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河流的作文

篇一:小河的自述

以前,我是一條歡快的小河,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春天,人們到我這兒玩打水漂,喚醒了那些沉睡的小青蛙。它們一醒來就在我的帽子上唱歌,小蝌蚪在我身上游泳,小魚小蝦是它們的觀眾。浮萍妹妹睡在我身上,給我穿上了綠衣服。

夏天,許多孩子到我這兒游泳,我那拂起的浪花輕輕拍打著孩子們的臉。有時候,他們還能得到一些小禮物——小魚和小蝦。遇到下雨時,我就會敞開胸懷擁抱那些雨點妹妹們。雨過後,我還會微笑著向彩虹姐姐問好。藍天哥哥照耀著我,給我穿上了藍衣服。

秋天,許多農婦們到我這兒來洗衣服,她們會和我聊天,讓我不寂寞。她們還會到我這兒拎水,回家洗菜、燒飯;許多小姑娘還把我當鏡子,每天到我這兒梳頭,接著,她們回家的回家,上學的上學去了。這時,樹葉妹妹投入我的懷抱,讓我穿上了黃衣服。

冬天,我讓自己的身子結了冰,穿上白衣服。有些小朋友試了試凍的硬度,就穿上溜冰鞋,在我身上溜起來,當然,有時也會摔倒,但都樂呵呵地爬了起來,又繼續往前溜。我是小朋友的遊樂場,小朋友五顏六色的衣服又給我穿上了花衣服。

可是,近幾年,再也沒有朋友到我這兒來“做客”了,只有小魚和小蝦們還住在這兒,那是因為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家家都有自來水和洗衣機,公園裡還設了溜冰場,還有誰會想到我呢?

現在,我病了,人們天天往我這兒倒垃圾,把我“染”成黑色,我不病才怪呢!而且,連我唯一的朋友都離我而去,青蛙搬家了,小蝦遊走了,小魚被從天而降的酸雨害死了。前幾天,有一件事讓我的病更重了。那天,有兩個人到我這兒來指指點點,一個說:“把這條河填了吧,在這兒又臭又髒,影響市容。”“好!”另一個說。當時我就覺得這聲音好熟悉,抬頭一看,嚇了一跳,那不是以前常在我身上溜冰、打水、對我說學校趣事,說要把我打扮得更美麗的虎娃和晴風嗎?現在都成大設計師了。

現在,我知道了,對人類不能太相信。人類,請停止破壞環境吧!這樣,你們會失去很多東西,我的阿姨海門河就是很好的例子。我要大聲呼喚:人類,請停止污染吧!

篇二:我心中的黃河

記憶中的您,是那么氣勢磅礴,從冰川萬丈的巴顏喀拉山北麓起步,一路上接納著千溪百川,浩浩蕩蕩,曲曲折折,奔向巨浪滔天的黃海之邊,像一條金色的鋼鐵巨龍,迤邐般地橫臥在我國北部遼闊的土地上。

回想著,回想著,我的思緒不覺地奔向了遠古。在那遙遠的古代,您身邊的自然環境是如此優越。那時的您氣候溫暖濕潤,土壤肥沃鬆軟,到處是青山相連,綠水相接,風光旖旎。動植物種類更是數不勝數。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裡,虎穿莽林,野象成群,鷹擊長空,魚游淺水。野花漫山遍野地綻開著,五彩斑讕,像一塊塊彩毯,鋪遍山野,似人間仙境,像世外桃源。有著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您自然而然地孕育了源遠流長,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在這五千多年的風風雨雨里,多少英雄的故事在您的身邊扮演。秦皇漢武,文韜武略;唐宗宋祖,文精武通。無論他們擁有著何等的豐功偉績,都是飲著黃河之水長大,靠著黃河之水成就千秋霸業。詩仙李白用激昂豪壯的詩歌歌頌您:“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巔自天涯。”足見您氣吞山河,雷霆萬鈞的氣魄。啊,黃河,您塑造了多少幅“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自然壯觀美景。您以其千軍萬馬的勢力,一瀉萬里的河水,穿過沃野壙垠的寧夏平原,構成了“天下黃河富寧夏”的塞上“江南”,天府之國。

在這五千多年的風風雨雨里,北方的烽火狼煙,南方的百萬雄獅,在中原大地上展開廝殺。中華民族在刀光劍影,金戈鐵馬中生活了近五千多年。一代的文明被顛覆,另一代的文明又相繼出現。如此往復循環,千錘百鍊,中華民族逐漸壯大。中華兒女以其自身無窮的智慧,抵禦著外族的侵略,很少受到欺凌。這所有的一切一切,您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如同慣看秋月春風一般。但是,在那烽火連天,硝煙漫地的清末民初,中華兒女卻遭受著外族的欺凌、殺戳。或許,在這幾千年里,你從來沒有見到中華兒女流了這么多血,流了這么多淚。你咆哮,你發出了亘古末聞的咆哮;你斷流,你出現了夐古末見的斷流。望兩岸,青山依舊在;仰蒼穹,幾度夕陽紅。可是,今天的您已是百孔千瘡,泥沙滾滾。真是歲月不饒人,也許時間擁有滄海桑田的力量,但您更有偉大堅強的精神力量,去激勵中華兒女。

