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廉潔文化進校園的記敘文

廉潔之風正在進入我們的校園,進入我們每個師生的心田。下面一起和小編學習一下廉潔文化進校園的作文吧!

廉潔文化進校園記敘文篇一:

我們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許許多多的美德,而這些傳統的美德深深地熔鑄在我們的心中。廉潔是其中重要的一項美德。廉潔,公正廉潔,公平的對待每一件事,不貪贓,不腐敗。這就意味著我們從小就要學習廉潔文化,這就意味著廉潔文化即將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身邊的每一件小事。

廉潔之風正在進入我們的校園,正在進入我們每個師生的心田。

廉潔文化的重要性在於:如果校園不充滿廉潔文化的芳芬,那么我們的校園就會被那些辦事不公道、貪污、不講道德、打架鬥毆、相互欺詐等歪風邪氣所占領。那時我們就不能健康成長,學校就不能為國家培養合格的人才。要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言必行,行必果”等名言佳句警句來與學生進行心靈的碰撞。

有的家長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不顧一切的掏錢送禮物給老師。有的同學競選班幹部請客賄賂同學。這些事例都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這些行為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成長環境,是被我們所不容的。

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是即將綻放的鮮花,我們學習了廉潔文化,懂得謙讓、懂的勤奮、懂的堅強不屈、不貪贓、講道德、不打架鬥毆、不相互欺騙,就是為祖國的未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廉潔思想是國家下一代建設者的立身之本,中華民族興國安邦之源。廉潔思想受教育者是青少年,是成長中的新一代,擔負著民族振興的重任。廉潔文化進校園,是時代的呼喚,是歷史的重任。廉潔教育納入學校德育體系,和思想道德教育,將我們這一帶青少年帶入時代的高峰。

讓廉潔文化充滿校園,讓我們這些正在成長的下一代學會廉潔文化,讓我們共同創造祖國更美好的明天!

廉潔文化進校園記敘文篇二:

中國是文明古國,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廉潔更是其中最令我們中國人引以為傲的一項,廉潔的官員也很多。古有海瑞,包拯,鄭板橋;今有朱鎔基,楊善洲,孔繁森。自古以來就不缺清廉之人,廉潔就是清正廉明,不接受賄賂,不讓自己清白的人品受玷污。我們是小學生,可能大家會十分迷茫,廉潔和我們小學生有什麼聯繫呢?這兩者之間根本八桿子打不著邊啊!可我要告訴你,這種美德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講也有莫大的關係呢。

有一次,我在學校里走著,突然,我在地上看到一張模糊的紙張,我細細一看,誒呀,竟然是一張20大鈔,嘿嘿,那張20大鈔還是嶄新的,我心中好像在流口水,垂涎不已,我心想:反正沒人看到,我把他私吞了吧!正當我要把手伸向那張紙鈔的時候,我突然猶豫了。我想起老師經常告訴我們的一句話:“拾金不昧,是小學生應該做到的,私吞是可恥的。”我又不禁放下了雙手,的確,撿到錢要物歸原主,不能占為己有,占為己有是自私的行為,我們小學生絕對不能有這種自私的想法,這樣是昧了良心,可人的貪慾總是會化為真實的行動,我這個人也很難克制住啊!天降20,真是讓我左右徘徊,心中十分矛盾,說到這裡,我很羞愧,因為我沒抑制住自己的貪慾,最終還是拿了,回家之後,我心中十分內疚,一直捶著自己的胸,責罵自己,媽媽知道了這件事,也批評了我,說:“拾金不昧,拾金不昧,你怎么拿了錢還不物歸原主呢,你的行為真是讓我痛心!”我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了,直到現在,這件事還深深地觸動著我,讓我更堅定:人一定要廉潔,不能因為眼前小小的利益而昧了良心。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傳承廉潔這種“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我們的廉潔不需要多大的宏圖偉略,不需要有多廣闊的政治理想。那貪贓枉法的官員為何會貪贓,為何會枉法,這就是他們一時被貪慾的魔爪蒙蔽了雙眼,被金錢與權力的誘惑下心靈受到玷污,這種慘痛而無法挽回的教訓來源於他們一種對於清廉為老百姓找想的那種意識十分淡薄,也是一種缺失。而這種缺失來源於小時候沒有深刻了解到什麼是廉潔,沒有從根深蒂固打下這種美德的基礎。所以,我們更應該從小種下廉潔的種子,讓它慢慢成長,最後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如果我們心存一顆廉潔之心,那亂倒飯菜的現象我們也不會無動於衷;如果我們懷有一顆廉潔之心,也不會對如何拉攏同學競選班幹部而耿耿於懷;如果我們擁有一顆廉潔之心,就不會對玩具服裝起攀比之欲。

我們會做到不貪小便宜,不比吃穿,不攀比,不作違背學生原則的事。做了錯事,敢於承擔,不撒謊,做到“四要素”:勤,儉,廉,潔。勤,勤奮學習做事敢作敢當;儉,愛惜糧食,注意節約水電;廉,不為了自己小小的利益而違背朋友對自己的承諾,節,不貪慕虛榮,不攀比。這才是小學生廉潔的真正意義。

讓廉潔文化走進校園,讓廉潔精神不再是茫茫的幻想,飄渺而遙遠,用自己的自律和行動證明一切,讓廉潔的花朵展示他的絢麗多姿吧!

