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想家鄉新面貌作文800字

第一篇:暢想家鄉新面貌

讀了《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我真正了解到了中國這些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家鄉的面貌也今非昔比,日新月異,讓我們感到無比“幸福”!

先看我們學校吧,每個教室里都安裝了電風扇,夏天,同學們在清涼的電風扇下舒心地學習,再也不會汗流滿面了。每個教室還安裝了廣播、電視、多媒體,教師運用 “多媒體”教學,可生動形象了,同學們聽課更認真了,學習興趣更濃了,課堂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學校經常搞一些活動,有運動會、講故事比賽、唱歌比賽……數不勝數,以前根本不能和現在相提並論!這幾年,幾幢高大漂亮的建築又從校園拔地而起,有綜合樓、餐廳等。綜合樓內有電腦室、音樂室、美術室、圖書室、體育室等。現在,每當我們在電腦室內學電腦知識,在體育室內參加活動,在圖書室內津津有味地閱讀各種各樣課外讀物或是在寬敞整潔的新餐廳用餐時,那種幸福快樂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另外,園校四周、後花園種滿了花草樹木,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再看家鄉的大多數人家早已住進了寬敞明亮的高樓大廈,室內裝飾一新,洗衣機、冰櫃、空調、超大數字彩電、電腦、太陽能等統統走進了家門;方下洋街道兩旁的商店鱗次櫛比,還有菜場、醫院、郵電局、信用社等嶄新齊全;馬路上車來車往,川流不息,高速公路、鐵路通到了家門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及大的便利。

每當夜幕降臨,雖然天已經黑了,但是在方下洋街道跳舞的那些人的心還是火熱熱的。你瞧那些阿姨們在音樂伴奏下,手勢一揮,腳步一踏,腰一扭跳起了 優美的舞蹈。還在花壇邊搭起了一個“草根大舞台”,每當節日,搞一些豐富多彩的節目,唱歌、跳舞、小品、相聲……不但鍛鍊了身體,還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沙崗樟樹林裡新建了三個涼亭,安裝了許多健身器材,老人們在林子裡練太極拳,在健身器上活動活動,累了就在涼亭里休息、聊天,真幸福快樂。老人們感慨萬千: “這樣的日子,我們以前一天也沒享受過,全靠黨的政策好!”

……

家鄉的今天面貌全新,家鄉的明天一定讓人更加刮目相看,人們的生活一定更加幸福美好!

第二篇:暢想家鄉新面貌

北京的天不在那么灰濛濛的了。近幾年人們逐漸意識到了環境保護問題。加大了改進力度。公路邊、小區內,從灌木叢到大片綠地草坪,都顯得那么井然有序,令人心曠神怡。

改建的街道舊貌翻新。有得已恢復到了解放初期的灰色樣式。亭台、樓閣老式磚瓦、老式門窗。很有老北京的傳統風格。不再是不倫不類的模樣。尤其走在這樣的街道旁,總讓人有一種恍如隔世的錯覺。

新時代的高樓大廈就更搶眼了。一排排、一座座,鱗次櫛比地淹沒在五顏六色的霓虹燈海洋里。街上的車更是來往不斷。車燈匯集成的光線一串串,如火龍一般。

在茫茫的夜空中,你放眼望去,很多加了彩燈的風箏在風中徐徐飄動。有時一串串的交織在一起,五光十色,看得真是讓人醉心。

歷史有它自己的走向,個人有自己的行為邏輯。在人們時裝和髮髻上也有明顯的不同。年輕人的牛仔都出現了大片的磨痕,像是穿久了退了色的樣子。有的膝蓋還明顯的大洞。你雖然感到驚詫,但很快就意識到這是一種新潮流。應時裝店貨架上掛了不少這樣的“穿舊的褲子”自然是特意加工成的。現在好像“韓流”捲毛黃髮少了。而留平頭多了有的就像向是鍋蓋,前面現桃子後面像禿禿的像個水瓢這樣的髮式五十年代居多,叢老相冊,老電影中我們都能見到這也是一種回潮的現象。

