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家鄉的作文集錦

【篇一:我的家鄉

朋友,你到過我的家鄉嗎?你聽說過啟東這個地名嗎?翻開地圖,在江蘇省的最東端,在萬里長江入海口的地方,那兒就是我美麗富饒的家鄉——啟東。

聽爸爸講,啟東是由於長江上游的水帶來的泥沙經過長期的衝擊而形成的,兩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呢。我真佩服大自然的巨大力量。爸爸還說,最初居住在啟東的居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經過艱苦開墾,種植,建設才形成現在美麗的啟東。

春天,春媽媽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我的家鄉。看,河邊的楊柳吐出了顆顆嫩芽,清澈的河水裡幾隻小鴨子在歡快地戲水,天空里幾隻燕子在自由地飛翔,時而掠過水麵,盪起絲絲漣漪,遠處,是一排排整齊的莊稼,滿眼碧綠。你看,我們的家鄉多么美麗啊!

家鄉有兩個地方很有名。聞名中外的呂四漁港是全國的四大漁港之一,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四次光臨這裡,所以叫呂四。這裡盛產各種海鮮,有“天下第一鮮”美稱的文蛤,香脆可口的海蜇皮,還有帶魚,黃魚,鯧魚等。每天清晨,漁港入海口千帆競發,傍晚時一艘艘漁船披著霞光滿載而歸,情景非常壯觀。還有一個地方叫圓陀角,它是全國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之一,它正好位於長江和黃海交匯的地方,每年這裡都吸引很多遊客前來欣賞日出壯景。

我的家鄉還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好多好吃的特產,如果哪一天你到我們啟東來,我很樂意做你的小導遊,帶你品海鮮,看日出,吃大閘蟹……

我愛我的家鄉,長大後我要用我的智慧使你變得更美好!

【篇二: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東營市河口區,是一座美麗的海濱油城,它位於黃河三角洲的北方。在那裡有數不清的紅柳、黃星菜、蘆葦和整年辛勤勞作的“磕頭機”

春天,那成片的紅柳,悄悄地抽出了翠綠的嫩芽,姑娘般亭亭玉立,細長的腰肢隨風一擺,喚醒了那沉睡的蘆葦和黃星菜。小區里桃花、杏花、梨花……都相繼綻開,為這個小小的油城增添了勃勃生機。

夏天,那一望無際的紅柳開出了片片白色的小花,如星星般隨風飄動,好看極了。鬱鬱蔥蔥得黃星菜和蘆葦也趕熱鬧似的長得格外茂盛。小區里五顏六色的月季花競相盛開,招引來了許多辛勤的小蜜蜂和美麗的花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遠處,那辛勤的“磕頭機”們迎著炎炎烈日,還在繼續它們的勞作……

秋天,涼風習習,那金燦燦的紅柳在溫和的陽光下,更加耀眼奪目。有紅又大的棗子壓彎了枝頭,惹的饞嘴的孩子們忍不住偷偷地摘幾顆放到嘴裡。田野里,到處都是白花花的棉花,農民伯伯們露出了甜蜜的笑容。此時那不甘寂寞的“磕頭機”們也伴起了“吱吱呀呀”的豐收小調,為我們的油城奏出了那絕無僅有的秋之歌!

冬天,白雪皚皚,那銀裝素裹的“磕頭機”們還在不停的工作著,為我們的油城又增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雪地里,調皮的孩子們正在歡快的玩著“堆雪人”、“打雪仗”的遊戲,不時的傳來陣陣笑鬧聲,整個大地充滿了溫馨與歡樂!

這就是我的家鄉——美麗的油城——東營河口!

【篇三:我的家鄉作文

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就市我的家鄉,想著名的道教聖地——武當山就在這裡。

武當山現有312平方米。春天來了,武當山漫山遍野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木。《本草綱目》中有1800種的中草藥,武當山就有400多種。被譽為“天然藥庫”之稱。

夏天一到,武當山就來了許許多多的遊客,他們有的在這裡打太極拳,有的習舞,有的登山……清晨,人置身於朝陽和雲霧之間真像闖進了仙境,使人充滿想像,真是避暑的好地方。

秋天,茂密的樹林有的開始落葉,有的變了顏色。有許多採藥人在山間尋覓著他們的寶貝,遊人走在陽光透過的樹陰下真是心曠神怡。

冬天,下雪的武當山到處銀裝孰果的雪花飄飄撒撒的落在樹枝上,房屋上,像給大地蓋上了厚厚的棉被。這裡的積雪兩三天才能融化,雪水滋潤著萬物帝造了仙境般的環境。

武當山古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尚存珍貴文物7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700多件,故被列入《世界文物遺產名錄》武當武術,源遠流長,動作玄妙飄靈,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當之說”

