘返。

原來,鳳城人煙稀少,到處都是泥土、塵埃,如果下雨了,路上都是一個個的坑,裡面有許多積水,這為我們的行走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有時雨水還會流進房子裡,所以人們總是用沙袋堵住門口,以免水流進房子裡。如果颳起大風,路上就會塵土飛揚,走在路上,往往會被泥沙迷住了雙眼,辨別不清方向。

到了炎熱的夏天,人們總會被烈日炎炎的太陽照射,可也沒有大樹可以乘涼。所以夏天有很多人不敢出門,土地也都乾旱了,人們往往到了秋天也不會有好收成。現在,原來的平房都已經變成了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一棟挨著一棟,像一個個可愛的小娃。小區里也修建了許多車庫,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再向外看去,原來的泥路都變成了許多又寬又大的柏油公路,一次容下四輛車也顯得很寬闊。旁邊是人行道,上面布滿了彩色的磚,踩上去,會有一種舒適的、驕傲的感覺。旁邊還種了幾棵參天大樹,枝繁葉茂,樹下還有許多人在那裡乘涼,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人們夏天再也不用發愁了。

還有路燈在那挺拔著,晚上就可以發出耀眼的光芒。美麗極了!勞動人民還創建了幾所公園,其中有一所公園叫華鳳園,裡面許多鬱鬱蔥蔥的小草,像一個個戰士挺拔著腰板。還有許多花,紅的似火,黃的似金,粉的如霞,白的如雪……一個個開得爭奇鬥豔,奼紫嫣紅。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二道河了,它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河水清澈見底,最有趣地就是那幾隻鴨子了,它們在二道河裡洗澡、嬉戲,為二道河增添了許多生機。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我愛我的家鄉鳳城!

我的家鄉作文4

我的家鄉坐落在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南部,這裡一條條柏油路中橫交錯,一座座美麗的房子矗立在大地上。馬路上,一輛輛小汽車呼嘯而過,人們享受著涼爽著風扇帶來的風,還一邊看著彩色電視,還有的人玩著電腦。這裡的一切顯得富饒美麗。我在家裡也閒不住,騎著腳踏車到爺爺家去,只見爺爺在門前感嘆著什麼,我好奇的湊上前去,我問爺爺為何感嘆?

爺爺說:“這裡的變化太大了,還記得幾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涼的小山村沒想到一下子變得這么富饒。”是啊,隨著年代的變化,社會的發展,給我們的家鄉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幾十年前,咱們村裡的人,家家都住著破爛不堪的土房道路都是一些坑坑窪窪的山路,走在上面十分不舒服,家裡的一些生活用品更別說了,沒有電冰櫃。電飯煲。微波爐。電視。電腦。暖氣。

紅木家具,就連現在已經成為“老古董”的白熾燈都沒有。那時人們做飯用大鍋,飯都是玉米面,一年只有新年的時候吃一頓餃子,穿的都是棉衣,根本沒有羽絨服。家裡的桌子和椅子都是木頭做的,沒有沙發,沒有衣櫃,生活過得十分艱難。那時村裡的人只有一家有電視,還是黑白的,有時候沒有信號,在夏天,村的人擠在那戶人家裡看電視。而現在,家家都有一台彩色電視,而且信號也非常好。那時候人們出行一般都是步行,沒有汽車,就連腳踏車也很難看到。

人們幹活時,一天掙10元錢就很不錯了……那是咱們王家村只有大隊有一部搖把電話,那時候,電話智慧型通到鄉里,現在好了,各種各樣的現代化通信工具: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網際網路……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們如同面對面的交流。昔日,我的家鄉只不過是一個小村莊。道路全部是泥路,坑坑窪窪的,到處都是平房,所見的平房屈指可數,而且大多數都是瓦屋,颳風下雨時,嚴重的倒屋,輕則水會進屋。屋前的道路冷冷清清,沒工廠,沒商店,更不要說路燈了。一條街道簡直是封閉的。

在當年,擁有一輛腳踏車代步,已經成為了人們追求的目的。人們那時穿的衣服都有補丁,以前有一句話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連鞋子也是靠自己那雙靈巧的手做出來的,有草鞋、有布鞋……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我的家鄉居然變成了一個小城市。繁榮而昌盛,美麗而可愛。從前低矮、破舊的老屋早已被新穎別致的取代了。北京平房,當年泥濘的古道已不見蹤影了。寬闊的柏油路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在平整、寬闊的柏油馬路上,車輛穿梭來往、川流不息。道路兩旁綠樹成蔭,人來人往。

以前的瓦房現在變成了北京平房,放眼望去,看到的是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北京平房。兒童樂園充滿著歡樂聲,彩燈噴泉裝點得像仙境一樣。只要你任意走進一個家庭,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如電視機、電冰櫃、空調、電話等也得到了普及,不少人家還有私家轎車呢,許多家庭還購置了電腦,用以瀏覽、查詢資料和從事文化娛樂活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無窮的樂趣。商場、農貿市場的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真是一年一個新面貌,一年一個新氣象啊!我愛我的家鄉,我全心全意地愛著我的家鄉,將來我學號好本領後,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創造我的家鄉,使我的家鄉變得更加興旺發達,美麗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