廉潔文化進校園記敘文篇三:

廉潔文化是一種美好的品質,而廉潔文化此時正像一把清潔的刷子清洗著我們校園的每個角落,清洗著我們每個同學的行為習慣。

瞧!廉潔文化這把刷子正在洗手間的洗手池旁。“嘩、嘩、嘩”這是誰沒有關緊水龍頭?純淨的自來水在水池裡慢慢地流淌。一個低年級的小朋友走過來,嘴裡不滿地小聲嘀咕著:“是誰把水開開,也不關好?真是浪費……”說著就要走開,卻沒有主動上前關好它,這時一個高年級的同學走了過來對他說:“小同學,你看到水龍頭沒關好,你為什麼不關上它呢?”那個小同學聽了後面紅耳赤,低著頭連忙跑過來把水龍頭擰緊了,生怕它再滴一滴水。

“唰、唰、唰”這把廉潔文化的清潔刷不知不覺又來到了我們班。自從它來到我們班,不知是誰帶的頭,同學們每天都主動把喝完的奶盒子、用完的廢紙等收集起來,積攢到一塊交給劉爺爺。這樣做不會讓垃圾扔的到處都是破壞環境,再說白白地扔掉也是一種浪費。但如果積攢起來交給劉爺爺把它們送到廢品資源回收筒里,即保護了環境,又能讓這些廢品得到更好的利用。這種現象不僅是在我們班,在其它班級也普遍存在。

通過廉潔文化進校園的活動,使同學們養成了誠實守信、勤儉節約等好的習慣,樹立廉潔光榮的意識,培養健康向上的人生觀。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讓廉潔文化之花開遍每一個班級,開遍整個校園。我相信今天播下廉潔的種子,明天將迎來更加美好的世界。

廉潔文化進校園記敘文篇四:

“廉潔是什麼?”爺爺說:“廉潔是高尚的品德”;媽媽說:“廉潔像荷花那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老師說:“廉潔是貪慾的反義詞”。自古以來,很多人就把“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意思就是做一個不隨俗浮沉、質樸高潔的人,這同樣也是任何一個正直的人都該做到的基本原則,

在我們這個社會中,要是說每個人都大公無私未免太過於不現實。因此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就出現了廉潔與腐敗兩類截然相反的人群。可能很多人都會以為這只是在政治層面上才會存在的現象,與大多數老百姓都沒什麼關係,對於我們學生來說就更是遙遠了。其實不然,仔細想想那些腐敗的人,如果從小就可以受到良好的廉潔教育,長大當官後怎么還會貪污受賄呢?這樣想來,從小就給我們廉潔文化方面的教育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在我看來,廉潔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會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首先,廉潔是美德之一。作為一個官員,不論是官大還是官小,只要廉潔就一定可以得到民眾的擁護和愛戴。因為當他廉潔時,自身的內在素質就會在潛移默化下得到提高,他的處世態度也能讓人們相信他,服從他的安排,那么管理自然就順利多了,廉潔起到的重要性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其次廉潔還有一定的社會效應,當每一個管理者都大公無私地為人們付出,而不是追求個人利益時,一些人的不良習氣也會逐漸消除,物慾橫流也會很快被抑制住。

換一個角度,來看看我們學生自己。儘管與那些腐敗分子貪污幾百萬是不能比的,但有一些事情還是必須引起我們足夠注意的。有些同學可能對於“權力”看得比較重,所以在一些班幹部的選舉中,就會耍些手段,像拉一些關係比較好的同學來選自己,要不然就是請客或者是買些小玩意送給他們;再比如兩個朋友之間,因為關係好,所以在班上一些事情上就互相包庇、袒護,甚至在考試時彼此作弊… …這些都是一種變相的不廉潔,是朋友之間的所謂“義氣”造成的。可能不少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是一定得引起足夠的注意,否則誰也不能保證這些“義氣”以後不會毀了他們一輩子。

讓我們看一看古人是怎樣廉潔處事的吧!劉寵曾是一個小小的太守但處事公正,一心為百姓服務,所以被升了官。離任時不少百姓送他很多財物但他堅決不收,最後在大家強烈要求下采拿了一枚小小的銅板!所以被稱為“一錢太守”;楊振在做官時,一個人在夜晚送給他很多黃金,他同樣不要,雖然那人說不會有人知道,但他反駁“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讓那人愧怍不已,這就是有名的“楊振拒金”的故事。

從這個故事中,我體會到:作為一名中學生,更應該向他們學習,廉潔自守,以身作則,做好本職。廉潔是綻放於人類之樹的一朵鮮花,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在今後的學習與生活中,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以“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意志”為座右銘,廉潔自守、做一名好學生、好公民。廉潔關乎誠信,誠信者注定廉潔,不廉潔者必不誠信。同時,誠信作為一切道德的基礎,沒有誠信我們將失去做人的方向。因此作為一名小學生首先必須從誠信做起,從小就能崇尚節儉,知曉廉恥。只有這樣,將來我們才能成為建設國家的優秀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