武當山的神秘與美妙是不是很另人嚮往,歡迎大家去身臨其境的去感悟她的玄妙和神愈。

【篇四: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是福建省的省會――福州。這裡氣候溫暖,據說一千多年來就廣種榕樹,所以擁有“榕城”的美譽。

每到夏天,炎熱難熬,驕陽似火,我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福州西湖公園。整個公園幾乎全被榕樹遮蓋,像個大涼亭。老人在榕樹下專注地下象棋,小孩在榕樹下盡情地嬉戲;小鳥在榕樹上歡快地唱著歌,小魚在榕樹旁的湖水中歡快地遊玩……榕樹,簡直成了我的家鄉――福州的“大寶貝”啊!

可是,城市的發展,事物的更新,崎嶇不平的小路變成了寬闊的水泥路,一排排紅磚瓦房變成了一座座高樓大廈,一架架破舊的腳踏車變成了一輛輛豪華的轎車……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改變中,就連福州的“大寶貝”榕樹的生存空間也受到衝擊,變得越來越小了。

人們為了拓寬路面,總是粗魯地把路邊的榕樹砍個精光。昔日街道兩旁榕樹成蔭,象把“遮陽傘”,十分涼爽的情景,就這樣被人們破壞了。連天上的太陽公公都為之生氣了。整個福州成了個“大火爐”,人們行走在路上,個個汗流浹背,多么渴望恢復當年那綠色的生態環境。

這使我越來越懷念那一把把綠色的“遮陽傘”,那一棵棵“大寶貝”榕樹,真希望它能重新回到我們的家鄉。

爸爸說:城市的發展,是無法阻擋的。但,我覺得,不管怎樣,絕不能以犧牲榕城的“大寶貝”榕樹為代價。它是我們家鄉――福州的標誌,是我們祖祖輩輩與之相伴的生態環境,是我們福州人的驕傲……我真希望,人們能夠努力把它再多請回到家鄉,讓福州因為擁有它而充滿溫馨!

【篇五:我的家鄉】

家在岩坦,是一個美麗的山村。家門後就是一座小山,山上長滿了樹木,是個如詩如畫的地方。

春姑娘踏著輕柔的腳步悄悄地在小山居住了下來,小山也從美夢中甦醒。清泉從山頂翻滾了下來,一路跑,一路“叮咚、叮咚”地唱著歌,好像是在歡迎春姑娘的到來呢!在這個時候,小青蛙準時地告別睡意,忙著去捉害蟲。映山紅也一群群地綻放出了笑臉,陽光撒下的光輝給映山紅小姐們創造了露天陽光舞台,只要風兒拂過,她們便翩翩起舞。不但迷人,還充滿了詩情畫意。從遠處望去,山上綠色泛濫,而那奪目的映山紅給無邊的綠色添了許多光彩!

夏婆婆生氣了,就讓大地熱得像一個大火爐,而小山上卻涼爽極了。如果爬到山頂的一棵松樹下睡覺,涼爽的風兒就會輕輕地從你身邊走過,你準會覺得像吃了一大塊冰一樣舒服。我經常和姐姐一起到小山上乘涼、玩耍呢!

秋姐姐來了,落葉便跟大樹告別,飛落在大地媽媽的懷抱里,漸漸地睡著了,同時,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金色的被子,每當我走在落葉鋪成的小路上,都覺得,我是秋天的保護神,來給小山獻上了迷人的秋景。

冬天,冬爺爺吹來一陣陣寒流,山上的小溪、小池、泉水都被凍住了,小青蛙告別了好朋友,冬眠去了。小鳥兒飛到溫暖的地方過冬去了。莊家躲在雪被子下面踏踏實實地睡著了。

這就是我那如詩如畫的老家的小山。

【篇六: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台州,台州是個海濱之城,在這裡里您能嘗到最鮮的海鮮,這裡物產豐富,很多都是名揚四海的,如黃岩蜜桔、湧泉甘桔、溫嶺柑蔗、仙居楊梅、天台文旦、三門青蟹等等。

我先來說說我們台州的市民廣場吧。市民廣場位於台州市開發區,是我們台州的一個人造開放式公園,那裡小橋流水、綠樹成陰、鳥語花香,到了夜晚霓虹閃爍,音樂伴著各式噴泉,著實令人留連忘返。這裡更是我們孩子們的樂園,那一片小沙灘,每到節假日總有好多好多的小朋友在這小沙灘上建築自己的夢想。還有那水上氣球,可以鍛鍊你的平衡能力,還有好多好玩的,等你到我們台州來玩一玩呢!

