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國教師報徵文

第一次見到《中國教師報》,是去年的8月份。那時,我剛畢業,從校園走進社會,來學校工作。對學校里各種工作並不熟悉,對如何教導低年級孩子更是不知所措。這時,我和老教師們交談,從她們口中聽到了《中國教師報》。我立刻去圖書室找,很快我發現了它,並且“一見鍾情”,我拿了幾張報紙回到自己辦公室讀了起來。自從那天以後,我經常利用空閒時間看看《中國教師報》,它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從此,報紙一來,我總是迫不及待地搶在前頭,成為當之無愧的“首席讀者”,閱讀報紙的快樂似一股青煙,升騰起我對教學的快樂。

雖然《中國教師報》上沒有直接的教案,但它上面刊登的教學心得,在我這樣一個年輕教師的心中激起陣陣漣漪。那些文字的力量給了我站穩講台的勇氣,給了我創新的思想,讓我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以後的工作中有《中國教師報》溫暖著我的教育情懷,很愜意。一句鼓勵,能溫暖冰封的心靈,一聲肯定,能點燃奇蹟的火把。從此,我開始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課堂。我的每一天進步都離不開《中國教師報》的牽線搭橋,都離不開《中國教師報的》熱切支援,我深深的感謝《中國教師報》。

讀報——我信心百倍。《中國教師報》處處閃現著課改人的勇氣與智慧,“課堂現場”、“問道”、“鎮西隨筆”、“教育新觀察”、“網評天下”、“我見”、“讀報會”等欄目讓我痴迷。在這裡,我慢慢似乎讀懂了教育,讀懂了“新學校、新課堂、新教師”的內涵,讀懂了課改,中國教師報傳媒鐵軍用自己的赤誠之心踐行著“課改人”的教育信仰,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希望,對課改充滿了信心。

還記得我讀過一篇凌龍華的文章《教育,有夢就有希望》,“有夢就有希望”這句話,我聽得已經很早了,但是把他與教育聯繫起來,還是自己進入教育系統以後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與心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希冀與要求,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使得很多人的心愿化為泡影,有的人甚至認為夢想只能成為夢想!,教育的目的就是發現和幫助其實現夢想的過程,不要過分限制孩子的的自由思想空間,也不要過分強調唯考試成績來考核和評價教師工作的績效,讓學生在自由的夢想中成長,讓教師幫助孩子去實現他們的夢想,,不管你有著怎樣的夢想,也不管你的夢想在你的心中沉澱了多少年,只要我們細心經營,予以陽光,相信總有一天夢想終會實現的。

用報——讓我在課改路上走得更遠。《中國教師報》的文章成了我課改路上的“導學案”。我嘗試著用這

些課改理念來指導課堂教學,我開始注重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因材施教。每節課我都準備導學案,導學案裡面準備預習案,給學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學生自由地議,大膽地評,精彩的展示,學生的自信逐漸顯露,學習效率不斷提高。

我漸漸發現身邊的同事讀報、用報的更多了,加入到課改的行列的人也更多了。課餘時間,我們常常一起學報,一起討論如何用中國教師報引領自己的課堂,一起探討如何進行導學案的編寫、合作小組的建設,如何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如何增強評價的有效性等。我們在探究中逐漸成長。

感謝中《國教師報》,它像一盞指路的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它喚醒了一個教師的教育情懷,點燃了一個農村教師的教育夢想,讓我們知道,我們的孩子也可飛的更高,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