北京的變化是巨大的,這主要來於人們生活環境。幾年前還是大片的平房,而今有的街巷你根本就找不到,應這裡以開出路,種了樹,立了商廈,建了花園。有的老胡同標牌竟然掛在了小區樓台上。一打聽,老住戶就告送你xxx胡同就在這裡。不過已全然不一樣了。地名還在,但已不再是什麼胡同了。這讓人覺得好笑,胡同沒就沒了,幹嘛還要立塊牌子呢?看來人們不願丟棄這些多年的老地名。因這也是一種文化。就像日後留下個典故什麼的。

時光一去永不回,老師的電車、老式的汽車,老式的街道……這些都成了人們殘存的記憶。

而新的生活又不斷開闊我們的眼界。逝去的消失的東西在廣闊天地中難覓蹤跡。但我們會從記憶中追尋。我們會在心中給它留出一個美好的位置。直到永遠——那是我們的窗外更是一番新景象。

第三篇:暢想家鄉新面貌

隨著現代科技一天天地快速發展,隨著祖國邁入繁榮昌盛的步伐,我的家鄉——貴港同樣是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美麗而發達的貴港已不是60年前那貧窮落後的小農村了,而是環境優越、繁華亮麗的大城市!可是,誰又能想像出今日的貴港和以往相比又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呢?

讓我們跟隨記憶,回到60年前的貴港吧!那時,貴港只是一個不知名的小縣,人們的生活條件十分苦難。人人吃不飽,穿不暖,睡不好,瘦得只見骨頭。人們早出晚歸,每月的工錢也不過二十塊,2分錢都能買一枝鉛筆了,上學的費用不超過10塊錢!可想而知,當時社會發展是如此地落後,貴港是如此地貧究不堪。以前,人們住的全是茅屋,瓦房,一到下雨天,雨水便滴入有漏洞的屋裡,使屋時全是濕淋淋的一片,很難想像出,人們就是睡在這陰冷而潮濕的地方。坑坑窪窪的道路更是給每天外出打工的人們帶來許多不便。商店裡沒幾樣東西賣,第天早、中、晚三餐全是吃繼,一年中沒幾餐是有肉吃的。對於當時來講,最為麻煩的一件事就是看病了。農村的周邊是沒有任何的醫院,想要看病,只有走上好幾十公里的路才會到達醫院,想要看病,只有走上好幾十公里的路才會到達醫院,由於當時車種少,不是家家戶戶都能擁有一輛腳踏車。還有,人們全是拿油燈照明,沒有電視,沒有電燈,沒有熱水器……

睜開我們的雙眼,看看60年後的今天,是不是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呢?是不是變得美麗而繁華了?是不是變得發達而富強了呢?是的,我們目睹著祖國的繁榮富強,目睹著貴港的巨大變化。貴港——從一個不知名的小縣變成一個赫赫有名的地級市。從原來的茅屋到現在的別墅;從坑窪的泥路到水泥路;從簡陋的小商病到琳琅滿目的商業大道;從腳踏車到寶馬、賓士,這一切的一切,足以證明:貴港已不是原來的貴港了,貴港要不斷超趣,不斷進步,徹底地掉貧窮落後的小農村,成為令人刮目相看的地級市!

貴港的發展見證著祖國的變化,祖國的發展又見證著貴港的變化,祖國的富強,貴港的繁榮離不開我們。祖國的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想要祖國越變越富強,想要城鄉越變越美麗,我們就要共同攜手並進,奮發有為。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絕不辜負祖國,努力建設家鄉,讓祖國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高高地飛起來。

第四篇:暢想家鄉新面貌

隨著時間的斗轉星移,世間萬物都在變化,當然我的家鄉衡陽也不例外,那么就讓我們來看看他煥然一新的面貌吧!