在市民廣場的周邊聳立著一幢幢摩天大廈,像幾個巨大的士兵,守衛著市民廣場。有耀達國際酒店、愛華·新台州大廈、台州市農業銀行大廈、台州市工商銀行大廈等。特別是愛華·新台州大廈外形如固若金湯的金剛,身穿銀灰色的盔甲,以33層120。8米的高度為台州第一高樓和標誌性建築,仰頭望去,那房頂如同矗入去宵。周邊的群樓如同眾星捧月般擁著大廈,那3萬平方米的巨大商場更是打造台州百貨的航母。

我的家鄉是不是很美吧?市民廣場一年四季各有美景,春天的杜鵑、夏天的楊柳垂青、秋天的桂花飄香、冬天的梅花傲雪。還有那一幢幢聳入雲宵的摩天大廈,標誌著我們台州經濟的高速發展。

【篇七:我的家鄉靜海】

我的家鄉是南充市,人們都叫她“果城”,因為這裡盛產許多水果,有椪柑、桃子、李子、枇杷等等。這些水果個個果大、皮薄、汁液豐富、風味獨特。要是你來南充旅遊,一定要去嘗嘗。

說到小吃,我們南充市有不少有名的小吃,有川北涼粉、南充冬菜、順慶羊肉粉、松花皮蛋、張飛牛肉……其中川北涼粉最有味道,它麻、辣、酸俱全,我每次去吃,都要吃兩碗。可別被我嚇著了,要是你去吃的話,說不定比我吃得還多呢。

我的家鄉還有“千年綢都第一坊”的美稱。這兒產的絲綢,輕便,柔軟,穿在身上舒服極了。到了夏天,用絲綢做的衣服最受人們歡迎了。

有名的北湖公園在城市的中心,那裡是市民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每天清晨,老人們在廣場上活動筋骨,有的打太極拳,有的練劍,還有的在做健身操。每逢周末,公園裡人山人海,孩子們在大人的陪伴下,有的划船,有的畫畫,有的開碰碰車……好不快活。最讓人們流連忘返的是公園中央的北湖。春天一到,湖邊的柳樹吐出了一排排又嫩又綠的新芽,小小的、柔軟的柳枝就像女孩子的頭髮一樣;柳樹下的小草也變綠了,遠看就像綠色的地毯。一些人坐著腳踏船在湖面上遊覽風景,湖中五顏六色的魚兒一會兒聚攏,一會兒又散開,就像在給人們表演舞蹈。

家鄉的夜景很美!入夜,一排排路燈放出七彩的光芒,一幢幢高樓顯得更加雄偉、壯觀了。

我還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和朱德爺爺、羅瑞卿爺爺、張思德爺爺還是老鄉呢!

【篇八:我的家鄉】

爺爺家住在一個小縣城裡,那裡空氣清晰,環境很好,那裡沒有城市裡的高樓大廈,卻充斥著鄉村的氣息。

那時候,爺爺家還是一所平房,爺爺家旁邊也是一排排的平房,這些平房位於小縣城的東部,都有幾十年了。

爺爺家門前不遠處有一大片低洼地,有一條河的支流從那裡流過。河對岸是開闢的莊稼地,河這邊自然成了人們的垃圾場。

三年級時我在奶奶家過暑假,那塊低洼地上不時傳來轟鳴聲。一看,有六個挖掘機在挖土呢!瞧它們忙碌的樣子,鏟上土後調轉頭,把土倒下,然後再調頭區鏟……聽爺爺說,他們要從岔口那裡把支流截斷,再挖土建湖。

四年級放暑假,奶奶看我一進門就說,“東湖公園”已經修好了。東湖是個圓形湖,清澈的湖水波光粼粼,拍打著岸邊的石頭,濺起朵朵水花。湖岸邊都修起了護欄,沿湖有一條用石板鋪成的小道,小道夾在護欄和一叢叢花草樹木之間。這花草樹木呈一個斜坡狀,圍了整整一圈,其中夾雜著四處樓梯,每處樓梯大概就多階呢!

一大清晨,晨練的人們就紛紛到來了,環湖路和小道上都會留下他們的身影;傍晚,來乘涼的人們就更多了,坐上石凳上的,釣魚的,悠閒行走的……

五年級的時候,爺爺奶奶已經搬到了新的樓房裡,那裡普通的樓有六七層,高的足有二十多層。小區裡邊都有體育器材,停車場。

像這樣的小區,小縣城裡還有不少呢!

家鄉的人民用自己能力,改變了家鄉,使家鄉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