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的健康 心的快樂

據說,人體內外的健康大致分為兩個種,一個是身體健康,另一個則是心理健康。外在的健康可以使人擁有結實的體魄,而內在的健康卻可以讓人從容樂觀,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為了讓孩子們真正“內外兼修”,學校專門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並由省市都小有名氣的美術陳老師來為我們上課。一個學期下來,大家都相對有所收穫,而這不僅僅是來源於學校的正確策劃和課堂內容的豐富生動,更是因為陳老師平時講課時那自然的神情、親切的笑容,才使心理健康課程受到大家的青睞。

每次心理健康課對大家來說都是非常輕鬆愉快的,因為這不像語數科那樣嚴格,主要是聽陳老師講故事,講各種各樣真實的例子。同學們在這其中不但沒有壓力,還從中學到了許多為人處事的大道理,既開開心心,又“滿載而歸”,“碩果纍纍”。

這學期,陳老師給我們講了好多堂課,既有我們青少年的成長困惑“頭腦風暴”,又有關於心靈上的鼓勵“我會更優秀”,還有各種各樣的課題“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學有方法”、“假如我是家長”等等,更是令同學們受益匪淺。陳老師還會布置五花八門的心理作業,諸如寫信、看圖回答、選擇題、心理問答,每次都有意外的驚喜,讓我們感到格外地輕鬆和有趣。

前幾個星期,陳老師給我們講了《輪椅上的女博士——侯晶晶》的故事。陳老師告訴我們:命運對侯晶晶十分苛刻,使她下肢癱瘓,且寸步難行。但她並沒有被命運嚇倒,反而成為一名非常有成就的女博士,收到萬人的敬仰。陳老師在給我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語氣慷慨激昂,神情專注,而同學們似乎也被這動人和諧的氣氛所感染了,同樣認真地聽陳老師講課,仿佛也沉醉其中。

一個學期下來,我們從心理健康課中懂得了許多,收穫了許多,明白了許多。通過陳老師如痴如醉的演講、平日裡對同學們常說的那兩個字“尊重”,和藹親切的笑容,更是使我們從中學會了體諒、自信、大膽、創新、寬容、主動、樂觀、忍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使我印象最深的,還要數陳老師對“認”、“識”二字的解析了。陳老師當時說,“認”是知道、認得,而“識”

才是真正的理解,因此認不等於識。是啊,學習也是如此,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既要學會認,也要會識,以求真正的掌握,真正的理解。

心理是一門說不完的學問,而它所蘊含的東西自然也是值得人悉心琢磨。而唯有是心靈充實的方法,就是要從中感受到快樂。我相信,心理健康這門課程一定會不斷地傳續下去,我們的快樂也和自由也不會因此遠離。

身的健康,心的快樂。快樂就像一彎清澈美妙的小河,隨時歡迎讓它在你的生命中流動,“嘀嗒——嘀嗒”的,讓快樂的音符和鏇律在我們的人生中走出一段和諧溫馨的交響曲。