以前路旁只有幾棵飽經風霜的大樹,而今一排排如沐春風的小樹現已站在路旁,嫩綠的樹葉迎風招展。昔日那條坑坑窪窪的泥濘小道,早已“進化”為一條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

不僅在城市綠化上有很大起色,而且交通上也便利了不少。解放路,高速公路,107國道又寬闊又平坦。人們坐在豪華的小轎車或汽車上,揣著熱情歡暢的心情,飽覽沿江風光。 高速公路上的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把衡陽裝點得更加繁榮了。

再來看看教育的領地吧!校園裡景色優美,有青翠挺拔的樹木,有嫩綠的小草,還有綻放的花朵。。。。。。一切美好事物構成了一幅雋妙無比的圖畫。高大的教學樓,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待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瞧!綠化、交通、校園方面都改變不少,而商業方面也不遜色。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街道上熱鬧非凡,華燈璀璨。人山人海的商場中,滿目琳琅的貨品,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最妙的變化不是我身邊日新月異的生活環境,而是人的心。許多人沒有發現在科學向前進步的同時,人的素質也在進步,人們開始重視一個人的品德。因為一個人無論是貧困潦倒,還是腰纏萬貫,只要他有一顆呵護他人的心,那么他就會受到一切溫暖的關懷和回報。

記得那一天,我提著一個裝滿書的袋子去搭車。當上車的時候,那袋子突然破了,書一下子全都漏了出來,我馬上蹲下身把書撿起來。就在我慌裡慌張地撿書時,坐在旁邊的小妹妹忽然跳下座位,幫我收拾地上的書。然後又有一個阿姨對我說:“來!把書放這吧。”說完,她就把我堆在地上的書放到她的座位上。這時一個叔叔遞給我一個袋子:“不知道裝不裝的下,試試吧!”他好象是把自己裝奶粉的袋子給了我。。。。。。因此我一帆風順地到達目的地。想想,以前看著地上飛揚的塑膠袋,而無動於衷的人;還有隨手就將垃圾扔在地上,當作旁若無人的市民;他們會伸出援手這樣對待一個陌生人嗎?我不能說所有人都改變了,但是至少我知道他們正在改變,因為市民們不會再忍心去破壞他們共同的家園,因為真誠的心已感染那些人,愛心也因此生根發芽。

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感嘆、一種自豪。這不僅僅是因為家鄉的物美、景美,還有這裡的人們呈現給大家的,嶄新的面貌――心靈美。

第五篇:暢想家鄉新面貌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情!家鄉的山水滋養了我們,家鄉的親人哺育了我們,家鄉的文化薰陶了我們,家鄉,在我們身上刻下深深的印記。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紅火,老百姓也越來越幸福,這一切都離不開黨的改革。城鎮、農村的變化及其明顯,道路、房屋、生活都越來越好了。以前沒有平坦的水泥路、沒有高大的樓房、也沒有熱鬧的的菜市場。而如今,平坦的水泥路有了、高大的樓房有了、熱鬧的的菜市場有了,人們的生活在慢慢改變。

我只知道五年來城鎮的變化,光是看看擠滿了轎車的街道就知道了。賓士、寶馬、保時捷、法拉利,甚至還有蘭博基尼,真是一個比一個有錢。那擁擠的交通,足以證明五年來城鎮的飛速變化。五年前,我剛來時,“車”還是奢侈品,一家人有一輛“大眾”車已經算有錢的了,而拿到現在,這不值一提。那時,交通不擁擠,大多數人開的都是機車,騎的都是腳踏車。現如今,堵車是常有的事,不過,這也證明了家鄉的變化。

在大街上,各種各樣的商鋪、超市,繁華的街道,令你目不暇接,要是放在以前,你一定會說,我這是在做夢吧。而放在今天,也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罷了。

我小時候,住在農村,凹凸不平的水泥路是我最不能忍受的,一到下雨天,出門就會讓你的腳上沾滿了泥土,弄髒了你的小鞋子;弄花了你的褲腳管;也把你的好心情弄壞了。一不小心,踩到了凹下去的坑,會讓你摔個狗啃屎。可現在不一樣了,平坦的水泥路上,一輛輛轎車可以飛馳而過,我可以在上面盡情奔跑,不用擔心下雨、不用擔心摔跤。道路在改變,生活在改變。

我的家鄉,與時俱進;我的家鄉,和夢一起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