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從我做起感想作文

篇一:節約從我做起

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裡,更顯得意義深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漸漸地將過去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拋棄,而選擇了奢侈安逸的生活。人們似乎已忘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血汗拼出來的。當年毛主席所有衣服中竟沒有一件不打補丁的;敬愛的周總理,睡衣穿了幾十年,破了就補,補了又補,直到爛了,沒法再補,就把整個背部換掉也不肯買件新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雷鋒,臉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捨不得丟掉……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那便是為了替國家省下建設的資金!

有的同學會說,那時國家底子薄,所以需要勤儉,現在人們富裕了,應該享受一下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的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人們的物質生活比過去好多了,但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仍然需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些同學就有鋪張浪費的壞習慣,他們專挑高檔、名牌的文具相互攀比、炫耀,沒用一兩次便又扔掉了。有一些同學一直嫌學校的飯菜不好吃,時常 倒 飯 菜。要知道我們的一頓飯,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啊。農民伯伯頂烈日,冒風雨;食堂叔叔阿姨,買菜、揀菜、洗菜、炒菜,熱騰騰的飯菜送到我們手中時,多少人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我們怎么能不好好珍惜呢?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儉意識,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

篇二:節約從我做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一定還記得這首詩吧,它告訴我們要愛惜糧食,學會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人要有了一顆勤儉節約的心,就等於擁有了一大筆財富。雖說現有社會倡議勤儉節約,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在晴朗的日子裡,屋裡還開著燈;涼爽的早晨、傍晚,家裡的電扇還是馬力全開;公共廁所里的水龍頭還是滴滴嗒嗒地流著水,人們視而不見;空蕩蕩的餐廳,零亂地擺放著的餐盤裡剩下許多的飯菜……這些都是浪費的行為。

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我們吃剩下的飯菜,有人吃不完就倒進了垃圾桶。如果實在吃不下那么多,我們可以相應地少買一點,少做一點,這樣我們既省了錢,又不浪費糧食。有許多人認為糧食是永遠吃不完的。但是,現在農村的人大量搬往城市。因此,糧食就會減少,現在糧食的短缺,是我們國家面臨的重要問題。大家也可以跟著我計算一下,就拿學校來說吧,如果每個人一天需要1斤米,那么我們一所學校有20xx名學生,一天就是20xx斤大米,一個月就要6萬斤。這是個多么龐大的數字呀!可想而知全國又需要多少糧食呢?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不要浪費。

同學們,讓我們用行動來培育節約之花,讓它開得更美麗,更燦爛,讓它開滿神州大地,讓它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

篇三:節約從我做起

那天早上,當我打開水龍頭,看到那好看的“流水瀑布”,就把洗漱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媽媽看到水白白流走了,生氣地說:“你這個淘氣包,怎么能浪費水呢,你知不知道水有多寶貴?”我委屈極了,心裡想:不就是一些水嗎?又不會用完,至於這樣嗎?真是小題大做。

中午,我和同學去公園玩,看見一群人正在野餐。本來我還很羨慕他們,可誰知,他們竟然將沒喝完的飲料隨手扔在了草地上。我看到這一幕,很是氣憤,覺得他們這樣做很不對。這時,我想起了自己早上浪費水的行為,覺得很羞愧。

回家之後,我跟媽媽講述了中午發生的事,也主動承認了自己早上的錯誤。媽媽聽了,微笑著對我說:“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勇於改正,就是好孩子。你浪費的水對你而言好像沒什麼,可在別的地方這些水能挽救他們的生命啊!”

同學們,勤儉節約很重要!我要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孩子,你能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