今天,經歷了幾千年風雨洗刷的中華民族,又以前所末有的速度向前發展,走向世界。啊,黃河,您無私地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民族,這是不可用經濟價值來衡量的,中華兒女永遠感激您。我保證,當荒漠變成綠洲,赤地變成青山之時,便是您碧水再度東流之日

篇三:消失的河流

王老漢肩膀跨著漁網失落地爬上陡坡,西下的落日正歇在中梁山山頂,用它那深情的目光最後一瞥蒼茫的大地,落下漫山遍野的霞光,染紅了遠處連綿的群山,染紅了河床邊那一片本來綠油油的稻田.

以往這個時候王老漢是滿心喜悅的爬上陡坡,看得出腰間的魚籮又是沉甸甸的的,今天收穫不錯。在要穿過竹林走回家前,王老漢習慣蹲坐在土疙瘩上慢悠慢悠的咂巴著旱菸嘴,一顆悠揚的心牽著一雙微笑的眼睛盡情的欣賞這一天之中最有色彩的景色,那漣漣的的河水泛著紫紅色的光芒。

老漢是一個老漁翁,幾十年了,不管家裡的農活再忙,太陽落山前總要提著漁網下河,不多的時間,從大彎子到碾米房,不長的一段河流,就有了一天下鍋的魚兒。夏天漲水的時候,王老漢不用漁網,改用釣鉤,一頂蓑笠,一袋草煙,河邊一坐,任它風也瀟瀟雨也菲菲,老漢安然自得,悠然垂釣。

秋收後,家家都在稻田打埂養魚,小兒子也想和別人一樣養半畝魚,好過年時有鮮活的魚兒吃。老漢搖搖頭,這家門前長年流淌的大河就是咱家的魚塘,想吃魚下河一抓就有。

年近半百的老漢打從會走路起就和這川流不息的河流結下了不解之緣。困難的日子裡,還是放牛娃的他就會打魚摸蝦,高蛋白的魚蝦彌補了孩子及家人因為長期粥不果腹而帶來的營養不足。作為莊稼人,水是莊稼的命根子是莊稼人的心腸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老漢世代都是喝清清的河水,吃河水澆灌出來的大米長大的,還有那河魚燉出來的鮮美的魚湯。流經歲月的河水在老漢的血液里流淌了幾十年,在老漢的心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這河,也成為了老漢生命里的一部分吧。

其實,和老漢一樣的許多同齡人或者前輩甚至是晚輩,對這母親般的河流也有一番濃濃的情意。就是這河得以使村民世世代代延續。

可是今天老漢的表情怎么會那么凝重,步伐那么沉重,也沒心思去欣賞落日的美麗。一個人無力的爬,爬,爬。是不是沒有打到魚而心裡的那份失落。其實老漢只是把打魚作為一種生活的情趣每天必過的工序,而不在乎魚的多少。漁翁之意不在魚啊!

不遠處發電機傳出震耳欲聾的聲響,老漢的眉頭蹙了又蹙,就是那聲響惹得老漢夜夜睡不好覺。

在楊書記帶領考察團來探查路線時,老漢就有了深深的憂慮感,他那時心裡是多么的恨毛四,就是毛四給上頭出的主意,才有了在這一段河流建小電站的想法。不知道毛四澇得了什麼好處,竟然忘記了自己世代的命根子。老漢憤憤的說,又不是國家的建設,只是私人老闆來賺咱們血脈的錢。

夜裡全村老少都聚在一起商議就電站徵用耕地的事宜。王老漢一口咬定,不管補給多少錢,耕地決不能讓出,村里本來就人多地少,這土地沒了,這可是關係到子孫後代的事情。王老漢經常聽廣播,對政府的政策還是懂一點,他說,國家也在禁止爛征土地。村民們分成了兩派,以毛四為首的一派針鋒相對,發生了劇烈的爭執,各派都堅持不讓步,直到公雞名叫天邊魚肚白。這樣持續了好幾日,村幹部也進退維艱,上要答覆下爭說法。最後由於各方面的力量,雞蛋終歸碰不過石頭,耕地被挖土機掘翻了,長著一排排垂柳和水冬瓜樹的河沿被挖成了又深又寬的大水溝,那陡峭的坎沿把肥沃的玉米地齊齊的切掉。電站建起來了,河水在人工溝里湍急的流淌,發電機白天黑夜轟隆隆轟隆隆。只留得王老漢一般的村人莊稼人發悶氣嘆息。

建電站,河水截流了,以前氣勢磅礴波濤滾滾的河水一去不復返,只留得淺淺細流無聲的淌。河裡的魚也早沒了,風乾的沙灘里掩埋的是枯碎的貝殼。夕陽下的河床是那么的淒涼,淺淺的河水泛著黯淡的光。可王老漢還是固執的每天提著漁網下河。也許有的東西永遠被改變了,而有的東西是永遠也磨滅不了的。改變了的也許是幸運的,改變不了的是不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