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年味的優秀作文800字

對於我來說,沒有什麼比這過年七天更樂呵的了:貼春聯,掛福字,包餃子,放鞭炮,一個個忙得不亦樂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年味的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幸福年味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一眼,我即將迎來我第15個新年……

新年的這一天,每家每戶的人們一個個都趕趟兒似的出來了,都在忙裡忙外的準備著。瞧,有的放火紅的鞭炮,有的貼著鮮紅的對聯,有的掛起通紅的燈籠,有的在窗戶上貼起倒福……

不久,馬路上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噼里啪啦地響起來,我與夥伴們一起前去觀看,我與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一眼望去,家家戶戶都點起了一條龍的鞭炮,剎那間,噼里啪啦聲響徹雲霄。我趕忙用雙手捂住自己的耳朵,笑著,叫著,躲到一邊。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看著眼前的此情此景,不禁想起宋代詩人王安石的這句詩。這不,奶奶正在指導爸爸到底該如何才能擺正對聯呢?“左邊,不對右邊!”“媽,到底哪邊啊?”“左邊。恩,好,就這樣。下來吧!”我可是總督員,我走過去,抖擻抖擻精神,拍拍爸爸和奶奶的肩膀說道:“嗯?不錯,貼的相當整齊,繼續努力!”剛說完,奶奶磨磨牙根子,說:“哎呀,小丫頭片子嘴巴會說的嘛!”奶奶與爸爸一同開懷大笑起來,我也跟著呵呵地笑了。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美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寶貝,馬上吃餃子嘍!”“什麼?餃子,好啊,馬上來!”我一聽到“餃子”別提多興奮了!那是因為,餃子有“喜慶團員”和“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我也希望我的家人能夠平平安安,倖幸福福的生活著。每當吃餃子的時候,我總是第一個上桌,端起碗就往裡夾餃子,奶奶包的餃子有的像元寶,有的像花骨朵兒,有的像彎彎的小船,個個都很漂亮,讓人看了很有食慾。

到了傍晚,是一家人團圓的時候了,每家每戶都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看著春節聯歡晚會,給著壓歲錢,一起嘻嘻哈哈的聊天,吃著年貨,別提多開心了。剛進我四爺爺家,一些爺爺奶奶就塞給我壓歲錢,我連忙說:“新年快樂!”雖說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心裡可是樂滋滋的呢!這次可是我的四爺爺下廚,他呀可厲害了,燒得一手好菜,在座的個個讚不絕口,這次也讓我享盡了口福,吃的津津有味。

美好的新春時光總是那么短暫,雖然它漸漸離我們遠去,但是我們依舊懷念,依舊回味。新年伊始,在這多姿多彩的一年中,期望幸福的成長,幸福的生活……

濃濃的年味

曲折幽深的胡同、古老的大樹、沉重的石磨,還有那廣闊的田野……家鄉熟悉的一切,如今在我的夢裡依舊是那樣親切,而最令我難以忘懷的還是家鄉的春節。春節是我們最傳統也是最重要的節日,村裡的老人一到春節就最忙活了。

從記事起,我就知道春節好,我們叫過年。“春節”是一個好聽的名詞,現在我不習慣稱過年為過春節,我總認為,它沒有“過年”兩字親切、熱鬧。說到過年,我就興奮,仿佛渾身的細胞都活躍起來。大約從臘月二十起,姥爺就每天都去趕集了,自然少不了叫上我。因為快要過年了,集上的東西就格外貴,可人卻格外多。姥爺的三輪車上總是有一大堆東西,雞、魚、肉、芹菜、木耳……這些都是過年必備的,還有很稀罕的水產———蝦,也就是一年裡幾個比較重要的節日才能吃得上。姥姥說,過年家裡要來很多人,東西要備得多才好,所以姥姥一過年總是要攤煎餅、蒸饅頭。我不喜歡吃煎餅,我喜歡大鍋饅頭。一開鍋,我就奔過去了,熱氣騰騰的饅頭,像碗一樣大,姥姥的臉在熱氣中忽隱忽現的,用手碰碰饅頭看看怎么樣了,我拿起一個便吃起來。看著我大口吃的樣子,姥姥眼睛裡流露出溫柔。

二十七一大早,就能聽見院內的談笑聲,是那群小孩又來我家了吧。大人們這一天又是剁肉又是殺雞的,忙得不亦樂乎,是沒有時間管我們的。我穿上衣服加入他們之中,乾什麼呢?當然是去各家要東西了。我們在人家院裡一站,不用開口,長輩們便嗔怒著來罵我們:“小討債鬼,又來搗亂啊。”可一邊又把肉丸子呀、豬耳朵呀給我們吃。

二十八、二十九這兩天多數人家是要打掃衛生的,這自然也用不到我們,可我們這群小孩子卻不願意出去,因為在打掃中,總是有很多小玩意被搜出來,所以我便總是一步不離地跟在媽媽後面,那些小小的角落,似乎總能帶給我們驚喜。活幹完了,家裡就整潔了,心中是那樣的舒坦,我很高興。那些東西,我總感覺我是永遠也吃不完的,姥爺也總是出盡“花招”,什麼香腸、煮餚肉,應有盡有,讓我幸福得什麼也不想。啊,我多么懊惱我的口拙,不能把我的感受全部說出來。我只能說家鄉的春節平凡中卻帶著很多美好!

家鄉的年味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我的家鄉在陝西。陝西人如今扔吧春節叫做“過年”,並流傳下來一個關於過年的傳說——在遠古時,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每當寒冬將至新春將來的夜晚,便出來食人,使人們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發現這種兇殘的野獸最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個辦法:一旦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年一見熊熊的大火,聽見叭叭炸響的爆竹,就逃得無影無蹤。後來便逐漸形成了過年團聚、守歲、掛紅燈、貼對聯、放爆竹的風俗習慣。

年味最濃的就是放鞭炮了。新年的鐘聲一響,整個夜晚都成了煙花爆竹的世界。大家說,過年不放鞭炮,等於沒有過年。我跟表哥堂哥一有空就放鞭炮——當然,我是經常有空的。我們白天放很粗的“大炮”,像劃火柴一樣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還有點著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的衝天炮;晚上,我們就放煙花,放禮花彈。“滿天星”、“衝天炮”……各個村莊的上空到處是五顏六色的煙花,耳朵里傳來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渲染著新年的氛圍。

——這就是家鄉的年味兒!

一輛輛機車、小汽車在這歸家的人們,還有那大包小包的年貨,也載著人們的期盼回家了!通向細長隧道的巷道,一對對春聯喜氣十足,趣味橫生,一個個“福”字剛勁有力,金光燦燦,一輛輛車上走出了滿面春風的兒女;一扇扇門前站著神采奕奕的父母。樓滿了一間間屋裡飄出歡聲笑語;路窄了,占道的是絲絲縷縷扯不斷的親情。

——這就是家鄉的年味兒!

年味濃濃最濃是子夜。家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人歡聚一堂,各種小菜擺滿飯桌,,一家人開懷暢飲,共敘親情,說著吉祥祝福的話語,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既有了口福,又填飽了肚子,還溫暖了心坎。

——這就是家鄉的年味兒!

心思涌動,歡歌飛揚,這就是家鄉的年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